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保焊立焊怎么焊

如题所述

1 起弧
  (1)保持干伸长不变。
  (2)倒退引弧法,在焊道前端10—20mm处引弧。
  (3)接头处磨薄,防止接头未熔和。
  2 收弧
  (1)保持干伸长不变。
  (2)在熔池边缘处收弧。
  起弧与收弧工艺,虽然说CO2的起弧与收弧工艺简单,但若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掌握规范的操作工艺是很必要的。
  起弧工艺:起弧之前在焊丝端头与母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按下焊枪开关。在起弧时,保持干伸长度稳定。起弧处由于工件温度较低,又无法象手工焊那样拉长电弧预热,所以应采用倒退引弧法,使焊道充分熔和。
  收弧工艺:CO2焊收弧时,应保持干伸长度不变,并把燃烧点拉到熔池边缘处停弧,焊机自完成回烧、消球、延时气保护的收弧过程。
  3 操作方法
  (1)左焊法(右→左):余高小,宽度大,飞溅小,便于观察焊缝,焊接过程稳定,气保效果好(有色金属必须用左焊法),但溶深较浅。
  (2)右焊法(左→右):余高大,宽度小,飞溅大,便于观察熔池,熔深深。
  (3)运枪方法:锯齿形摆抢。
  (4)平角焊不摆或小幅摆动。
  (5)立角向上焊,采用三角形运枪。
  (6)焊枪过渡:熔池两边停留,在熔池前1/3处过渡。
  (7)枪角度:垂直于焊道,沿运枪方向成80—90°角。
  (8)试板:间隙2.0—2.5mm,起弧点略小于收弧点。无钝边,反变形1°。
  (9)予防缺陷:
  防夹角不熔—烧透夹角。 防层间不熔—注意枪角度。
  焊接参数
  1 电流、电压
  U2=14+0.05I2
  焊接电流应根据母材厚度、接头形式以及焊丝直径等,正确选择焊接电流。短路过渡时,在保证焊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电流,因为当电流太大时,易造成溶池翻滚,不仅飞溅大,成型也非常差。
  焊接电压必须与电流形成良好的配合。焊接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飞溅,焊接电压应伴随焊接电流增大而提高,应伴随焊接电流减小而降低,最佳焊接电压一般在1-2V之间,所以
  焊接电压应细心调试。
  电流过大:弧长短、飞溅大,有顶手感觉,余高过大,两边熔合不好。
  电压过高:弧长长、飞溅稍大,电流不稳,余高过小,焊逢宽,引弧易烧导电嘴。
  2 干伸长度
  焊丝伸出导电咀的长度为干伸长度,一般经验公式为10倍的焊丝直径I=10d。规范大时,略大。规范小时,略小。
  干伸过长:焊丝伸出长度太长时,焊丝的电阻热越大,焊丝熔化速度加快,易造成焊丝成段熔断,飞溅大,熔深浅,电弧燃烧不稳。同时气保护效果不好。
  干伸过短:易烧导电嘴。同时,导电嘴发热易夹丝。飞溅物易堵塞喷嘴。熔深深。
  电流 200A以下 200~350A 350~500A
  干伸长度 10~15mm 15~20mm 20~25mm
  3 气体流量 L=(10—12)d L/min
  过大:产生紊流,造成空气侵入,产生气孔。
  过小:气保护不好。
  风速≤2m/s 时不受影响。
  风速≥2m/s 时应采取措施。
  ①加大气体流量。 ② 采取挡风措施。
  注意:当发生漏气时,会使焊缝出现气孔,必须处理漏气点,不能用加大流量的方法补充。
  4 电弧力
  当不同板厚、不同位置、不同规范,不同焊丝,选择不同的电弧力。
  过大:电弧硬、飞溅大。
  过小:电弧软、飞溅小。
  5 压紧力
  过紧:焊丝变形,送丝不稳。
  过松:焊丝打滑,送丝慢。
  6 电源极性
  直流反极性:熔深大,飞溅小,焊缝成型好电弧稳定,且焊缝含氢量低。 直流正极性:在相同条件下,焊丝熔化速度快。是反极性的1.6倍,熔深浅,余高大,飞溅很大。在堆焊、铸铁补焊、高速焊时采用。
  7 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对焊缝内部与外观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当电流电压一定时:
  焊速过快:熔深、熔宽、余高减小,成凸型或驼峰焊道,焊趾部咬肉。焊速过快时,会使气体保护作用受到破坏,易产生气孔。同时焊逢的冷却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因而降低了焊逢金属的塑性和韧性。并会使焊逢中间出现一条棱,造成成型不良。
  焊速过慢:熔池变大,焊道变宽,焊趾部满溢。焊速慢易排出熔池中的气体。因过热造成焊缝金属组织粗大或烧穿。
  选择焊接参数应按以下条件:焊缝外型美观,没有烧穿、咬边、气孔、裂纹等缺陷。熔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焊接过程稳定,飞溅小。焊接时听到沙...沙的声音。同时应具备最高的生产率。
  CO2焊的焊接规范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气体流量。这些参数对焊丝的加热和熔化及焊缝成型都有很大影响。
  ~CO2气保焊操作
  1 起弧
  (1)保持干伸长不变。
  (2)倒退引弧法,在焊道前端10—20mm处引弧。
  (3)接头处磨薄,防止接头未熔和。
  2 收弧
  (1)保持干伸长不变。
  (2)在熔池边缘处收弧。
  起弧与收弧工艺,虽然说CO2的起弧与收弧工艺简单,但若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掌握规范的操作工艺是很必要的。
