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怎么办

我父亲最近突然右半边肢体乏力,手指不能控制,还出现了中风现象,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血液粘稠,血小板,血细胞等是常人的一倍,还导致了脑血管堵塞,造影术检查显示血液同样出现堵塞情况,医院血液科检查不到血液粘稠的原因,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右边肢体还是没起太大变化,现在只能继续进行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同时做些康复运动,我想请问下,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应重视自我保健,经常注意多喝水,体内水分增多,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粘笛的程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同时,要注意调节饮食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安排,控制热量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和动物油,每天食盐量不超过10克,绿色蔬菜、水果和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可适当多吃,豆类和含钙食品也应足量补充。血粘度高的中老年人还需因人制宜,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这对促进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对某些血粘度高,且有血栓形成可能者,辅以降血脂药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如作用烟酸类消胆胺、硫胺软骨素、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药物,对降低血浆粘性改善红细胞变形,防治动脉硬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学者介绍,口吸取阿斯匹林0.3毫克,每日3次,或用潘生丁25毫克,每日3次,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粘度降低。

此外,还有许多中药、如丹参、赤芍、郁金当归、川芎、桃仁、血竭、黄芪、香附、枳壳等组方煎汁服用对降低血粘度也有一定效果,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按病情需要对症施治,以达到行气、活血、化瘀之功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8
血液不断地在体内循环流动,流动的速度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安静状态下比起运动时就要慢得多,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不会影响健康。但在有的时候,流动的速度减慢到正常范围以下,甚至抽出的血液很快凝在针管中推不出来,或者静脉输液时因反流血液凝结而堵管,这就表明血液明显变稠了。变粘稠了的血液流动速度更慢,一来使机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二来更危险的就是红血球因之而聚集,形成凝血块阻塞血管,诱发心肌梗塞或脑梗塞而危及生命——这就是血液变粘稠最可怕的恶果。

使血液变粘稠的非血液因素。在同样条件下,有些环境因素也累及血液的粘稠度,如夏季血粘度增高,冬季低;清晨与上午高,傍晚与下午低;阴雨、闷热、低气压时高,风和日丽时低;厚味饮食后高,清淡饮食后低;腹泻、出汗后高,足量饮水后低。上述因素中,有些与水平衡有关,有的与血液有形成分增加有关,有的则与人体生物钟有关。了解这些规律,有利于防止血液粘稠,预防相关疾患发升。

虽然血粘稠不像贫血或失血那样可以引起明显的自觉症状,但还是能感受到一些“蛛丝蚂迹”,不过你得更加细心才行——

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待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

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

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脑等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故有气喘。

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变粘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者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看东西一阵阵模糊。

血粘稠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进食、饮水、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不同季节、时间与气候等。因此,一个人的血粘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之中。对于健康者来说,你大可放心,因为人体自身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来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平衡和相对稳定,使你并不产生病态表现,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多饮水。水堪称为速效稀释剂。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时 消耗的水,都是血液变粘稠的因素。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但饮水要讲科学,首先要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时、晚间就寝前喝水200毫升。其次 是选择稀释效果好的水:盐水可促进细胞脱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肠血管收缩,有碍水吸收进入血液,不宜饮;纯净水太“纯”,其低渗状态会使水分很快进入细 胞内,稀释血液的效果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释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与组织细胞,值得提倡。

*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水果;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蔬菜与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纤维可以在肠道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多食大豆。大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是一种乳化剂,能使血中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降低血中胆固醇,使血粘稠得以改善。

*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动物内脏如猪脑、猪肚、肥肠及动物脂肪含有大量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动脉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爬山、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脂质代谢。

*消除忧虑,情绪乐观,保持心理健康。
第2个回答  2012-07-03
  血脂稠、血液粘度大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甚至脑梗塞等并发症,需要积极综合治疗,和饮食生活调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佰na吉jiao素:分解并排除血液中因不当饮食、环境浸染、公害、药害等所产生的毒素及有害胆固醇、血脂、畅通血管、恢复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回圈。

  2、饮食生活调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吃生姜、黄瓜、茄子、山楂、芹菜、柿子、黑木耳、牛奶等具有降脂、降低血粘度作用的食物,少吃油炸食品等油腻性食物、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不要吸烟饮酒,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每餐不要吃得太多,要少食多餐,吃饭要细嚼慢咽。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第3个回答  2008-07-29
多喝水,运动,多食疏菜。
第4个回答  2020-09-23

现在很多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好,经常食用一些高脂肪和高油腻的食物,长期下来,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沉积,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引发各种疾病,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甚至是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脑血管非常不利。

第5个回答  2020-09-23

一旦血液粘稠,流动的速度变慢,供氧不足,营养物质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出现早晨睡不醒、晚上睡不着、午后犯困,下蹲困难、嘴唇发紫、容易气促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