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除了降龙、伏虎还有哪些?他们的名字的由来?

如题所述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居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道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

据佛经记载,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所谓“罗汉”,它是音“阿罗汉”的略称。佛教教义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便有高低之分。所取得的每一种成就都叫做一个“果位”,而“阿罗汉果”便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但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这一果位,就可以清除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远免除投胎转世(生死轮回)之苦。凡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可称“阿罗汉”(简称“罗汉”),也都可以享受人间供奉。佛祖曾明示:十六罗汉,可不入涅盘(死亡),常住人间,弘扬佛法,享用人间供奉与祭祀。

佛经上说是十六罗汉,为何又成了十八罗汉?后加上去的两位,一说是著《法住记》的庆友和尚与译经和尚玄奘,一说是伽叶与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则定十七罗汉为降龙罗汉(即伽叶尊者),十八罗汉为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

普光寺罗汉殿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它们的名字分别为:

第一位,宾头卢尊者,他出身娑罗门贵族,原是拘舍弥城优镇王的大臣,他好表现自己,经常在众生面前卖弄本领,总觉得自己的眉毛比别人长三分,故塑像为白脸长眉像,住西瞿陀尼洲。

第二位,迦罗迦伐磋尊者。佛经上说他是知道一切善恶法的声闻弟子,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第三位,迦诺迦跋厘惰督尊,住东胜身洲。

第四位,苏频陀尊者,住北俱卢洲。

第五位,诺巨罗尊者,住南赡部洲。

第六位,跋陀罗尊者,是佛的侍者,主管洗浴之事,住在耽没罗洲。

第七位,迦理迦尊者,住僧迦荼洲。

第八位,督罗佛多罗尊者,住钵刺拿洲。

第九位,戌博迦尊者,住香碎山中。

第十位,半托迦尊者,意为“路边生”(他是一个私生子)。

第十一位,侯罗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出家成为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密行第一”,住毕利杨瞿洲。

第十二位,迦犀那尊者,住广半度坡山。

第十三位,揭陀尊者,住广胁山中。

第十四位,伐那婆斯尊者,住可住山中。

第十五位,阿氏多尊者,住鹫峰山中。

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尊者,是第十半托迦尊者的弟弟,即“小路边生”(也是一个私生子)。第十七位,迦叶尊者,为降龙罗汉。

第十八位,弥勒尊者,为伏虎罗汉。

十八罗汉“出”少林

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因此,先说十六罗汉。佛经中讲,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罗汉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从普度众生的角度来考察,就很难说了。

因此,菩萨的地位要比他们高的多。菩萨为了入世救世,有时甚至牺牲自我,不计个人得失,是这些“小乘”罗汉不能比的。在很多的佛经中,释迦牟尼佛经常呵骂阿罗汉,说他们是“焦芽败种”,自私自利,是应该向菩萨好好学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1
十八罗汉
【简介】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成员】

现在流传的十八罗汉因添加两罗汉不同也有数个版本,根据明清官窑瓷绘画中所用的十八罗汉图看,基本为如下成员。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坐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隋阁,是一位托化缘的行者。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欢喜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托塔罗汉:苏频陀,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