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创办了哪些学堂?

如题所述

洋务派创办的学堂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上海机械学堂、北洋电报学堂等。

一、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1862年8月24日-1900年(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清末自强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

校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设英文馆(相当于系),后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格致(当时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化学等馆,1866年时又增设天文及算学等课程。

学制分五年、八年两种。八年制又分前馆、后馆。后馆学有成效者升入前馆。学员兼学天文、算学、格物、化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

二、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广方言馆创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由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设,以培养翻译人才。

广方言馆仿照同文馆设立,是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拔邻近地区十四岁以下的文童,聘西人及内地品学兼优之举人、贡生教习。

同治六年(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并于同治八年(1869年)将广方言馆并入制造局内,但仍保留广方言馆名称。广方言馆除英文、法文、算学外,亦有教授地矿、金属、机械、船炮等工科知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海广方言馆改制为工业学校,脱离江南制造总局。

三、福州船政学堂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准于福建福州成立船政局,制造船舰及相关火炮等军械。同年左宗棠调往陕甘,船政大臣由沈葆祯继任。福建船政选择在马尾为基地,兴建船坞及相关海军设施,从欧洲聘请工匠及教习教授造船。在建造造船基地的同时,沈葆祯亦非常着重培养船政及海军人材。

四、北洋水师学堂

北洋水师学堂,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于1881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停办。严复曾在这里任教和担任总办。

光绪六年(1880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鸿章上奏朝廷,在天津建立一所现代化的水师学堂二这是为建立北洋舰队所做的另一项准备工作。因为恭亲王的鼎力支持,李鸿章 很快就得到了允准。 李鸿章任命吴赞诚督办水师学堂,具体负责办学事宜。1881年校舍落成,校址在天津卫城东三里天津机器局。

五、北洋电报学堂

北洋电报学堂,又称天津北洋电报学堂,创办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停办。原址坐落于天津东门外扒头街,后选新址于天津法租界紫竹林(今吉林路承德道一带)一带,是当时中国近代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亦是中国最早的电报学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