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过程

如题所述

生命是一个需要的过程。

当我们还是一个细胞,便开始拼命地向前游动,不管是本能,还是冥冥之中什么神奇的力量,那是我们最初的需要——受精。

受精卵着床,开始胚胎的生长发育,这阶段,我们通过与母体的脐带,维持着我们对营养的持续的需要。

分娩的阵痛,脱离母体的第一刻,我们用清脆的啼哭,宣示我们的到来,同时,也用“嗷嗷”蠕动的小嘴,本能地寻找着新的生命源泉,富含营养的乳汁,填补了我们生命最初的贪婪。

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憋闷了,要呼吸;积涨了,要排泄;困了累了,要睡觉要休息……这是肉体最原始的需要。伴随着认知的出现,精神的需要,也开始萌生并日益扩张。青春期的到来,有了性的需要,有了对异性的好感和对爱情的追求。走进职场,走进 社会 ,名、利、权、势……接踵而来。甚至到死,还有对归宿的需要,一如古代那些帝王将相,生前就早早选好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唯恐到另一个世界便断了现世的奢华。

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是按先后顺序不断发展的,某种需要满足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又会出现。越往高级层次的需要,越不容易满足,所以需要是无限的。

有限的生命,无限的需要。

要满足无限的需要,必得不断地索求。

生命,是一个索求的过程。

生命的开始,是精子对卵的索求。

胚胎的发育,是婴儿对母体的索求。

机体的成长,是对自然界各种有机质无机质的索求。

认知的开始,是对知识和技能的索求。

成为 社会 独立的个体,索求更多:求知、求职、求财、求成、求爱、求婚、求是、求贤、求饶、求助、求医……

精神世界的索求,更为细腻而微妙。

我们常说爱一个人,是为了付出,可是,当你对一个人说“我爱你”的时候,心里想的,其实是“你爱我”,或者“你爱我吧”,所以,“我爱你”,不是给予,而仍然是索求。所谓的“付出”,只不过是在为“索求”争取可能的筹码。

尊重、自我实现,一定程度上都是在索求外在的认同,或者是索求内心的认同。

索与求,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索,居强于弱,居上于下,有点强迫和傲慢的意味;求,居弱于强,居下于上,有点被动和卑屈的意味。生命的过程,往往是索而不得,转为求,求人不得,转为求己。

有人常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承认了生命的索求——奉献,是在索求“意义”。

当然,我们不是在否认这“意义”的纯洁和崇高,生命中确实有“助人为乐”的“乐”,但一样不能否认的是,这“乐”,就是索求,对自己内心的索求,对“安”的索求。

这还得排除那些打着“奉献”的幌子,在公益和慈善里作秀的“伪崇高”们,那种所谓的“尊重”和“自我实现”,是更加肤浅的索求。

生命,是一个妥协的过程。

首先,生命要向生存的“空间”妥协。

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因为自身的需要,都会向外延展自己有形或无形的“领地”,可是,能满足个体需要的资源和空间,毕竟有限,“领地”与“领地”之间,终会接触、碰撞,进一步激化,就会冲突,会战斗。

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流血和牺牲,会让人逐渐认识到,需要的膨胀是要有限度的,要想相安无事,每个人都必须适度控制自己的需要,就像两只刺猬,都往一处挤,彼此都会被扎伤,只有保持适度的距离,不但互不伤害,对彼此还能形成更好的保护。

夫妻之间如此,同事之间如此,家与家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如此。

资源之争如此,领土之争如此,学术之争如此,意识之争如此。

所以,协议、合同、规则、法律,一切以束缚来换取自由的形式,其实都是人类最终的妥协。

其次,生命要向个体的局限妥协。

生而为人,不管他多么强大或者伟大,都逃避不了作为人的巨大局限。

我们都有一个凡胎肉身,凡胎肉身的需要,同时便是我们的局限,这局限一方面体现为我们不得不不断地满足这需要,一方面还体现为我们又不能太满足这需要。饿了,必须吃,可又不能吃的太多,否则,就会消化不良,就会胃胀腹痛;困了,必须睡,可睡太多了,又会头晕眼花、四肢乏力;性,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美好和愉悦,但如果纵欲无度,又会腰疼、肾虚,甚至脱阳而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生命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这局限的两端之间往复,我们深受其累,却又无可奈何。

而我们都逃避不开的,还有生命的最大的局限:衰老和死亡。

人类一直力图改变这一局限,秦始皇派三千童男童女,欲得长生不老药,历代道士真人,也力求炼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时至今日,人们仍想尽办法延年益寿,但,都无法逃脱衰老和死亡的宿命。

肉身,让生命不得不妥协,人类便寄希望于精神的永恒。

然而精神真的能永恒吗?

我们所寄望的“永恒”,本质上,是一种传承。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传承却是无限的,生命的传承无限,精神的传承便可以无限。

关键是,人类生命的传承真的可以无限吗?

人,只不过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物种,在地球上存在的 历史 ,是屈指可数的。地质 历史 时期那么强大的恐龙,终都走向了灭绝,人,能像恐龙一样坚持上亿年吗?极端的环境下,这个物种,就没有走向灭绝的可能?

况且,就算地球,在浩瀚宇宙中又算什么?地球能永恒吗?宇宙能永恒吗?

如果“人”这个物种都不复存在,所谓的“人”的精神,又何来存在?又何来永恒?

所以,我们永远摆脱不了“局限”,我们唯有妥协。

当然,妥协,不等于投降,不等于放弃,真正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可以让生命的过程,更加轻松,更加从容,更加开明和豁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