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初一,数学怎么总是学不好?

小学时我成绩优秀,数学没低于过90,可到了初一,别的还好,就是数学难。我非常认真听课,也勤于做笔记写资料,不懂的题去问老师。可我考试怎么总是不行呢?相反我同桌以前在小学时于我成绩差不多,现在报了一个辅导班每星期两节课,成绩在我们现在这个班上很不错,难道我不上辅导班自己复习就真的差些吗?有没有什么前辈来指点一下,谢谢。

初中连接小学和高中,是各学科巩固基础,准备提升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在初中打好基础,方能有足够实力迎战中高考。很多同学会疑惑为什么自己勤奋努力,初中数学成绩就是提不上去呢?昂立新课程小编想问:你是真的勤奋还是看起来勤奋?你用对学习方法了吗?
(一)初中数学提分方法:学会总结
数学怎么说都是理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要想数学学好,做题目是万万不能少的。做题目的量不宜过多,但题目做多远远好于题目做少,所以你就需要有恒心的去做题目,要注意的是也不能盲目的做,自己哪一方面掌握的不好就多做哪一方面的知识习题。
一个人数学学的好的原因就在于她忘记的少,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就等于白学,知识掌握的牢固。所以,杜绝遗忘知识,你就至少成功一半了,克服遗忘。首先,做题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学会自我总结,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想想今天学了什么呀,回忆下课堂的情景,或者随便的翻翻课本,看看自己勾画出的一些知识点。
(二)初中数学提分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1.首先要会学习,好的学习方法是努力抓好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总结、考试。课前预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讲,带着问题听讲,高质量的听课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课后复习总结是学习过程的升华,认真完成作业时它的重要体现,不要忽视每一天的作业,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落实好前面的学习任务,加之以一颗平常心、自信心对待考试,才可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积极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初一课程设置较小学要多出很多,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更要主动适应学习习惯的改变,要及时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将今天的问题过夜!否则后患无穷,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和回顾其实施情况。
3.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你的身边一定有一些学习较轻松,成绩又好的同学,多向他们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做的一项具体的工作时,准备一个"好题本",随时收录一些解题的好方法,以及自己曾做错的习题改正。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学习会有飞速的提高,你的解题思路也被有效的打开了,更可贵的事,到中考前,你可以拿出来有针对性的复习,对你来说,只有"它"才是最有针对性的!这样岂不是事半而功倍。
(三)初中学生要警惕“伪勤奋”
初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总量很大,认真学都未必学会,部分同学便一直努力不敢懈怠。但总耗着学习就一定进步吗?报大量的班就一定脱胎换骨吗?每天只睡5个小时一定是勤奋吗?题库做了一本又一本一定管用吗?答案是不一定。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最终却没有在结果上显示出我们的进步,那就是“伪勤奋”,那只是你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伪勤奋的判定标准:靠虚假的努力安慰自己,让自己产生勤奋的表象,喜欢和他人或者自己讲自己多么努力,获得心灵的慰藉,但长期坚持下去,发现劳而无功。 伪勤奋产生的原因:
一、学习方法不对
应试教育下学生学习总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于是每天只睡5个小时,做大量的习题却不知道总结,只追求量多。认为如果自己不勤奋,肯定学不好。这是一种带有原始上进心态的勤奋,只需要调整方法,便会成为真勤奋。
昂立新课程对策:把每一套自己做过的题全部学会,碰见不会就问同学、问老师,不留任何漏洞。做过的错题经常翻看、总结,加深印象。
二、畏惧外界评价
为了不被老师家长认为自己懒惰,被人认为是败家子或坏学生,每天假装很努力学习,熬夜做大量习题,就是为了和同学家长讲起来时能有证据证明自己很勤奋。从不管自己的身体是否吃得消,知识点是否已经掌握。
昂立新课程分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熬夜学习不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可以适当晚点睡觉,但如果熬夜导致第二天颓靡就没必要为了给人营造一种勤奋学习的状态来欺骗别人折磨自己了。如果不懂得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习题做得再多也是没有用,倒不如精做习题,举一反三,没必要一做题量来安慰自己,忽悠别人。
三、内心缺少面对现状的勇气
既然选择了熬夜和做题,为何还不认真学和认真做呢?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没有勇气改变还装作很努力?干脆不要折磨自己了,这种虚伪带给了周围人很多希望,却总是换回来绝望。下定决心,让父母惊喜一次!一个人学习一科没学好,可能是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个科目,但科科都没学好,究竟是谁的原因?
昂立新课程分析:既然选择了熬夜学拼命做,就明确一下自己的现状,知己知彼中,彼最重要,都知己,不愿知彼。有很多同志连看清问题都不愿意,就值得批评了。看清楚哪里学好了,哪里没学好,学好的保持,学不好的一步步各个击破。一个科目是弱科,也总有我们擅长的部分和不擅长的部分,先把自己觉得相对简单的搞定,然后由易到难,逐渐享受到了勤奋就会收获的美妙后,我们会慢慢培养出巨大的勇气和细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表示我是一个高一的学生,在没上初中之前很多人都说初一是个分水岭,说初中和小学不一样;同样的在高中之前也有类似的说法。其实说不一样也是不一样,初中对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举一反三能力的考查还是有所提高,不像小学,就是那么几道题目翻来覆去的。而高中的这种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所以会出现下滑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也有人没有下滑,稳住,或者还有进步,这是因为小学和中学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要求不一样。

