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曾当上“工部员外郎” 晚年却穷困潦倒

如题所述

杜甫晚年悲惨遭遇,一方面是他的官途不顺利,家里没钱;另一方面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民不聊生,杜甫生活更加艰难。

官途不顺——“工部员外郎”即打工仔。

“工部员外郎”虽然听起来高大上,却没有实权,意味着杜甫的工资没有保证。这种官职制度还是来源于唐朝较为自由的官场体系,杜甫的官职就相当于一个幕僚,他也没有正儿八经、朝九晚五的去官府上过班。“官僚”一次就很简明地代表着“官吏”与“幕僚”,官指得是君王或者上级委任的官职,有编制、有福利也有退休金,官吏不用担心晚年生活;幕僚一般是“寄生”在主官之下的参谋人员,工部主管军事,那杜甫就是军政主管的内部参谋人员。

杜甫没有固定工资,他的收入和他的主官俸禄密切相关,如果杜甫的主官日后更上一层楼,那杜甫他也会有更好的运途,但是杜甫已退休是不存在养老金的,那“老而无用”的杜甫只能穷困潦倒。

唐玄宗末期——安史之乱至盛唐衰败。

杜甫是诗词在后期总是充满“忧国忧民”的色彩,这不仅是因为杜甫颠沛流离的境遇,更是整个唐朝在安史之乱下已风雨飘零。唐玄宗老年因为极度信任安禄山,在边疆防御上也没有足够重视,安禄山就率领着狂蟒之辈直奔中原地带,闹得唐玄宗弃都城于不顾。安禄山的叛军以及趁机兴风作浪的山匪闹得唐朝百姓生不如死,饿极食子、路有冻殍、铁蹄踏尸是当时的正常现象。

即便杜甫那时仍担任“工部员外郎”,他安能富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杜甫曾当上“工部员外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杜甫这个人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如果他也和李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那么他的诗作不会写的那么悲凉。可惜的是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年代,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生活的这个年代,不要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是唐朝的官员生活也不那么稳定。那有权臣当道外,外部豪强四起,当时的唐朝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很多人都对大唐王朝的命运担忧。

安史之乱虽然最后被郭子仪平定了,但是天下已经不是原来的大唐王朝。各个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想要自立为王。他们利用手中兵马和中央势力对抗,唐朝的君王为了恢复大唐王朝的繁荣。开始镇压各地的地方势力,但是经过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什么起色,大唐王朝变得四分五裂。连年的征战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大唐王朝都快支付不起这些官员的工资了,唐朝的各位官员生活也成了一个问题。

以前唐朝官员过的是荣华富贵的生活,吃的是山珍海味。现在他们经常吃的都是老百姓吃的东西,在唐朝繁荣的时期,这些食物他们根本就看不上眼,但在这个乱世光景中食物都已经显得那么弥足珍贵。一分钱都要掰两半儿花,这样的乱世光景,如果让唐玄宗看见了,不知道还有多么的心寒。这还是大唐王朝的天下吗?这还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唐王朝吗?

所有大唐王朝的官员对唐王朝都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们知道现在唐王朝再也无力回天,再也不能回到曾经那个时代,他们的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但是杜甫似乎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不满意,他更加担心的是天下的黎明百姓。

