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氏家族名字排列

都氏家谱

《中州今古》90年2期“姓源考”一栏刊有何兆麟同志的《邓氏 家族的根在新野》一文,该文的目的在考证邓氏家族的“根”不在邓州实在新野。但从该文对邓氏家族渊源的介绍上,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十分宝贵的资料信息。《邓氏 家谱》目前只有两本;一本是河南省新野县档案馆保存的《邓氏 家谱》;一本是马来西亚华裔邓威先生回国寻根问祖带来的《邓氏家谱》。诚如作者所说,这两本《家谱》,“不仅相似,而且同源”。新野县的《邓氏家谱》称:“殷丁封叔父于河南为邓国,后因以为氏”。马来西亚的《邓氏家谱》,诚如作者所说,这两本《家谱》,“不仅相似,而且 同源”。新野县的《邓氏家谱》称:“殷丁封叔父于河南为邓国,后因以为氏”。马来西亚的《邓氏家谱》说:“邓氏家族的太始祖是商王武丁的季父曼公德阳,被武丁封为邓侯,后商王赐予曼公为邓姓”。经查证落实,《邓氏家谱》所载的人和事,与《嘉靖邓州志》的记载,和邓州现存的文物,完全相符。汉王符的《潜夫论》,在《志氏姓》篇中也说:“曼姓封于邓”。谢钧祥同志的《姓氏浅谈》“姓氏寻根24”《邓氏祖根在邓州》也说:“……至商朝时,高宗武丁灭口掉姒姓邓国,封其叔父于邓国曼地,赐姓曼氏,建立侯爵邓国。公元前678年,曼姓邓国被楚文王灭掉,其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邓”(见《河南电视报》)。从而说明《邓氏家谱》的资料是翔实可靠的。两本《邓氏家谱》,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但它们都说邓氏家族的太始祖是殷王武丁的叔父,即被武丁封到邓国的邓侯曼氏。武丁封曼氏于邓的事实,为我们研究殷商史,有关盘庚迁殷不是北蒙而为西亳偃师,提供了新的佐证。
自从《竹书》出土,《竹书》所载“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及其注语“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一段话,使不少学者认为“盘庚徙殷”徙的是北蒙即今河南安阳殷墟。并且认为安阳殷墟自盘庚建都直到纣亡,二百七十三年,一直是殷都,再没迁过都。但历史的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从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不仅十五万片甲骨文中见不到盘庚的甲文,而且在发掘的十三座大墓中,也没有发现盘庚的墓葬。可见“盘庚徙殷”的“殷”不是北蒙。那么“盘庚徙殷”的“殷”,究在何处? 司马迁的《史记》及其《注》本,对此作有清楚的说明。《史记·殷本纪》说:“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殷道复兴”(P102)。关于“治亳”,《史记·集解》曾引郑玄的话解释说“治于亳之殷地”,并说“商家自此徙,而改号曰殷亳”。对“亳之殷地”,《集解》又引皇甫谧的话说“今偃师是也”。《史记·正义》在释“五迁”时也说“盘庚渡河,南居西亳”(均见《史记》P102)。《史记》及其《注》本的说明,可证“盘庚徙殷”的“殷”不是北蒙,而是西亳偃师。“盘庚徙殷”的“殷”为西亳偃师,不仅有史料作证,而且豫西考古的发现,也可以作证。彭金器、晓田二同志于1984年写的《试论河南偃师商城》一文,不仅论述了偃师商城是汤都西亳,而且还论及盘庚迁都西亳的事。他们说:“偃师商城并不是一个时期的建筑,……是筑成修补又重新使用。……对偃师古城进行重修并再次设都于此的……应是盘庚”(见《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文集》P.414-514)。