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其他动物的耳朵是什么样子起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1、蝙蝠的耳朵圆圆的,与身体相比显得很大。蝙蝠飞行时,耳朵象两只喇叭口,能接收口中发出的超声波,耳朵上的毛还能觉察到轻微的震动,比蜗牛的触角还灵。

2、狗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只要有一点声响,它就能听见,而且还能转向,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相反,猪的耳朵长得很大,而且下垂,所以听觉迟钝,爱好睡眠。

3、鼹鼠的耳朵没有耳廓,这样便于在地洞里钻来钻去。

4、大耳狐,耳朵占了身驱的极大部分。天气炎热,水分稀少,耳朵便成了它出色的辐射器,不但可以挡住烈日热浪的侵袭,而且在大耳朵的后上方,形成了一个不大的扇形辐射弧面,即使在酷热的中午,贴近耳朵的辐射面温度,最高也不会超过13℃。它们靠着奇特的耳朵,把积聚在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5、水母的伞形边缘长着像“耳朵”似的感受球,当风暴来临时会产生一种次声波,水母靠这种感受球即可听到。

6、猞猁的耳朵尖儿上长着一撮毛,能帮助它判断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如果剪掉了那撮毛,它就不容易辨清声音的方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3
对于昆虫,大家都知道它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全世界大约有五百多万种呢!那么考考你,你知道昆虫有“耳朵”吗?答案是肯定的,昆虫有“耳朵”。要不然,有些昆虫一旦听到身边有“陌生”的声音响起怎么会逃得那么快呢?同其它动物一样,昆虫的“耳朵”也是它的听觉器官,只是昆虫的“耳朵”构造与高等动物的耳朵不同,它由鼓膜或绒毛所构成。那么,昆虫的“耳朵”到底长在哪里呢?猜猜看!  都长在头上?不对?其实昆虫“耳朵”生长的部位十分奇特。  A、长在腿上  别以为腿的功能只有走路,有不少昆虫的“耳朵”是长在腿上的,象动画片中的机器人一样,够酷的吧!象我们熟悉的蟋蟀,它的耳朵长在前脚膝盖的正下方。(蟋蟀图)  B、长在腹部  有的昆虫“耳朵”生长的部位就更奇妙了,竟然长在它的腹部,简直不敢想象。如危害玉米、高梁、水稻的“破坏分子”蝗虫,它的“耳朵”长在腹部的第一腹节侧面两边,呈半月形开口,鼓膜发达,膜上还有一个相当于共鸣器的气囊。(蝗虫图)  C、长在触角上  触角是昆虫的触觉和嗅觉器官,可是,有的昆虫还偏偏把“耳朵”也搬到触角上来了,如此一来,触角又有了听觉的功能了,真是物尽其用。蚊子和蚜虫就是这一类昆虫。(蚊子图)  除此之外,也有把“耳朵”安在翅膀上的,如苍蝇的“耳朵”则长在翅膀基部的后面。还有更绝的呢,飞蛾的“耳朵”,有的长在胸部,有的长在腹部,捉迷藏似的。不过,昆虫到底是低等动物,它的“耳朵”能辨听节奏,但是不能辨听旋律和韵调,比起高等动物的耳朵来,它的功能可就差得远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