  起弧工艺:起弧之前在焊丝端头与母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按下焊枪开关。在起弧时,保持干伸长度稳定。起弧处由于工件温度较低,又无法象手工焊那样拉长电弧预热,所以应采用倒退引弧法,使焊道充分熔和。
  收弧工艺:CO2焊收弧时,应保持干伸长度不变,并把燃烧点拉到熔池边缘处停弧,焊机自完成回烧、消球、延时气保护的收弧过程。
  3 操作方法
  (1)左焊法(右→左):余高小,宽度大,飞溅小,便于观察焊缝,焊接过程稳定,气保效果好(有色金属必须用左焊法),但溶深较浅。
  (2)右焊法(左→右):余高大,宽度小,飞溅大,便于观察熔池,熔深深。
  (3)运枪方法:锯齿形摆抢。
  (4)平角焊不摆或小幅摆动。
  (5)立角向上焊,采用三角形运枪。
  (6)焊枪过渡:熔池两边停留,在熔池前1/3处过渡。
  (7)枪角度:垂直于焊道,沿运枪方向成80—90°角。
  (8)试板:间隙2.0—2.5mm,起弧点略小于收弧点。无钝边,反变形1°。
  (9)予防缺陷:
  防夹角不熔—烧透夹角。 防层间不熔—注意枪角度。
  焊接参数
  1 电流、电压
  U2=14+0.05I2
  焊接电流应根据母材厚度、接头形式以及焊丝直径等,正确选择焊接电流。短路过渡时,在保证焊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电流,因为当电流太大时,易造成溶池翻滚,不仅飞溅大,成型也非常差。
  焊接电压必须与电流形成良好的配合。焊接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飞溅,焊接电压应伴随焊接电流增大而提高,应伴随焊接电流减小而降低,最佳焊接电压一般在1-2V之间,所以
  焊接电压应细心调试。
  电流过大:弧长短、飞溅大,有顶手感觉,余高过大,两边熔合不好。
  电压过高:弧长长、飞溅稍大,电流不稳,余高过小,焊逢宽,引弧易烧导电嘴。
  2 干伸长度
  焊丝伸出导电咀的长度为干伸长度,一般经验公式为10倍的焊丝直径I=10d。规范大时,略大。规范小时,略小。
  干伸过长:焊丝伸出长度太长时,焊丝的电阻热越大,焊丝熔化速度加快,易造成焊丝成段熔断,飞溅大,熔深浅,电弧燃烧不稳。同时气保护效果不好。
  干伸过短:易烧导电嘴。同时,导电嘴发热易夹丝。飞溅物易堵塞喷嘴。熔深深。
  电流 200A以下 200~350A 350~500A
  干伸长度 10~15mm 15~20mm 20~25mm
  3 气体流量 L=(10—12)d L/min
  过大:产生紊流,造成空气侵入,产生气孔。
  过小:气保护不好。
  风速≤2m/s 时不受影响。
  风速≥2m/s 时应采取措施。
  ①加大气体流量。 ② 采取挡风措施。
  注意:当发生漏气时,会使焊缝出现气孔,必须处理漏气点,不能用加大流量的方法补充。
  4 电弧力
  当不同板厚、不同位置、不同规范,不同焊丝,选择不同的电弧力。
  过大:电弧硬、飞溅大。
  过小:电弧软、飞溅小。
  5 压紧力
  过紧:焊丝变形,送丝不稳。
  过松:焊丝打滑,送丝慢。
  6 电源极性
  直流反极性:熔深大,飞溅小,焊缝成型好电弧稳定,且焊缝含氢量低。 直流正极性:在相同条件下,焊丝熔化速度快。是反极性的1.6倍,熔深浅,余高大,飞溅很大。在堆焊、铸铁补焊、高速焊时采用。
  7 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对焊缝内部与外观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当电流电压一定时:
  焊速过快:熔深、熔宽、余高减小,成凸型或驼峰焊道,焊趾部咬肉。焊速过快时,会使气体保护作用受到破坏,易产生气孔。同时焊逢的冷却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因而降低了焊逢金属的塑性和韧性。并会使焊逢中间出现一条棱,造成成型不良。
  焊速过慢:熔池变大,焊道变宽,焊趾部满溢。焊速慢易排出熔池中的气体。因过热造成焊缝金属组织粗大或烧穿。
  选择焊接参数应按以下条件:焊缝外型美观,没有烧穿、咬边、气孔、裂纹等缺陷。熔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焊接过程稳定,飞溅小。焊接时听到沙...沙的声音。同时应具备最高的生产率。
  CO2焊的焊接规范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气体流量。这些参数对焊丝的加热和熔化及焊缝成型都有很大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3

气保立焊详细教学,薄板厚板一次学会!

第2个回答  2013-10-23
其实有很多运条方法,那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了,要看工件的厚度还有是否有坡口,还有就是对强度成形的焊接要求,用的那种焊机。气保立焊可立向下也可立向上,调好和适的电流电压,立向上可之字和反月牙运条,焊丝端部应始终与液态金属接触,那样可以保持电弧稳定,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加我聊,对了别忘把分给我。呵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23
点焊。方向,从上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