他们并对这个发现进行了论述,最后说:“既然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和地下发掘资料都表明盘没有把都城迁到安阳小屯,那么,他把都城迁到哪去了?我们认为盘庚把都城 迁到河南偃师。新近发现的偃师商城曾于二里岗上层时期进行过修补,而恰恰就在这个时期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治亳,行汤这政’,故推测,偃师古城的第二次修筑很可能是盘庚时期所为” (P.417)。肯定了盘庚迁的是西亳偃师。
如今两本《邓氏家谱》对邓氏太始祖的叙述了,也证明“盘庚徙殷”的“殷”是西亳偃师,而不是北蒙。如果当时殷都不在偃师而在北蒙,北蒙距邓国一千多里,武丁绝为会把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叔父,封到千国之外的邓国去。那么当时的殷都是不是还在西亳?考盘庚迁殷,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三年尚在西亳。试证诸武丁求贤的故事。《史记·殷本纪》说,武丁即位,三年不语,夜梦圣人,后于傅险得傅说,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关于傅险的地望,《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傅险)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 "(《史记》P·103)。武丁尚商都西亳的事,还可以证诸《国语·楚语》,白公子张谏楚灵王的话(见《国语》P·545)。从而可证武丁即位后到武丁三年,仍都西亳偃师。武丁五十年,才离开西亳徙朝歌。那么武丁刲其叔父于邓的时间,必在武丁三年后,徙朝歌前,所以,我们从武丁封其叔父邓的事实,可证“盘庚迁殷”,迁的是西亳。果如《竹书》所说,盘庚迁殷为今安阳殷墟,武丁决不可能在陕州河北县的傅险找到傅说。所以,从《邓氏家谱》的记载,为盘庚迁殷为今偃师,提供了新的佐证。
《邓氏家谱》的记载,还可以说明下列问题:
一、从新野县《邓氏家谱》称武丁为“殷丁”一例,可为盘庚迁“殷”后,把国号“商”改为“殷”,找到事实的证据。
二、从武丁封叔父于邓的事实,可以证明商代确有“封建制”。逆而推之,有“封建制”则有“嫡庶制”;有“嫡庶制”则有“传子之制”。商代之“封建制”,当不自武丁始。那么“传子之制”,亦不自周始。王国维说“殷以前无嫡庶之别”,“舍弟 传子之法,实自周始”(《观林堂集·殷周制度论》)的说法,是不足信的。我们认为商代“兄终弟及”的继统办法,是在特殊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辅助性措施,而嫡子继统,才是一种根本制度。试看“仲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争相代立”(《史记·殷本纪》),终于酿成“九世之乱”的事实,便说明改变这种制度是行不通的。它必然导致政权的不稳定,导致“诸侯莫朝”(《史记》P·101)的严重政治性恶果。随着商朝宗法制度的日见完善,这种“兄终弟及”的继统办法,便逐渐被废除,而嫡子继统制度终于成为正规。据说武丁时已设有“太子”。到禀辛、康丁以后,武乙、文丁、帝乙、帝辛,都是父死子继。到帝乙原想立和微子启为太子,以母贱,不得嗣,终于立了帝辛的事实,也可以作为证明。
三、从武丁刲其叔封于邓,赐姓曼氏的事实,可证至迟在武丁,已实行“赐姓制度”。这就是为什么殷亡以后,“而中原除宋以外,更无一子姓之国”(《殷周制度论》)的原故。
所以,从《邓氏家谱》所载武丁封其叔父于邓的事实,不仅证明盘庚迁殷为今偃师,而且还为我们今天研究商史的某些问题,也提供了新的佐证。

