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老实与聪明 范文20篇

如题所述

【2015四川卷】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高考语文名师谢明波简评】
老实是另一种聪明,吃亏是福这类的民间俗语并不算得新鲜,但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却是充满大智慧的。对于这类发表观点的材料,立意入手须知,有多少个观点就至少有多少个审题立意的角度以供参考写作。丙同学的观点最具辩证性,值得一写。
[原标题:名师解析2015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剽窃,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解析:

今年的四川的高考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走的是近几年四川卷作文命题 “小材料,小哲理,深思想”的老路。自主空间比较大,但有一定的难度。作文材料中有关“做人”中“老实”与“聪明”的辩论,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分辨能力,属于思辨性材料作文。材料中对“老实”“聪明”的不同解读,是引导考生进行思考,并不是只三种解读。考生要关注后面的省略号,省略号包罗的内容是无限的,这是自由空间比较大的一种体现。

命题者对三种或者更多的解读没有做倾向性的表态,可以有无数的写作内容,但无论写什么,还是要回到老实与聪明上来。这个作文题,看似是材料作文,实际上是思辨型的话题作文,话题是“老实与聪明”。

“老实”与“聪明”应该做怎样的判断?这里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

材料中的“聪明”应区分“真聪明”和“假聪明”,“大聪明”和“小聪明”,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急功近利的做法,损人利己的做法,为一己之私而损害集体、国家的做法等都不能称为真聪明、大聪明。这里有几个层次:个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这几个层面之间的事情,正向的就是真聪明,是现在社会提倡的正能量。这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育人功效。

这里的“老实”也不是懦弱的体现,定位为奉献、诚信、吃亏、勤劳、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坚守做人底线等。

在审题时,还要注意这里既有思辨性,又需要关注现实性。因为材料之外的引语“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作文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这是“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那种只跑到昔人那里寻求帮助的写作方式不能满足今年的作文。这种在试题里就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现实性指向非常明确,需要考生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现实社会。

审题时,首先要捉住关键短语:“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就联系到做事,这样“老实”与“聪明”就不是停留在对“人”的层面平常的评价上,而是通过 “事”来评判“何为聪明”,如此,思路就打开了。可以写任何事情,能跳出作文设计的陷阱——只围绕“老实”和“聪明”行文。

本材料审题似乎不难,但要写出成功的作文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考生可以写“成长”,适得其反,一开始可以看做是“聪明”,但从整个生命来讲,则非真聪明。也可以一开始看作是“老实”,但从本质上来讲,实则是大聪明。

上面所提到的正面与反面的内容都可以写,最好引到自己熟悉的内容上来。

今年的材料作文现实性和思辨性较强,考生可以引用的材料很多,只要打开思路,做好扣题,写起来不会是难题。

参考立意:1、聪明的最高境界就是老实,诚信可赢天下。

2、聪明和老实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事风格,聪明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认识世界,锐意进取,老实诚信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巧妙处置惩罚好二者关系,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更加美好。

【作文范文】

聪明反被聪明误

作者:松月

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

凡事阴极而阳,阳极而阴;衰极而盛,盛极而衰。一个人聪明过分,也不是一件好事,就拿杨修和王熙凤来说,就是“聪明反聪明误”典型例子。

一、杨修的鸡肋

要说杨修之死得冤,首先得来看看《三国演义》中杨修的聪明:

其一、一天,人们为曹操新修了一个花园,曹操观赏一番后,于是在花园的门上提一“活”字,左右都不解其意,而杨修说“门内添一活字,为阔,这是丞相嫌门太阔了,应该拆去这道门。”后曹操知道此事,虽脸上喜欢,心中却很忌恨。

其二、曹操征汉中,带上杨修。正在进退维谷的境地,曹操夜颁号令“鸡肋”,杨修便叫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途。夏侯惇问及此事,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惋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于是军中无不准备行装,曹操听闻此事,震怒,立刻命人将他推出斩首示众。

杨修的聪明,在于很能推测主公的心思,但有才却被杀,正是被聪明所误。曹操手下谋士林立,将才云集,像程昱、郭嘉等人其贤能并不比杨修差,但他们都能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把自己的聪明藏在心里,显得老实,实则是大智若愚。

