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低俗吗?

如题所述

我的回答是“低俗,不是一般的低俗。”到哈尔滨,晚上在饭店聚餐,又见“二人转”,这回可是真人。说起“二人转”的曲调倒不难听,很是欢快热闹,可演员无休无止的说口,罗里罗嗦,让人不厌其烦。他总想抖出点料来,将自己百般地丑化近乎自虐,还老是提醒观众“来点掌声”。对口的女演员扭扭捏捏,不时掀一下自己的裙子,惹一阵掌声和轰笑。表演的全部内容就是两个人相骂,一个要占便宜,一个故意拿捏,基本没有什么情节,荤口粗口不断,猥亵得很。“二人转”是东北农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它的产生和演变即它的存在有着必然,在东北农村普遍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情结。东北地域广袤,村村屯屯相距很远,离城镇更是几十里上百里,过去很少能看到戏剧、电影。一些象样的剧团也无法到乡下演出,只有”二人转”,无须多少演员和道具,一挂马车就可以全部出动。加之那时东北农村闭塞落后,农民大多没有文化,没有什么高雅的精神生活,十分欢迎”二人转”的形式和内容,因为”二人转”表现的就是他们平时田间地头的打情骂俏,再加上点历史故事,滋味便十足了。城里情况有所不同,除进城时间不长的依旧迷恋”二人转”外,许多久居城市的人则喜爱电影、话剧、京剧、平剧以及后来由”二人转”发展成的吉剧,现在人们更爱的是歌舞演唱和音乐会。渐而喜爱不喜爱听”二人转”成了高雅与低俗、城里人与农村人的分野,许多城里人对”二人转”表现为不齿,而农村人则乐此不疲。“二人转”经过上百年的“修炼”,其形式和内容也有了许多进步,产生过很多好的作品,一些广为流传的唱段和歌曲如:小看戏、新货郎、小拜年、瞧情郎、月牙五更……但是,整个社会都在进步的今天,惟独“二人转”在退步,现今人们对“二人转”的批评,主要是批评它表现的内容。赵本山按说在将“二人转”推向全国和净化“二人转”表现内容方面是有点功劳的,可“二人转”一方面呈现鼎盛状态,一方面又呈现它原始的粗俗,这种矛盾现象能维持多久?社会进步体现在多方面,现今思想文化上的束缚仅仅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人们追求高雅的精神享受已经不是罪过,人们也不必为温饱付出太多的身心,精神享受多少可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享受?还是田间地头那种?性色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在东北看到的“二人转”几乎全部是这方面的表现,那些演员以大胆暴露,说口下流来换得观众的掌声,甚至以为得意。一百年前,“二人转”是这样;五十年前,“二人转”也是这样,一百年后的今天“二人转”还是这样?我以为“二人转”无论拉唱戏、单出头,去掉那些令人厌恶的荤口、粗口,是会受欢迎的。在东北,它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数量庞大的观众。如吉剧源于“二人转”,其《包公赔情》、《青卖线》、《桃李梅》在东北很受欢迎,这些戏的表现形式基本都属“二人转”的,我自己认为它没有越剧、黄梅戏好听,但我相信东北人是喜欢听的。希望”二人转”早日走出低俗的泥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