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尚未激活的短信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不是真的医疗保险激活短信不是真的,亲亲,一般陌生短信发来的链接,亲亲千万不要打开,会有诈骗的风险。另外,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其官网上严正声明未以短信形式发送此类通知





您好亲,登录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可看到,该局已在其首页以弹窗的方式发表严正声明:“近日,有群众反映收到短信通知,要求升级医保相关账户。在此严正声明:我局未以短信形式发送此类通知,我局官方网站网址结尾均以nhsa.gov.cn为标识,其他地址均为假冒。”

“你的社保卡已过期了,请点击……”2月20日,南宁市几十名市民先后遭遇“医保卡过期要激活”的骗局,分别被骗走数百元至数万元不等。南宁市反诈中心发布紧急预警,提醒市民注意。

20日中午,南宁男子阿强(化名)手机上收到“+821045702946”发来的一条短信:“根据社会保障部规定您的社保卡相关信息已过期,2月20号之前登录www.ruhsp.pro在线完善,逾期将作废!”阿强信以为真,担心社保卡过期用不了,立即点击对方发来的网站链接,进入钓鱼网站的“社保在线认证”,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信息后,发现被骗走2997元。

无独有偶。当天,南宁另一市民收到一条有关“医保卡过期要激活”的短信,按照短信要求进行操作后,被骗走2000元。

据南宁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仅2月20日当天,南宁共有几十名市民“中招”。据了解,诈骗短信号码多为+8210开头的12位号码,如:+8210-6005-8581

、+ 8210-2031-2570等;骗子发的钓鱼网站也是五花八门,如:www.ruhsp.cc 、n.n51 x.net等。

民警提醒,市民凡是收到类似以上关于社保卡过期或ETC过期的短信,千万不要点击短信里的链接,如有疑问,可直接拨打社保局或者银行的官方热线查询。

社保卡常见骗局:

骗术一:谎称发放补贴

以发送诈骗短信或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有未领取的社保卡补贴金,诱骗参保人打开网址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优惠补贴等相关政策均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正规渠道进行公告,不会通过含网址链接的短信方式线上完成。

骗术二:谎称账户异常

以社保卡欠费、盗刷、异常报销骗保、被冻结等为名,杜撰因涉案金额较大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为保障账号安全需核实社保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继而以其他借口,要求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

防范提示:凡以社保名义的来信或来电涉及转账汇款的,应致电12333,或到社保经办机构现场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骗术三:谎称账户变更

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发放伪造的虚假文件,以社保基金账户变更为名,要求预交社保费,将资金转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人社部门发送的提示短信,不会附加任何不明网址,推送的短信不需要输入任何涉及个人信息、金融账号等私密信息。

骗术四:谎称代理社保

以代办中介机构名义,自称提供代理参保或代办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用等服务,要求转账汇款。

防范提示:任何人提出收钱可以代缴社保的,都是诈骗行为或伪造参保的违法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2

医疗保险验证短信是诈骗。

请广大参保人员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保护好自身信息和答简运财产安全,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咐缓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重要信息。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域名均以nhsa、gov、cn结尾,其他均属仿冒。

如收到医疗保险验证短信或发现仿冒网站,可向国家反诈中心APP或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举报。



查询医保信息、办理医保业务渠道

1、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官网,或参保地医疗保障部门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

2、拨打医疗保障部门公开服务热线。

3、前往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现场。

如遇医保个人账户信息出现异常,请本人携带身份证、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服务大厅进行咨询、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