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和枢椎(第一、二颈椎)有什么特殊性

如题所述

寰椎和枢椎对整个脊椎起着第一主导作用。

寰椎与头部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头部起一个支撑作用,由前后两个椎弓和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大而平,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大支架稳稳地托着头部。

枢椎是颈椎中最为坚固的椎骨,具有枢纽作用,椎体较小,后半部分的棘突很大,并且椎体上部分有个像大牙齿一样的突起向上伸入寰椎中,和寰椎共同构成了寰枢关节

当头部和寰椎一有动作时,枢椎就会马上响应,有力地带动下面各段脊椎随之而动。



扩展资料

颈椎共七块,其中第3、4、5、6颈椎为典型椎骨,1、2、7为非典型椎骨。所有颈椎的横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椎动、静脉,第7颈椎横突孔中无椎动脉走行)。

典型颈椎的特征为:椎体较小,左右径大于前后径,上面突起形成侧缘关节,下面凹陷;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第7颈椎的棘突特别长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结节,在皮下易触及,常用来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观察椎孔和横突孔,注意在第7颈椎处椎孔和横突孔最小。观察典型椎骨的不规则椎体、侧面的关节突、三角形的椎孔和关节突的上关节面。

人的颈椎和腰椎特别容易出问题,但胸椎却好得多。这是因为胸椎周围有肋骨牵拉保护着,形成了一种力的相互作用,以确保胸椎能够保持中正。但是,颈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们没有肋骨牵拉固定着,它们靠的是多组韧带和小肌肉群,如果这些组织发生问题,就会导致颈腰椎出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寰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枢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第一颈椎称为寰椎(环椎),第二颈椎称为枢椎。寰椎(环椎)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后弓上面两侧近侧块部各有一沟,称椎动脉沟;椎动脉上行出横突孔,绕过侧块,跨过此沟,再穿通环枕后膜,经枕骨大孔而进入颅腔。侧块上方有椭圆形凹陷的关节面,朝向内、前、上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侧块下方有较平坦的关节面,朝向前、下、稍内方,与第二颈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侧块的外方有横突,能作为寰椎旋转运动的支点,比其他颈椎的横突既长且大。枢椎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上关节面位于椎体和椎根连结处上方的粗大稍出的骨块上,朝向上、后、稍外方,与寰椎的下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第二颈脊神经位于该关节的后方,与下位颈脊神经和椎间关节的位置关系不同。枢椎的椎板较厚,其棘突较其下位者长而粗大,在X线相上看到上部颈椎有最大棘突者即为第二颈椎。枢椎的横突较小,方向朝下,只具有一个明显的后结节。第一、二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第二颈椎即枢椎的齿状突向上伸入寰椎, 并与寰椎前弓后的关节面共同形成寰枢关节。枢椎的齿突尖部称齿突尖,是齿尖韧带的附着部,其两侧有翼状韧带附着。齿突的后方,有寰横韧带,肥厚且坚韧;自其中部向上下方各发出一条纵行纤维束,向上附着于枕骨大孔的前缘,向下与枢椎椎体的后面相连。此二条纤维束与寰椎横韧带共同构成寰椎十字韧带。寰椎和枢椎组合形成关节枕环枢椎复合体,无论是从解剖学还是从运动学方面来看,都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两个关节在矢状面参与屈伸活动的范围基本相同,侧屈活动发生在枕环关节,而轴向旋转则主要发生在环枢关节。环枕关节的解剖结构限制了轴向旋转,它们作为一个单元在Y轴上运动。枕骨的拱形关节面与寰椎的杯状关节面在矢状面形成了一个拱状或杯状结构。环枢椎之间的轴向旋转范围很大,大约有47°左右。颈部50%的旋转发生在枢椎之间,其余的旋转发生在下位颈椎的关节间。通常是最初旋转的环45°发生在环枢之间,然后是下位颈椎参与旋转。当头向一侧倾斜的同时,再向相同方向做轴向旋转时,寰椎向枢椎的侧前方移动,穿行于这两个椎体间的动脉被牵拉变窄。总之,头在三维空间的旋转是通过枕环枢三个运动单位完成的:屈伸活动(Qx)发生在枕环和环枢,轴向旋转(Qy)发生在环枢,侧屈活动(Qz)发生在枕环。环枢关节半脱位,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引起枕、颈部疼痛、还可引起前额、眼眶﹑太阳穴疼痛、眩晕、恶心等。甚至产生心悸及血压异常。如果压迫到副交感神经,引起内分泌紊乱,那就更是怪病丛生了。环枢椎半脱位的诊断须仔细测量,有的病人移位很小,却有严重的眩晕﹑恶心﹑头痛,并伴有较重的体征,可能与炎症较重、急性发作、个体差异有关。环枢椎半脱位的复位较易,但稳定性较差,需颈枕部软组织的平衡做防护,针刺﹑功能锻炼可作为较好的配合,许多人需多次复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