不知道对不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9
庄河发现的《都氏族谱》纪事考略

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元代探马赤军进行了广泛地探讨,其中有的问题已基本弄清,有的问题还处于探讨之中。如探马赤军的部族构成、五部探马赤军统帅的出身事迹等,尚有争议。本文以新发现的元裔族谱为线索,结合方志、碑文、《元史》等有关记载,对探马赤军帅不里海拔都儿的事迹略作考察。

一、1985年春,在辽东半岛南端的庄河县一都姓家中发现一份《都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族谱》修于咸丰七年(1857年)。据《族谱》收藏者的先祖碑载,原籍为山东登州府宁海县(今烟台市牟平县),乾隆年间徙庄河。经实地考察,这支都姓来自牟平县姜格庄镇北头村,至今在该村“都氏祠堂”里还保存着比《族谱》年代更早的家谱和《族谱》的底本。庄河发现的《族谱》记载其先祖、祖属、姓氏的来历,世系甚详。现将有关部分节录如下:“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讳必里海公。元初为牟平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必里海公卒,讳抄儿公袭。抄儿公卒,讳不老赤公袭。嗣后皇元鼎革,隐居于乡。明太祖存先代之后,赐姓曰都,都氏自此始。……大清咸丰七年岁次丁巳皋月既望寿乍盥手谨识。”都氏源于蒙古,凡出身牟平都姓,不管现居何地,皆世代相传此说。《族谱》所记都姓三代蒙古先祖有明确的文献依据。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宁海州志》卷11:“必里海,海当元初,以功历迁至都达鲁花赤,兼管宁海州诸军奥鲁、劝农事。中统元年,海死,子孙袭其职,遂占籍牟平。焦志云,至今存姓曰都,是其后也。”“抄儿,牟平人,海之子,袭本州达鲁花赤职”。“不老赤,牟平人,海之孙,袭本州达鲁花赤职。焦志曰,历至元、元贞、大德皆不老赤也”。这里所说的焦志,即明朝嘉靖年间,宁海州同知焦希程所修《宁海州志》(详见《牟平县志》卷6《焦希程传》),今已佚。清修《登州府志》、民国修《牟平县志》,均有相同记载。

民国年间,在牟平县城南范园保存一通元宪宗八年所立玄都观碑,碑文落款处有“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字样(〈牟平县志〉卷9〈金石志〉)。据此,《族谱》所记必里海官“牟平达鲁花赤”是不确切的,应以碑文为准。元宪宗八年,即公元1258年,《宁海州志》记必里海死于中统元年(1260年),证明立碑时必里海还在职,碑立后二年方死。

元刘忠墓碑:“刘公讳忠字孝卿,幼读传书,长习吏事。大德元年(1297年),有本州达鲁花赤不老赤口次刘忠其德,举充文、牟两县请奉司吏” (〈牟平县志〉卷9〈金石志〉)。这与焦志所记“历至元、元贞、大德皆不老赤也”相吻合。以碑文和方志为证,说明焦志之说可信。

《元史》卷99《兵志二》:“国初,木华黎奉太祖命,收扎刺儿、兀鲁、忙兀、纳海四投下,以按察儿、李罗、笑乃觫、不里海拔都儿、阔阔不花五人领探马赤军,既平金,随处镇守”。据此以为《族谱》的都氏始祖必里海,即《元史。兵志》的五部探马赤军帅不里海拔都儿。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不里海拔都儿,在《元史》卷987《兵志一》中写作不里合拔都儿。卷166《石高山传》和卷95《食货志》写作孛里海。在其他有关传记中又写作孛里海、王恽《秋涧集》卷81《****记》中为李(孛)里匣儿拔部。拔部或拔都儿为蒙语“勇士、英雄”之意。在这里是称号而非人名。必、孛与不,里与罗,海与合,均系记音的不同,故可以认定,必里海、孛里海、不里海、不理合、李(孛)匣儿,为同一人名的汉字异译。
(二)《宁海州志。职官志》记,必里海始任宁海州都达鲁花赤是在元太宗时期,这与《元史》所记探马赤军平金后随处镇守、“岁丙申(1236年),太宗命五部将分镇中原”,从时间上说是一致的。
(三)元代宁海州治在今牟平县,辖文登、牟平两县。元初隶益都路,其他正在灭金后五部探马赤军镇戍的范围之内。
(四)从元太宗始,在新占领的路州府县长官之上设一达鲁花赤官监临。“达鲁花赤,统华言掌印官也”。元朝政府规定,江北各级达鲁花赤兼本地区诸军奥鲁、劝农事,凌驾于地方各级长官之上,具有世袭特权,多以有军功的蒙古、色目人为之,达鲁花赤则更不轻易授人。据《元史》载,元初授都达鲁花赤者有扎八火儿者、曷斯麦里、纯只海、绍古儿、岳琳贴穆尔、赛典赤瞻思丁等,另有蒙古却烈部人速哥被授予大达鲁花赤,与都达鲁花赤同,均为功勋卓著的军事将领。“都”是总的意思,一般都达鲁花赤皆兼管几个州府。宁海为山东军事要地,必里海被授予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兼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且以军功迁,其官职与探马赤军帅不里海相符合。