简单点来说吧,小学要求的是一个字——乖。
也就是说只要你认真听课、认真做题,那么考试一定不会砸,起码八九十分可以上。

但是初中要求的就不是这个了,有人学很长时间、很努力很努力但是反而不能及格,有人随便看看做做题就可以考高分,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汗……)
拿以前做的小学奥赛题来说吧,转来转去就那么几个类型,比如追及问题、牛吃草问题。
小学一般的数学呢,学习分数的时候修路问题一定会出现,然后乘除法呢分苹果啊、还有一班二班三班捐书捐钱都很常见。
也就是说题目是有类型可言的。
初中不过是题目类型大幅度增加而已。
总的来说只有两个:
几何和代数。

建议LZ还是买一本比较好的辅导书,
然后看看到底自己是哪方面出了问题。
如果是书上概念理解的问题,
那么可以买着重于讲解书上的辅导书,比如《教材完全解读》。
如果是题目做少了,见过的类型不多,那就买着重于做题的书,比如《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课时作业》。

其实现在上高中想起来,还是觉得初中的数学课堂太活跃了,
那个时候连证明sin90°等于多少我们老师都讲了半节课,
上了高中基本上都在赶着上课,很多定理都不推导,只是发个单子下去自己看。。。

所以说LZ现在很幸福啊~~~最好上课的时候就背下来公式,下课之后就直接做题了。

亲,给个采纳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2
小学的时候数学与初中的不多大相似了。建议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习惯中学老师的讲课速度。同时多练多做题。不懂想过之后问老师。而且初一的数学题目不会很难,而且中学考的题目不会离开书本基础的知识点。初一也就是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这几条记清楚,其他的什么绝对值之类的我想小学没低过90的孩子对这类理解应该不会太大困难吧。如果真又困难,必须在自己的学习方法上面检讨,而不是一味去辅导班补习,授之鱼不如授渔,难道不是吗。?还有初中数学不像小学那样可以不复习去考试都能考个90分出来的,它必须定期复习,建议出书店买一本关于基础的辅导书籍(不能太难,必须基础,太难的话自己不会做反而灭了信心没了力气)。

阿噗,本来想5分钟之内答完就有15分钟解答奖励的,现在木有了~可惜~。
祝你的数学成绩逐步提高 不傲不躁。
第3个回答  2013-10-12
初一的数学就是有理数的运算和物体的三视图,记住规律,有理数的运算方法是“同加异减”其实不难,我刚上初中时有理数就是学不会,后来回家还哭了,但是第二天依然去问老师问题,多做题,不要错不改错的,初中应该考学生能力的题不多,后来我数学小测中得了满分,再后来期中考试考了年级第三,再后来进了高中最好的班,其实你只要踏踏实实的跟着老师走,把知识点弄清楚,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就容易解决了,你可以找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分析试卷,他会告诉你问题所在,而且有的时候正在学习的题不容易理解,但是学着学着就会了,有时也要背记一些经典题型哟,也可能是你所在的地区的题有难度,像什么浙江 江苏 上海湖北的提就很难,但是,天道酬勤,加油!!
第4个回答  2013-10-12
说起来有些幸运,当年我的初一数学是在六年级就提前自学了一些的,所以后来才没吃那个快要退休老师的亏。
我认为数学不要要求多做题目,首先要把课本上的题目弄清楚,然后再去做什么辅导书,辅导材料上的题目。把基础打好,后面再提高,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
你们入学的时候,老师应该跟你们讲过,两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的人,从小学升上初中一段时间后可能差距拉得很大,甚至有一些成绩一般的同学会反超上来(不才我当年就是,不过我主要靠提前自学)。
我是想告诉你,忘掉以前和你的同桌学习成绩差不多的过去,你要正视自己和TA的差距。还有你也可以和TA交流一下,看TA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还有,因为我肯定不是那种聪明人,所以当年我能反超是只能靠勤奋的,我也一直很羡慕那些聪明人。所以说,如果很遗憾,你不是那种一点就透的聪明人,你就要靠勤奋。
------------------------------------------
至于那些说在初中不怎么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的人,你信则有,不信……它也有。不过,你是否具有那样的能力,只有你自己清楚了。

祝学习进步。
PS:公式在记忆的基础上,还需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