塑料分子正在进入人体,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

如题所述

塑料并非必需品,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向塑料说“不”。那些被我们扔掉的,正在一点点还回来,不要让“塑”命难逃,我们要拒绝使用塑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塑料分子进入人体

18年10月22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胃肠病学会议上,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试者的每份粪便样本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成分。

这项研究清楚表明,微塑料已经渗入全世界海洋,并已然侵入许多生物体,也包括我们人类。

关于塑料污染问题,近年来报道越来越多,但没有切肤之痛总难以引起重视。

可有没有想到,我们正在一口一口吃着塑料,并且塑料微粒已在人体内被发现?

近日,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发布了一项新研究,首次确认: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

美国CNN“估计全球50%人体内有塑料微粒”

奥地利维也纳医药大学和奥地利联邦环境局表示,科学家在参与研究的8位实验对象粪便中都发现了塑料微粒。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医药大学博士Philipp Schwabl,在第26届UEG周论坛公布研究结论,证实塑料的确会进入人体。

这8位主动参与试验的人年龄在33~65岁之间,他们彼此互不认识,生活的区域也不在一起,他们完全来自不同的大洲,分别生活在日本、芬兰、意大利、荷兰、波兰、俄罗斯、英国、奥地利。

一周后,根据这8位参与者大便的样本测试,发现不仅这8人的粪便中都含有塑料微粒,并且塑料类型多达9种,平均每10克粪便中就含有约20个微塑料颗粒。

Philipp Schwabl博士称,这些被发现的塑料微粒直径在50~500微米之间,类型多样,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聚丙烯(PP)、聚乙烯和对笨二甲酸酯(PET)。

吃进人体的塑料从何而来?


微塑料无处不在。污水、垃圾和个人护理用品中,都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粒。

微塑料指的是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塑料制品在海洋环境下,经太阳辐射、化学降解、海浪冲击和海洋生物的吞食,大块塑料逐渐变小,分身成无数微小塑料。

人不吃塑料,但塑料“吃人”,因为现在塑料已无处不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9

塑料微粒无处不在,要100%不含微塑料,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避免的,硬核说几点:

一:饮水和食物

    家里装一台反渗透的饮水过滤机,中国是反渗透过滤机生产大国,1000元就能找到很不错的。只有反渗透才能把微塑料过滤掉。烧开水,不能去除微塑料。过滤水壶,也不能去除微塑料。避免用塑料容器盛水,水壶可以使用玻璃制的或者铝制的。

    蔬菜和粮食,目前还没有发现微塑料,购买的时候尽量用不袋子,别用塑料袋,既保护了环境,又能避免不含微塑料。

    肉类,目前在禽类以及猪牛羊肉中没有发现微塑料,别去菜市场买活禽或者没有通过检疫的肉类,最好去超市买。

    鱼肉类和水产类,鱼类和水产品是微塑料的重灾区,很多时候,微塑料甚至是肉眼可见的。尽量买深海出产的鱼类和水产品,淡水鱼类也安全得多。应该重点避免的是,近海养殖的鱼类和水产品。

    二:日化用品

    牙膏,这是直接进入口腔,继而进入消化道的物品。很多牙膏使用的磨料是聚乙烯颗粒的,它是最常见的微塑料。可以选择通过了”不含微塑料”认证的牙膏产品,目前欧美有很多牙膏产品都通过了Ohne Mikroplastic(德文)或者Without Microplastic(英文),你看产品描述时,留意一下就好,比如德国有个牙膏品牌叫Prokudent,就属于这类。

    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同样会通过双手或者口腔进入消化道。德国很多这类个人洁护用品都通过了”不含微塑料”的认证,德文叫Ohne Mikroplastic,你购买时留意一下就行,例如德国ISANA就是此类。

    护肤品,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微塑料能透过皮肤进入体内。但你要留意一些液态或者半液态性质的微塑料成分,这些成分会趴在皮肤上。同样的,德国很多护肤品都通过了”不含微塑料”的认证,德文叫Ohne Mikroplastic。要注意的是,”不含微塑料”不是昂贵护肤品的专有特点,其实它是品牌方的一种态度,很多平价的护肤品品牌都通过了“不含微塑料”的认证的。

    三:衣物和日常生活

    虽然说现在化纤衣物已经很少了,但选择衣物面料时,用棉质的可以确保不含微塑料。

    日常购物最好自带一个布袋子,既环保方便,又避免了塑料袋磨损后造成的微塑料粒。

    洗衣服时,可以放一张衣母片,这个可以吸附衣服断掉的纤维和微塑料粒。常见的衣母片有Domol衣母片,很便宜。

第2个回答  2019-09-26
减少食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尤其是与热食品所接触的塑料
第3个回答  2019-09-26
应该避免日常生活中与塑料接触,还有就是要研发新的科技产品。
第4个回答  2019-09-26
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靠这人的身体系统来处理这些塑料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