二、《元史。兵志》所记五位探马赤军统帅,其中笑乃觫(肖乃台)、阔阔不花、按察儿三人在《元史》中有传。日人荻原谆平先生对他们的出身和事迹分别进行探考,并指出孛罗和木华黎的长子孛鲁是两个人,这对讨论探马赤军的民族成份、探马赤军帅与属部的关系问题,无疑是有意义的。

关于五部探马赤军帅,《元史。兵志》、《阔阔不老花传》、《石高山传》皆记为五人,但人名有出入。《石高山传》无笑乃觫而有窟里台,《阔阔不老花传》无不里海拔都儿而代之以祛烈台,五部探马赤军出现六个统帅,与《阔阔不老花传》“岁庚寅(应为戊寅),太祖命木华黎伐金,分探马赤为五部,各置将一人”记载矛盾。对此学者有不同看法,但多数认为《兵志》的记载正确。日人护雅夫先生对此提出了新的解释,他引证《高丽史》元宗元年(即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的一条记载:“元设达鲁花赤孛鲁合反儿拔都鲁一行等人,俱勒西还”。认为“这里所谓孛鲁合反儿拔都鲁乃孛鲁合亦儿拔都鲁之误,此孛鲁合亦儿拔都鲁毫无疑问即《元史》之孛鲁海拔都、不里合拔都儿、不里海拔都儿、《秋涧集》之李(孛)里匣儿拔都其人”。并进一步推断:“孛鲁海拔都自太宗三年前后至中统元年期间,不在蒙古本土,而其活动场所系在高丽,这正是太宗时期五部将中不见他的名字、记叙太宗八年事件的《阔阔不老花》中也无他名字的缘故。”窟里台(怯烈台)“在太宗三年与高丽讲和之际孛里海拔都被选任达鲁花赤镇守该地之后,始加入五部将”。我认为此论难以成立。第一,孛鲁合反儿拔都鲁和不里海(合)拔都儿从字音上说不能尽合,如果“反儿”就是“亦儿”之误,那么把孛鲁合亦儿拔都鲁说成是不里海(合)拔都儿也显得极为牵强;第二,有关史料并没有太宗时期调中原地区五部探马赤军或探马赤军帅出镇高丽的记载;第三,窟里台(怯烈台)既然与笑乃觫不是同一个人,并且是在不里海拔都儿出镇高丽后始加入五部将之列,但他在《石高山传》中却与孛罗海拔都儿并出,这也是个无法解释的矛盾;第四,笑乃觫始终活动在中原地区,最后卒于东平,何以在《石高山传》中无其名而代之以窟里台?我认为造成记载有出入和矛盾的是《元史》的修撰者撷取史料不同所致。人物传记多出之碑文、行状、家传之类的私人笔录,难免有传抄之误,而《兵志》当出之官方原始资料,相对可靠些。故探马赤五部将应以《兵志》所记五人为准。怯烈台(窟里台)即使却有其人,也应该是低于五部将的探马赤下级军官。