二、王熙凤的算计

《红楼梦》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正是说的王熙凤。应该说,她上得贾母、王夫人的欣赏,下得小辈及仆役的尊敬。“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真真泥腿王老五骗子,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阳奉阴违。”

王熙凤这样一个精明人物,却落得孤苦伶仃,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获的下场,她的起劲,她的“全心全意”,换来的是贾贵寓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最后自己也凄切地死去。这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不知得饶人处且饶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广施膏泽。倒是李纨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劳心勉力,却落得人缘好,儿子的功成名就,到处显得老实,实则是“难得糊涂”的大聪明。

三、后记

其实说到底,杨修、王熙凤都是不是真正的聪明者。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和做起事情来都像“糊涂”一样,不计较暂时的得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不看重眼前短暂的目标。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长远的目标,可以忍受一切的孤苦和寥寂。

苏轼给儿子取名为苏钝,即是希望他儿子看上去,不是那种太聪明的人。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范文二
在社会中,“老实人”常常是被淘汰的对象,而那些机灵的会根据不同情况而改变的人却总是如鱼得水,就像雪地里的拓树和雪松,在同样的环境下,却又不一样的结局。

  在21世纪,社会越来越多变,人们也越来越现实,在这个充斥着现在化气息的动感型社会中,好像已经没有了老实人可落脚的地方。人都是会改变的,身体、面貌、思想、更甚于灵魂。在这个冲忙机遇与黑暗的社会中,人的本性更是被影响的彻底。以前要求人们要勤劳,老实,能干,耐吃苦,只要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好的生存;现在,要求人们要勤劳能干,聪明伶俐,既要忠诚,又要狡诈,具有双重人格。在自己的利益面前要老实,在别人的利益面前要奸诈。世道的发展演变太快了,让人有些跟不上脚步。很多老实人都被淘汰掉了,老实的本性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最重要的狡诈,机灵,适应能力强。有时候就算你狡诈,多变也可以,只要你能谋取利益,这个社会就能有让你立足的地方。

  这又让那些老实人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啊?世态炎凉,社会这个圈子已经不需要老实人了,它需要的时利益,除了利益,还是利益!

  再怎么想,我都觉得我们不应该失去了六七十年代人老实厚道的本性。那是长辈们代代传下来的做人之本,到了我们这儿却完全变了样!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啊!我们可以计量可以改变,但是本性却不可变!当然,我们也可以去改变这种愚笨的老实。老实并不是说别人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我想的老实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思维,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前提是它是正确的。要机灵要会处事,这是跟上时代的根本,但却不为利益处事,不为金钱处事,我做我自己,绝不做愚笨的任人摆布的老实人!

  别人说诸葛亮值得人尊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刘备父子,终于蜀国,可是,为什么我觉得他就是我思想中的愚笨的老实人呢?如果是因为被刘备的惜才感动因为忠诚因为报恩而跟随,那么我赞同,他是一个懂得回报别人,忠心,知恩图报的人。所幸,刘备也算是个明君。可是刘备有个不争气的儿子,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一直跟随在刘禅(阿斗)的身边,可是阿斗并没有管理国家的才能,果然如小名所说,只知玩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的才能我是赞同的,可是再有才能的人也会因为愚笨而被比他有心计的人推下去,就是因为一时的老实,才会落得那样的结果。如果,他可以很狡猾,自己管理这个国家,让阿斗在旁学习,或者养其一生蜀国也不会灭亡了吧。就因为忌惮世俗人的眼光和流言蜚语,就因为他得愚忠,一个国家也就这样没了。有时候,老实国了头也是一种错吧。我想的老实不是愚忠,不是愚孝,我想要的是能保护我爱的人、地方、国家,但却不愚笨得老实。从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许多,我想说:追随的方法有很多种,为什么要苦了自己又苦了别人呢?

  我想要做的,是和他们不同的老实人。尽管我有心机、尽管我会应变、尽管我会因为不同的环境而改变自己,但,那也只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为自己找落脚之处的方式。我仍然会是爱家爱国却不愚笨、愚忠、愚孝的老实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3

2019谢明波语文全年课程(完结)(高清有广告水印)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RpTbd8TkcwuqxXtxkR1RQ

提取码: 43q1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1
 2015年高考[微博]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5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老实与聪明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第3个回答  2015-09-19
老实和聪明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