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些档次排个先后:小资、小康、富裕、中产阶级

这四个词严格来说还不算正式用语,
就我们平时而言,这四者谁先谁后?各自的生活水准达到什么程度?

先后顺序为:富裕,中产阶级,小资,小康。
富裕阶层:
指的是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约63万元人民币)至100万美元(约6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中国中产阶级群体。这部分人群中很大一部分被通俗地称为“高级白领”。其中,个人可投资资产包括个人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性理财产品,以及个人持有的投资性房产等。
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也称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
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小资:
小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的名词,原本为“小资产阶级”的简称,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情调应该是一种追求生活品味的人。小资一般为都市白领,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又与“中产阶级”相差一定距离——主要在经济方面。
小康:
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饱暖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
小康标准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明显进展的社会标准。
它于1979年12月6日由同志提出,共有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指标。
1979年12月6日,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中,当大平正芳提出“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时,沉思片刻后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从此,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提出小康目标,既是对20世纪中国发展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对此前“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设想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对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深化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1小康,。大家都知道七八十年代说的奔小康
2小资。一般指的就是白领一族。比小康阶级上个档次。手里有些余钱。
3中产阶级。。属于是有一定的家底,比较厚实的,、。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可能多点存款啊,房产什么的。
4富裕,看什么程度了,但是说了是富裕,至少不会差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30
小康家庭 年收入8万
小资家庭 年收入15万
中产家庭 年收入30万
富裕家庭 年收入50万
第3个回答  2020-05-23
富裕,中产阶级,小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