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的统一。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
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大家基本方法,是建立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①德国的
黑格尔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体系的“合理内核”(也称内核),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②德国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大胆的批判了黑格尔的
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这种思想是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
3.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结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
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的实验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
5.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 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7. 20世纪初,
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9.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0.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
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而根据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哲学又可以分为可知论和
不可知论。
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③有神论和无神论,反映了哲学思想中
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对立。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的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1.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1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13.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延续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4. 时间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等。
15.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6.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
1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8.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