不里海拔都儿除《元史》《兵志》、《食货志》、《阔阔不老花传》、《秋涧集。中堂事记》中出现过他的名字外,在《元史》其他人物传记中尚有四见:
(一)“庚辰(1220年),宋果渝盟,(石)圭弃其妻孔氏、子金山,杖剑渡淮。宋将追之曰,太尉回,完汝妻子。圭不顾,宋将沉圭妻子于淮。遂率(刘)顺及李温,因孛里海归木华黎。”(《元史》卷193《石硅传》)
(二)“赵天锡字受之,冠氏人。——甲申(1224年),宋将彭义斌据大名,冠氏元帅李全降之,人心颇摇。天锡令众姑少避其锋,以图后举,乃率将佐往依大将孛里海军。未几,破义斌于真定,授左副元帅,同知大名路马都总管事。”(《元史》卷151《赵天锡传》)
(三)“石天禄,父圭。——时宋将彭义斌取大名及中山。天禄与孛里海率兵败之,获义斌。”(《元史》卷152《石天禄传》)
(四)“壬戊(1222年),宋将彭义斌率师取京东周县,(严)实将晁海以青崖降,尽掠实家,义斌军西下,郡县多归之。乙酉(1225年)四月,遂围东平。实潜约大将孛里海合兵攻之,兵久不至。城中食且尽,乃与义斌连和。——七月,义斌下真定,道西山,与孛里海等军相望,分实以帐下兵,阳助而阴伺之。实知势迫,急赴孛里海军与之合,遂与义斌战,宋兵溃,擒义斌。”(《元史》卷148《严实传》)

以上史料所记孛里海,将其活动时间、地区、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无疑就是探马赤军帅不里海拔都儿。(二)和(四)史料是《元史》,作者以碑文资料修润而成,“孛里海”三字显然出自元好问之手,(一)和(三)很可能取之元好问的《壬辰杂编》一书。

综上所论,对不里海拔都儿的事迹可大致勾画如下轮廓:

1217年,太祖命木华黎伐金,分探马赤军为五部,每部各置统帅一人。不里海拔都儿即其中一员。他率部随木华黎进入中原,在山东、河北一带同红袄起义军、宋、金的几股势力进行激烈角逐。1220年,在木华黎由河东再次转战河北,围攻东平(今山东省东平)之际,不里海拔都儿正活动在山东、淮北一带。是年12月,红袄军首领石圭与之发生联系,自苏北连水只身渡淮,因不里海拔都儿而归降木华黎,授济、兖、单三州兵马都总管、山东路行元帅。1221年,木华黎平定山东后又率蒙军主力西下,攻略山西、转战河东。1222年,已归宋的红袄军首领彭义斌又趁机进攻被蒙古占领的京东诸州县。到1224年,彭义斌占领河北大名府,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在形势十分危机的情况下率僚属投奔不里海拔都儿。当时不里海拔都儿仍活动在河北一带。1225年春,真定副帅武仙杀元帅史天倪叛蒙归金,与彭义斌遥相呼应。时木华黎已死,五部探马赤军的按察儿部镇守平阳,笑乃台也随嗣国王孛鲁战河东、河北,局势十分紧张。天倪余党谴使向孛鲁求救,孛鲁命笑乃合率精兵三千援河北,逐武仙,复真定。四月,彭义斌围攻东平,守将严实谴使求救于不里海拔都儿,不里海拔都儿失期,严实势蹙,乃伪降于彭义斌。七月,彭义斌挟严实北上,与不里海拔都儿对垒,严实于阵前倒戈,助不里海拔都儿击溃彭义斌。不里海拔都儿与石圭之子石天禄、严实出南线,与笑乃台、史天泽南北夹击,擒斩彭义斌与*皇(今河北*皇县)境内。1226年,孛鲁率兵入山东,至1227年4月,平定河北、山东之地。灭金后,探马赤军分镇中原,不里海拔都儿以军功授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镇守益都路辖下的山东半岛。所赐食邑五户丝户在德州等处,世祖中统元年卒于宁海,子孙世袭其职。元明变革之际,其后裔避乱隐居于宁海之东鄙,即今牟平县姜格庄镇北头村。明初改汉姓为都,至今多数仍聚居在北头村及附近乡镇。

关于不里海拔都儿的部族出身,《元史》中没有提到,《族谱》称都氏系皇元宗室,即是说不里海拔都儿出身于成吉思汗的黄金氏族。但仅此孤证尚难视为定论。我们现在已知五部将中阔阔不花出身于蒙古的塔塔儿部,按察儿和笑乃台出身于客烈部,而要想确知不里海拔都儿和孛罗到底出身于哪个部族,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8314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