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均的学术贡献

如题所述

《群体遗传学导论》
李景均的《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及其重要学术贡献
李景均一生中写了10本书,其中包括2本译着。但是,他在1948年撰写的处女作《群体遗传学导论》(英文版,由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却是对其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本书。这本书是李景均在1946年底至1948年初,以其在广西大学、金陵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讲稿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为此书的准备从1944年就开始了。由于当时不具备任何科研条件,不可能做科研,李景均就在搬迁到成都的金陵大学图书馆内系统地阅读馆藏的群体遗传学文献,常常将文献抄写在纸上。所以在撰写《群体遗传学导论》时,其内容已经是“一半在脑子里,一半在成都时抄写的文献里”。
群体遗传学家克洛在一篇书评里对此书褒奖有加,也指出了一些疵瑕。克洛评论说:“随着动植物育种学生以及人类遗传工作者对群体遗传学的兴趣逐渐增长,这方面的入门教程非常紧缺。李教授这本极好的书满足了这方面的需要,同时由于内容足够详细,亦可作为一本参考资料。该书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搜集了费希尔(R.A.Fisher)、霍尔丹(J.B.S.Haldane)、赖特(S.Wright)等学者多得令人惊讶的大量工作,且均以清晰简单的方法来阐述。”。
诚如克洛指出的,该书第一次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了费希尔、霍尔丹和赖特的工作。克洛还说,这三位群体遗传学巨匠通常多用高深的数学来表述他们的问题及结果,这对许许多多学生物、医学、动植物育种出身的人来说很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若干年里,费希尔,霍尔丹和赖特三位巨匠的成就“在不小的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李景均)将他们的成果变得更好理解。”
这本书的取材编排也是独具匠心。从历史渊源来说,群体遗传学和人类遗传学的发展几乎是相互平行的。而李景均的这本书一开始就介绍了人类遗传学中常常用到的分离分析方法,然后才阐述了群体遗传的各个方面,其中穿插了人类遗传学中的不少实际问题。此外,每一章节还附有练习题,对自我测验和进一步的理解不无帮助。
从时间上来说,《群体遗传学导论》出版的时机是极佳的。该书出版之时已有几本群体遗传学及数量遗传学的书,但它们均未涉及人类遗传学,所以该书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真空。而人类遗传学在1948年正处于起飞的前夜。《美国人类遗传学》期刊在1949年9月创刊。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徐道觉在1953年发现了低渗透的溶液。1956年人类染色体的正确数目由华人蒋有兴(JoeHinTjio)和列万(A.Levan)给出。全世界第一个人类遗传学系是1956年由尼尔(JamesNeel)在密歇根大学创建的。1959年,勒约纳(JeromeLejeune)发现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是由21三体造成的。由此,遗传学的一个新分支——医学细胞遗传学诞生了。
1955年,李景均对《群体遗传学导论》进行了一些修改,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斯皮思评价说:“该书对这一领域发挥的决定性影响达20年之久。全世界整整一代遗传学家都得益于该书。事实上,要不是因为这本书,由费希尔、霍尔丹和赖特等伟人创立的基本原理在1970年前还只能为极少数人所理解。”21年后的1976年,李景均又出版了《群体遗传学基本教程》,一般认为这是北京版的增订版。
基因重组技术
70年代后,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的发明,人类遗传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到了80年代后期,DNA多态性标记逐渐为基因定位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也刺激了群体遗传学的发展。在群体遗传学领域,60年代末70年代初木村资生(MotooKimura)提出的中性分子进化论,70年代尤文斯(WarranEwens)提出的抽样理论,以及金曼(J.F.C.Kingman)的溯祖理论(coalescenttheory)大多运用了高深的概率论和随机过程方法,没有经过严格的数理统计科班训练的人都很难理解,遑论作研究了。
此外,计算机及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也为快速计算提供了可能。简单分离分析也随之为复杂分离分析所取代。到了90年代,人类遗传学研究又转向了利用家族系谱来进行人类疾病的基因定位。
尽管《群体遗传学导论》中介绍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至今仍然有用,但它的用处已经逐渐让位于一些内容更为现代的专业书籍。和其他发展迅速的学科一样,再好的书也只能是各领风骚几年或十几年。但不管怎样,《群体遗传学导论》是一部首次向中国学术界介绍群体遗传学的论着,一经面世就被学术界公认为名着,它对人类群体遗传学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他学术贡献
李景均对科学的贡献远远不止《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除了对群体遗传学的贡献,李景均对遗传流行病的早期发展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创造了一种称为“不计独子女方法”(methodofdiscardingthesingleton)或简称“单法”(thesinglesmethod)的分离分析方法,简单而实用。在计算机普及之前,它是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对疾病遗传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在统计学方面,他也做出了骄人的贡献。1964年,他的《试验统计学导论》一书出版。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实验的统计设计原理及其方法,受到读者欢迎。1975年,他的《通径分析入门》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通径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此书在遗传流行病学研究领域曾十分风行,只是随着个人计算机及统计软件的普及,通径分析才逐步让位于结构方程模型。1982年,李景均又出版了《不平衡数据的分析》,推动了统计方法的发展。
或许李景均迄今为止影响最长久的一份学术精神遗产是他在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临床试验的随机/双盲两个原则(作者注:在比较新药B和旧药A时,随机指参加试验的病人被分到A组(服用A药)或B组(服用B药)的机会均等。双盲指病人分组前后,病人及观察病人的医生均不知病人在哪组)。50年代中期,美国25家退伍军人医院组成了一个评价癌症药物疗效团体,李景均被任命为该团体的生物统计学家。那时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很少,也常常没有生物统计学家的帮助。当李景均提出要随机化分配病人,并遵循双盲原则时,遭到一些医生的强烈反对。李景均坚持己见,毫不让步。幸运的是,当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负责人在理解了这两个原则的原理之后,支持了李景均,并威胁说,如果不采用李景均的方法,他们将不提供资助。现在,这两个原则已被普遍接受。随机双盲,尤其是随机,再加上对照,是当今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对客观评价治疗结果提供了方法学上的保证。在西方国家,新药的审批极其严格。制药公司在申请新药生产出售许可证时,必须向国家药物管理机构证明其所开发的新药(或新的治疗方法)确实有效。而其有效性的证明,必须有可靠的临床试验数据。一个成功的临床试验必须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双盲。未能遵循这些原则的临床试验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