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能效等级是怎么分的?

如题所述

空调能效等级是根据空调的能效指标进行划分的。能效指标通常是指空调的能效比(EER)或能效比(COP),即单位功率下提供的制冷或制热量。能效等级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一级能效、二级能效、三级能效、四级能效和五级能效。

具体的划分标准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而异,以下是中国的能效等级划分标准:

1. 一级能效:能效比大于等于3.6或能效比大于等于3.2且制冷量大于等于4.0。

2. 二级能效:能效比大于等于3.2或能效比大于等于2.8且制冷量大于等于3.6。

3. 三级能效:能效比大于等于2.8或能效比大于等于2.4且制冷量大于等于3.2。

4. 四级能效:能效比大于等于2.4或能效比大于等于2.0且制冷量大于等于2.8。

5. 五级能效:能效比小于2.4或能效比小于2.0且制冷量小于2.8。

能效等级越高,表示空调在同等条件下能提供更多的制冷或制热量,同时耗能更少,更节能环保。因此,在购买空调时,选择高能效等级的产品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3

空调一级能效和三级能效的区别

节电区别:一级能效属于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平,节电效果最好,而三级能效属于普遍水平,节电性能比较差;

噪音区别:一级能效所需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较大,噪音相对来说也更小;

体积不同:一级能效的蒸发器面积较大,体积比三级来说更大。

恶劣工况适应性不同:一级能效空调的恶劣工况适应性更佳,即使室外温度是50度以上,仍然可以制冷运行,而三级能效更差。

费用区别:三级能效空调价格比一级能效价格更便宜。


 什么是空调器的能效比

指的是制冷(热)量EER和运行功率COP的比率。空调右上角有“中国能效标志”字样的彩色标签,标签为蓝白背景,总共分为1、2、3共3个等级。其中等级1代表节能指数最高,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耗能最低;而等级2代表节源效果中等;等级3代表产品耗电量较高,能源效率为市场上的平均水平。

关于空调一级能效和三级能效的区别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看完上述内容对二者的区别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简单来讲,一级能效的空调相比之下是比较省电的,更加绿色节能。虽然从空调的价格上看,一级空调要贵很多,但是从环保的角度上看,尽量选择一级能效的空调,不单单节省了能源,而且可以省了电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