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如题所述

虽然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互相紧密联系的,不能也无法完全区别开来,但是毕竟是不同的。下面从不同的角度上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简要介绍。
(一)从服务对象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心理咨询以有轻、中度个人问题的正常人为主,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面对有心理疾患的人;
(二)从功能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重在发展和预防,而心理治疗重在矫治和重建;
(三)从内容上讲,心理健康教育给认知活动以足够重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则更重视情感活动、人格发展;
(四)在活动方式上,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团体活动,心理治疗多是个别对待,心理辅导也很重视个别化的教育,虽然团体辅导也是心理辅导的常见的形式,但人的个别化教育,才是心理辅导的精髓;
(五)在方法上,教育方法有更多结构化、预先设定的成分,心理治疗则是富有弹性的;
(六)从时间上看,心理健康教育是终身的,心理辅导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心理治疗则总是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限的;
上述各项区分都是相对的,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在连续体的分布上存在着部分重叠与交叉。
(一)在心理干预的重点上,心理辅导干预的重点是预防;心理咨询干预的重点是发展;心理治第疗干预的重点是矫治;心理健康教育则可能兼而有之;
(二)从关注的时间点来看,心理辅导关注对象的未来,心理咨询关注对象的现在;心理治疗只_关注对象的过去,心理健康教育则可能兼而有之;
(三)在根本目标上,心理辅导是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提供知识性服务;心理咨询关注改善:学生个体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治疗侧重纠正与治疗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恢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以上即是从不同的角度上分析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之间相关区别的介绍。其实在实际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使用不仅有很大程度的交叉和重叠,而且多数时候都是在广泛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如心理辅导,也可能包括咨询、辅导和治疗在内。同样,使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概念往往也包括其他两个概念。仅仅只使用其中某一个概念涵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不全面的。所以,学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更是学校教育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的反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你靠这个赚钱,还不如去要饭!”

很多年前,当我妈听说我要从事心理咨询的时候,她这样说,她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耳边。

必须说明的是,我妈可不是顽固不化拒绝新鲜事物的老太太,相反,她是一个十分开明睿智的人,比如她曾高度概括的指出新西兰天气的特点是“一年无四季,一天有四季”。她这么说,其实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职业的“危险性”。

咨询师每天接触的一般都是负面情绪,很难想象一个人有了令人振奋的喜事会花几百块钱一个小时去说给一个陌生人听,而这种我至今还没碰到的罕见情况如果真的出现了,也许恰恰说明了他的情况更加危重……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咨询师就像是一个情绪的垃圾桶,而这个垃圾桶无论多么大、多么结实、多么金光闪闪,都有装满的一天,一但装满,这垃圾将溢出到咨询师的现实世界,后果……你懂的。

简小单插入补充: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靠谱的咨询师在经历了长期专业训练、个人体验(自己接受治疗)、开始接个案后,依然需要持续拥有自己的两大“护法”:治疗师和督导师。

当然啦,每个咨询师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比喻,比如说南京的咨询师恒恒觉得咨询师更像是洗衣机……恩。

危险就算了,关键还非常困难。

相比躯体疾病的医生,我们既没有验血、CT、切片等客观手段作为诊断依据;也没有开刀、吃药、化疗等技术手段作为治疗方法,而是完全凭着自己的血肉之躯,凭着眼耳鼻舌身意,又诊断又治疗,又当爹又当妈(移情发生的时候真是如此),我容易嘛我?

危险、困难都不说了,如果收入丰厚、财务自由也就算了,可实际情况呢?放眼当今世界,想要掘金,要么资源,比如迪拜、山西;要么垄断,比如电信、电力;要么连锁,比如沃尔玛、麦当劳;要么网络,比如淘宝、腾讯。

但咨询师与以上这些风马牛不相及,倒有些像中医,成长缓慢、不可复制,虽说一个小时几百块钱,但在公司的要与公司分账、自己执业要应付房租水电,就算都是你的,这种耗神费力、贴身肉搏的活,你一天又能做几个小时呢?

据我所知完全靠这个职业不要说锦衣玉食,就是维持温饱也不是那么容易,包括我自己,大多有自己的副业,所谓收之桑榆,而失之东隅……

说了一大堆,你可能纳闷了,我又不疯、又不傻、又不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又没人拿枪逼着我,为什么我会死乞白咧、矢志不渝的干这个呢?因为,这个行业有个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具备的特点和魅力:

它可以看到人生的后台。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压抑妥协的过程(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

我们在“应该”和“规则”的暴力冲击下风雨飘摇,无奈的戴上各种角色的面具,任凭自己真实的内心被扭曲撕扯,少数不走运的真的会四分五裂(精神分裂实在是个很贴切的形容),还有一些不那么严重的,在痛苦、冲突的驱动下走进咨询室,成为我们的来访者,让我们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有机会看到面具后的世界,看到人生的后台。

这后台有的光怪陆离;有的匪夷所思;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触目惊心……而后台看得越多,就越明白:

前台那些消耗我们一生的价值体系虚妄不实。

而后台看得越多,帮助来访者的能力也就越强;后台看得越多,逐渐的,我们自己也成了间接的受益者。

如果这个时候,前面说的危险还没有摧毁你,前面说的困难还没有阻止你,前面说的贫穷还没有转移你,你就会发现,你所有的付出都值回了“票价”,并,获得了巨大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