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经不起批评怎么办

我一直用赏识教育的理念来教育我的孩子,批评孩子我一直很注意方式方法.但我渐渐发现孩子受到别人的批评就会受不了,我想知道用什么办法让孩子变得坚强.

学会欣赏孩子、学会鼓励孩子、学会宽容孩子,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也应当对孩子给予及时的、必要的和适当的批评和教育。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经不起父母或老师的批评,只要一受到批评就会满脸的不高兴、就会嘴尖鼻子翘。结果不仅达不到批评的目的,而且还弄得家长或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不愉快,甚至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那么,孩子经不起批评怎么办呢?我认为,如果孩子经不起批评,那么家长就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加强。

  一、要让孩子了解别人批评的目的

  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批评孩子的目的,都是因为家长或老师发现或觉得孩子的某件事做得不对或某句话说得不对,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某个具体的错误,而批评孩子的。

  但是,有些孩子对家长或老师的批评目的不了解、更不理解。他们总认为家长或老师批评自己是和自己过不去,是故意找茬子。所以,当家长或老师批评过他之后,他就觉得被批评错了,所以对批评建议意见也就很难以接受。

  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特别是家长更要注意)都应当通过与孩子的交谈,让孩子了解别人批评的目的,从而让孩子从心底里主动、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

  二、要让孩子学会感激别人的批评

  应当说,别人的批评都是为了被批评者能改掉错误和缺点、弥补不足和缺陷的。也就是说,别人的批评都是为了自己的好。

  常言说:金无足尺,人无完人。不管是谁,不管年龄多大、职位多高,犯错误都是难免的。更何况因为孩子本身对世界的认识还很肤浅、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比较简单、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还不太强,所以,孩子犯错误更是难免的了。

  此外,即使是别人的批评在方法上、方式上、场合上或者对象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别人的批评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也应当让孩子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并且要逐步地让孩子学会感激别人的批评。

  三、批评孩子要讲究方法和注重效果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批评意见或建议,所以,就应当尽量采取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批评。

  一忌使用反诘的语气。批评孩子的语气非常重要。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当避免使用反诘语气,因为反诘语气本身就不容易被对方所接受。

  二忌伤害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所以,在批评孩子时不应当伤害孩子的人格尊严。如果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那么不仅达不到批评的目的,而且会给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

  三忌产生消极的暗示。批评孩子应当是友善式的、指导式的和帮助式的,所以,批评孩子应当直接告诉孩子错误之处和改正办法。而千万不能给孩子一种消极的暗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帮助、引导,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那么,怎样对付性格软弱的孩子呢?

  一、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舒适、平静、安稳的生活,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能力的机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因此,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生活。譬如:夜间让孩子独立上厕所,自己到牛奶站取牛奶;父母暂时离开时,稍大一些的孩子能够独立而不害怕;当发生意外事情时,不惊慌、不哭泣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的品质很有益处。

  二、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并将小伙伴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变得勇敢、坚强起来。

  三、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相对来说,性格软弱的孩子比较内向,感情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当众揭孩子的短,会损伤孩子的尊严,让他觉得无地自容,脸上无光而羞于见人,无形中不良刺激强化了孩子的弱点。如果确实需要指出孩子的缺点,应在肯定孩子成绩的前提下,用提建议和希望的口吻指出孩子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会乐意接受的。
第2个回答  2017-08-05
喜欢表扬而嫌恶批评是人之常情,对于情绪调控能力尚未充分发展的孩子来说,对批评的抵触可能更为明显,可以理解,但适应批评的能力也是一项需要从小培养的素质,舍此孩子将难以正常社会化,长大后一旦面临批评,更容易采取不健康的反应方式,影响其待人接物的心态,不利于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
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引导:
1、关系不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彼此良好的关系是孩子接受其批评的基础,在校如此,家庭内部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只对特定批评者的批评“不感冒”,就要考虑批评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基础,从密切与孩子的关系做起,好关系之下,孩子才能听进去对方的批评。
2、赏识过度。“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有其道理,但赏识教育并不完全排斥批评,如果一个孩子极少挨批评,就难以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一旦面临批评,就可能毫无思想准备而难以承受。所以,案例中的家长,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是对的,但日常教养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引进批评,这样才能帮孩子意识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从而增强对批评的适应性。
3、认知偏差。孩子对批评的拒斥也可能是认知偏差造成的。由于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以“非黑即白”的思维对待表扬和批评,受到表扬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很棒,被批评了就否定整个自己,这样的认知模式之下,就容易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反抗批评本身,因为他们不愿意体验批评带来的那种挫败感。所以,帮其适应批评,认知方面的引导不可缺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办法让孩子学会全面地评价自己,让他们认识到受到批评并非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善于纠正自身的不足就是最棒的。
4、负面示范。“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他们对待批评的态度也是如此,家庭生活中,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对批评过分敏感、一受批评就反应过激的家长,则孩子就容易从父母的应对方式中感受到批评的可怕力量,并习得父母对待批评的方式。这就要求父母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示范,而不能仅仅给孩子讲空洞的道理。
5、方式错误。孩子受不得批评,也可能是批评者不懂沟通技巧、批评的方式不够科学所致,比如,批评是陈述错误行为的事实,然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非家长宣泄对事情本身的情绪,但有的家长就是分不清二者的区别,把批评变成是辱骂,再比如,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事件,而非否定整个人,但有的家长批评起来就是对人不对事,再比如,批评之前最好先肯定孩子行为中积极的方面,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批评的内容,但有的家长上来就全盘否定了孩子的行为,一开始就造成孩子的对立情绪等等。所以,批评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家长认真学习沟通技巧,才能让自己的批评声声入耳。
帮助对批评过敏的孩子接受并适应批评,是个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家长坚持科学引导的同时,也要端正心态,学会等待。
第3个回答  2020-06-17

第4个回答  2013-10-20
让孩子多磨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