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律主体必须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如题所述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或是企业内部单独核算的部门或分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2、法律主体通常指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就不同的法律而言,就有不同的法律主体之称。如《公司法》规范下,法律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3、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1)在具体领域内,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如工商银行某省分行,在公司法领域它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他可以说不是法律主体,但他必须进行会计核算,为会计主体。

(2)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

扩展资料:

关于会计主体

1、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企业,也就是"实"的空间,即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各有关方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日益多样复杂化,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 企业变得越来越模糊。

2、一方面,在网络化的经济中,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延伸,产生了¨虚"、"实"两个并存的空间;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物理空间"的概念,构成了"媒体空间",使得一项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资金也可以瞬时联结在一起工作,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地重构分合,拓展了会计基本假设的领域。

3、另一方面,许多上市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而每个子公司又有许多合资企业、关联企业和联营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松散联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兼并等手段整合,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散联盟。如何核算和管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实体;会计主体的界定就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主体

百度百科-法律主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4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1、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也就是说只要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的企业、单位等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

2、会计法总则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法律办理会计事务。也就是说,只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范围较宽。

3、《会计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由此可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包括企业的分支机构)都是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必须是会计主体:

1、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单位都能成为法律主体,只有那些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才能成为法律主体,即只有法人组织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2、首先要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是组织的财产和其成员的财产要区分开来,组织的财产要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不能随便变动,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律主体。

3、其次组织要能独立承担责任,也就是能够以自己的财产而不是成员的财产来承担责任,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分支机构不是法律主体。具备了这两条,才能成为法人,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扩展资料: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怎么样区别

1、定义不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一的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法律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包含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独核算的部门。

法律主体:一般都是会计主体。

3、是否具有独立性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法律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主体

百度百科-法律主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0
法律主体按规定必须设立会计,进行独立核算,所以它也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都有法律主体资格。
你可以这样理解,你给谁算账,谁就是你的会计主体。而法律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它的特点举个例子。法院开庭审理,不论原告被告,有法律主体资格的,一定是XX公司坐在席上。如果街边的小餐馆,它没有法律主体资格,那席上坐的一定是餐馆的老板XXX,而不会是XX餐馆。因为这个餐馆不具有法律主体资格。但它可不可以设个会计给自己算账?可以,那它就是会计主体。
再举个例子,有一家公司,下设三个车间。公司规定每个车间设一名小会计,月终报给公司的总会计进行汇总。假设你现在就是车间一的小会计,你给谁算账?你就给车间一算账,那车间一就是你的会计主体。车间一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吗?没有。它不能独立出庭,对吗?所以车间一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这个前面说过了。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法律主体必须独立核算,它肯定有会计给它算账的,所以它是会计主体。这样我们就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12
猪猪
对的,这句话是对的~
会计主体是指财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法律主体(即法人)。法人是指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的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法律实体,它强调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都应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等。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如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如独资与合伙企业;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的内部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企业设立的事业部;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联营公司或企业集团,如由若干个子公司和母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呵呵,这就是我们说的“充分必要条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26
法律主体要求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而会计主体只要求独立核算就可以。如分公司就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但可以独立核算,所以是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主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