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9分),指

(15分)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9分),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特点: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举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进行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倡民主与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9分)
共同之处:挽救民族危亡。(2分)
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如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也可)(4分)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1.主张和作用: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作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作用: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作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2.特点:
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器物,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制度。这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良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3.评价:这些都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它从学器物的表面到学思想的深度,无疑对当时人民的思想观念上是冲击和警醒。
点评:比较题的解题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入手。
1.审题。正确审题是答好比较题的前提。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迄今为止,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二个居多,最多的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 其时空位置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作好破题准备。第二,审比较项。从历史事件发展的整体倾向考虑,可以从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着手;从比较对象的类别属性考虑,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比较对象因果关系考虑,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历史和现实 、直接和间接等方面深入。第三,审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定、角度限定、频率限定等,这些对于考生组织答案、确定比较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第四,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问答题考查的绝大多数都是课本的主体内容,因此,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托;考生应尽可能把题目与课本对照,诱发联想,启迪思维,考虑答题的选点和突破口。至此,审题方告结束。
2.答题。答题的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列出,根据题问的范围和时限按部 就班作答。草拟提纲的好处很多,切不可省略。它可以使答题条理清楚,要点突出,完整全面,且省时省力,还可以整洁卷面,给阅卷者以良好的印象分。第二步是组织答案。依据提纲,以历史基本理论为统率,以史实为论据,史论结合,如此答题方显水准和实力,才能取得高分。答题中还要处理好以下细节问题:其一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详略得当;主答部分应详,兼答部分应略。其二是全面准确,不能顾此失彼。其三要适时检 查,注意审题是否有偏差,答案是否有遗漏,史论结合是否确切,有无语病和错字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