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两重性

如题所述

黑格尔的客观性范畴具有两重性,既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神秘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其唯物主义因素(包括辩证法)在黑格尔哲学中的某种倒立形式,它蕴含了黑格尔哲学的全部荒谬和全部价值,理解了黑格尔哲学客观范畴的两重性,就掌握了理解黑格尔全部哲学的钥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9
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是指既有唯心主义的保守体系,又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黑格尔著作或相关文献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第2个回答  2013-10-17
辩证法。。。绝对精神
第3个回答  2013-10-17
一、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阶级实质
(一)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一八四八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虽然德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
一八四八年以前的德国,是一个经济上和政治上十分落后的国家。国家政权掌握在封建贵族手里,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在全国占统治地位,整个国家处在封建割据的状态中。新兴的德国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两重性的特征。
(二)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和保守的两重性特征不能不曲折地反映到黑格尔哲学中来,使黑格尔哲学也具有革命和保守的两重性。
二、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
(一)黑格尔哲学中一个著名命题
黑格尔在一八二一年发表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从分析黑格尔的这个著名命题入手,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在黑格尔的命题中,“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逻辑概念;“现实”是指真实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理性、逻辑概念是一种客观精神,是第一性的东西,它是创造一切事物的能动力量,因此,它必然要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恩格斯对这个命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第一,“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现存的存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象,一部分是现实。现象的东西还不是现实的东西,现象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它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
第二,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守的属性。因为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会丧失现实性;而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而转化为具有现实性的东西。
第三,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要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即:“凡是现存的,都是一定要灭亡。”按照黑格尔关于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辩证法思想,任何现存的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因此,凡是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的现实事物,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即一开始就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要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转化为自己存在的反面。
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著名命题的层层剖析,揭示出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其中包含着黑格尔永恒发展的思想。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都是发展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现存的东西不是永恒的,迟早都是要灭亡的。
(二)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恩格斯根据黑格尔关于永恒发展的思想,论述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所以,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真理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发展历史中,人的认识总是不断地从低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会达到所谓绝对真理的地步。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
恩格斯在揭示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概括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主要有三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无止境地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一切都是发展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第二,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辩证规律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恩格斯剥掉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神秘外壳,把它颠倒了的关系再颠倒过来,科学地解决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真实关系。
第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里说的“保守性”,是指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革命性”是指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是辩证的统一。
三、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
(一)黑格尔哲学的体系
黑格尔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体系。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宇宙精神,黑格尔把它称为“绝对精神”。这个“绝对精神”是整个宇宙的基础,是一切存在的源泉,它是变化发展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演变过程的描述。
“绝对精神”的发展经过三个基本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逻辑阶段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阶段,它作为纯粹的逻辑范畴,经过一系列概念的推演和过渡而达到“绝对观念”。然后,“绝对精神”突破纯粹思维的范围而外化为自然界,进入“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自然阶段。再往后,当自然界出现人的时候,“绝对精神”又超出自然阶段而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精神阶段。
在精神阶段中,“绝对精神”体现为人类社会,体现为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并最后在黑格尔哲学中完成了自我认识,于是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绝对精神”自身,从而结束了“绝对精神”的全部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是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又以“绝对精神”为终点,首尾相接的封闭的圆圈。
(二)其矛盾的表现
一方面,它的方法是辩证的,认为发展是普遍的,一切都是发展的,而发展又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它的体系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是一个绝对真理的体系,发展是有终点的。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矛盾。
首先,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人类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按照旧哲学的传统要求,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体系,人类的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那里就完结了。
其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一切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永恒发展的;但是,按照黑格尔的体系,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就已经规定好了,当“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的时候,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只能在空间上一个挨一个地展示自己的多样性,而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即自然界是没有发展变化的。
再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人类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过程,每一个社会制度都不过是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暂时阶段。但是,按照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人类的历史必须有一个顶点。
(三)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矛盾的根源
为什么在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思维方法竟产生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呢?这是由黑格尔哲学的阶级根源所决定的。黑格尔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因而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必然要反映到黑格尔哲学中来。
四、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和费尔巴哈哲学出现的意义
(一)黑格尔哲学的成就极其影响
第一,黑格尔哲学包括了以前的任何哲学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大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发展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
第二,黑格尔哲学不自觉地指出了一条走出绝对真理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认识世界的道路。
(二)黑格尔学派的解体
黑格尔学派分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德国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导致黑格尔学派的分裂。随着国内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激进派和保守派。激进派反对普鲁士国家,保守派则拥护普鲁士国家。
第二,黑格尔哲学自身的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导致黑格尔学派的分裂。 黑格尔学派分裂为两大派:老年黑格尔学派和青年黑格尔学派。
青年黑格尔派的施特劳斯和鲍威尔都反对宗教神学,都对基督教进行了批判。他们都认为《圣经》中的福音故事是荒诞无稽的东西。但是,他们在福音故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上,意见产生了分歧,由此引发了争论。这场争论,是在黑格尔哲学的两个范畴--“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争论的幌子下进行的。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争论,后来发展为什么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的争论。最后,在青年黑格尔派中出现了一个特殊人物施蒂纳。他狂热地鼓吹无政府主义思想,把自我意识推到了极端的地步,用至高无上的“唯一者”压倒了至高无上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