第2个回答  2013-10-10
核心提示:大诗人杜甫就曾被节度使严武聘入幕府当参谋,叫“节度参谋”,但是又在京朝挂个虚衔,叫“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常叫他“杜工部”,其实他压根儿没去工部上过一天班。这里头有无讲究呢?-------------------------------------------------文章摘自《天下衙门》作者:完颜绍元-------------------------------------------------“自家人”的第二层次是幕僚,也就是人们已在小说弹词、故事评话之类文艺作品中经常遇见的“绍兴师爷”。要说幕僚,又得从“官僚”一词讲起。中国古代官场上,向来有一种把各级衙门行政官员通称作官吏或官僚的习惯,其实严格地说,官与吏有区分,官与僚也有区别。商周时代,僚的含义略近奴仆,所谓“僚者,劳也”;入秦汉后,僚又转换成僚属的意思,比如《三国志·魏书·王观传》云,王观“治身清廉,帅以下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很明显,这个“僚”就是主官属员的概念,由这个概念对应一个“官”字,僚与官的主从关系再清楚不过了。那么“僚”字前面又何以加个“幕”字呢?原来“幕”本是帷幄的通称,古代时,天子或将帅率领部队出征,治无常处,就以在野外搭起的帐篷作为指挥部,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就是缘此发生的。起先是幄幕被称为幕府,后来高级一点的军政大员官署,也都被叫作幕府了。从秦汉直到隋唐,凡一个方面的军政主官,都有按一定程序自行聘用秘书、参谋、副官性质佐员的权力,这种人就可叫作幕僚了。比如大诗人杜甫就曾被节度使严武聘入幕府当参谋,叫“节度参谋”,但是又在京朝挂个虚衔,叫“检校工部员郎”,因此人们常叫他“杜工部”,其实他压根儿没去工部上过一天班。这里头有无讲究呢?当然有,如果你真是吏部除授的职官,就有一份编制内的俸钱,退休后还可以打个折扣地领下去;但你这个节度参谋是严武私聘的幕僚性质,不在正官系统,对不起,这一笔俸钱得由严武自己从节度使办公经费中开销了,退休后亦无折扣俸禄可享,那就怪不得杜老夫子晚年潦倒食物中毒而死了。这一比,也就把幕僚性质的佐员和在正官编制里的佐员之区分凸现出来了,前者是吃主官私人的料,形成了一种幕主与幕宾的关系,他们的荣辱升降,全系在幕主的官运浮沉上,所以大都只知幕主而不知朝廷;而后者,是吃国家的俸,和主官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能否官运亨通,当然与领导对你的看法有一定关系,但最终还得落实在考核、升黜等一套制度上,从利害上着眼,自然是先有朝廷,后才是长官了。这种现象普及开后,在中国官场里形成了一种双轨现象:幕与府分离,府是冠冕堂皇的议政场所,幕是主官私人的小班子,决策于私幕,施行于府署。《世说新语》上晋朝时大臣谢安与王坦之常找权臣桓温讨论公事,桓温让亲信郗超躲在帷帐后偷听,风动帐开,谢安大笑说,“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这句话可算是把幕僚身份虽然低微但却可以参预机要的实质点透了。北宋建国后,太祖赵匡胤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专门针对这种幕僚现象订了个制度,无论哪一级衙门,凡记室(秘书)、参谋一类幕职,概由朝廷委派,不许主官私聘。从此,幕僚又还原到正官系统内。降及明清,尤其是清朝中叶以后,情况又起了变化:地方衙门中吏胥盘结,凭他们通晓办事律令、格式和成例的资本,蒙骗乃至挟制官员,而那些一榜两榜出身的官员,做八股文头头是道,做“亲民之官”则昏昏如也,要挣脱这个网局,非得找人帮忙不可;至于更多的靠世袭、保举甚至是花钱买官做的人呢,有的连字也识不得几个,那就更窘了。比如独逸窝退士所辑《笑笑录》上,谓汴中有个由九品杂职慢慢保举到知县任上的老爷,全不懂坐堂规矩。第一回升厅审案时,刑房书吏事先准备好了一张传讯当事人和证人的名单,依公文格式,起首照例是“计开”两字。这位老爷不通,惊堂木一拍,先用朱笔在“计开”两字上点了一下,喝令“传计开”。那刑房书吏肚子里好笑,又不便说破,竟诡词答曰:“计开未到。”这一案审过,又审下一案了,名单上还是“计开”为首,老爷又用朱笔点传,书吏仍以“计开未到”为答。老爷大怒云:“今日两案俱是‘计开’为首,乃敢抗传不到,明系差役买放!”马上就要请快班公人吃板子,急得捕快大叫“计开不是个人!”还有比这好歹识“计开”两字更次一等的,如明人冯梦龙所著《笑府》,谓某县丞纯粹是个文盲,凡买东西,都画个形状在账簿上。有一天知县来丞厅有事商量,恰巧县丞走开了,知县看见摊在公桌上的账簿,左看右看不懂,就用朱笔一行一行抹去。这时县丞回来了,只见账簿上多了那么多红杠杠,不由发急:“你衙内买红烛,如何也记在我簿上?”这种货色,可怎么做官办事呢?再进一步说吧,即便是一些很精干的州县官员,面对繁剧的征赋审案、发役科派等事务,也有不胜其劳的感受,稍有差池,轻则吃训,重则丢官,况且好多可以额外捞钱的事,也需要保密才行,哪能事事自己出头呢?好,正是以上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催发了幕僚现象的再度兴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