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如题所述

刘邦为什么能一统天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王败寇,刘邦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是,在民间的理解,刘邦的个人形象并不怎么好。元朝时候,有个剧作家曾写过一首元曲,叫《高祖还乡》,极尽讽刺之能事,把刘邦刻画成了一个好酒贪杯、明借暗偷、敲诈勒索样样都干的地痞无赖。当然,这仅仅是刘邦的民间形象。实际上,刘邦之所以成功夺取天下,可不是靠什么无赖手段,他是有真本事的。他的真本事就是善于用人。最能说明他渴望人才的就是他那首非常有名的《大风歌》。有一次,刘邦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面对众位父老乡亲,情不自禁,“击筑自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抒发了他渴望人才的迫切之情。当时的情况是,韩信、英布和彭越等功臣猛将都已经因为所谓的谋反被杀了,诺大的汉帝国太渴望人才了。应该说,刘邦也是有感而发。最能说明他善于使用人才的还是刘邦那段非常有名的自白。刘邦得了天下后,有一次大宴群臣,大家煮酒论英雄。兴之所至,刘邦就问大家,我为什么能把项羽打败得了天下?众大臣各抒己见,集中的意见是说刘邦善于封赏,“与天下同利”。但刘邦不以为然,认为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把自己的成功非常明确的归咎于善于用人。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说得很清楚,他之所以成功,就是用对了三个人,一个是懂策划的张良,一个是懂供应的萧何,再一个就是能打仗的韩信。因为有这三个人,刘邦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8f32440100gfks.html) - 刘邦为什么能一统天下_爱国营销_新浪博客实际上,我们仔细阅读《汉书》就会发现,刘邦善于用人不止是表现在这三个人身上。刘邦在用人上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有一次,魏王豹降而复反,刘邦率军去讨伐。两军对垒时,刘邦问属下,魏王的大将是谁?属下回答说是柏直。刘邦马上说:“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又问对方的骑兵司令是谁?属下回答说是冯敬。刘邦高兴的说:“虽贤,不能当灌婴。”又问步兵司令是谁?回答说是项它。刘邦判断 “不能当曹参”。知道是这些对手后,刘邦大喜:“吾无患矣!”于是,大军进攻,很快就俘虏了魏王豹。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不仅非常了解对手,也非常了解自己的下属。知己知彼,当然就会百战不殆。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个。陈希谋反,刘邦得知他的属下全是商人后,非常自信的说:“吾知与之矣。”不久,刘邦就用大量的黄金贿赂陈希的下属,那些见利忘义的下属就纷纷倒戈,降了刘邦,陈希不攻自破。这也说明刘邦非常了解人性。了解人性是善于用人的前提。《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不但能料生还能料死,那是小说,在历史上找不到诸葛亮这样的记载。但是,我们从《汉书》里可以看到,刘邦就是这样一个既可以料生也可以料死的人。他在临终时,吕后问他善后事宜:“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吕后问刘邦,你死了,萧何也死了,谁来当丞相?刘邦回答:“曹参可。”吕后又问,曹参死了之后呢?刘邦说:“王陵可”,但他又不放心,补充说:“然少憨,陈平可以助之。”为什么要让陈平和王陵共同担任丞相呢?因为他认为“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独当一面陈平还有欠缺。不仅如此,在回答了吕后的人事疑问后,他又明确告诉吕后:“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还想问这些人之后怎么办,刘邦说:“此后亦非乃所知也”,你也活不了那么长,剩下的事就不是你能管得了的了。历史挺有意思,后来,吕后把刘邦的话都听进去了,果然一一按照刘邦生前的遗言,陆续任用曹参、王陵和陈平做了丞相,他们也很好的完成了使命,得以善终。周勃也被任命为太尉,掌管军队。但是,可能是吕后粗心,他后来在专政时,杀了不少刘家人,唯独忘了清理周勃,结果刘邦不幸言中,“安刘氏者必勃也”,最后是周勃拨乱反正,把吕后一党镇压了,恢复了刘家的天下。可见,刘邦不但能料生,还能料死。相比之下,有很多伟人,生前选了很多接班人,却没有一个接成班,往往都不得善终,不能不让人思考。在清朝时,咸丰帝托孤了六位大臣,最后还是让一个女人一一拿下了,境界就差远了。不仅如此,刘邦还非常善于看人。有一次,他召见自己的一个封为吴王的儿子,发现他“有反相”,就拍着他的脊背说“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汝邪?”五十年后有人叛乱都预料的出来,非常了得。刘邦告诫他的这个儿子:“然天下同姓一家,汝慎毋反!”咱们都是一家人,你还是不要造反。但是,这个儿子没有听进去他的话,果然在五十年后起兵造反。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以“清君侧诛晁错”为由头的七国之乱,领头的就是刘邦的这个儿子。刘邦的厉害之处还不止这些,他的第六感还非常好。有一次,有人想在柏人这个地方刺杀他。刘邦巡视四方,正好住在这里。但是,刘邦的感觉特别好,随口问了一下下属,他住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当他听说叫柏人后,马上反应到,“柏人者,迫于人也”,认为这地方不宜久留,说啥也不住了,硬是躲过了一场早早计划好的谋杀。可见,刘邦之所以成功,用人上还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1
首先聪明,其次重用能臣。以孝义治天下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2]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3] 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4]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5]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6]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7]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8] 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9-10] 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11] 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12] 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1]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13] 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14-15] 。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上面引之百科
第2个回答  2013-10-10
刘邦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打败秦国后,与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而项羽在打败秦国后没有立志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而开始的分封制,试图恢复战国七雄时代,这是历史的倒退。
第3个回答  2013-10-10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4个回答  2013-10-10
政治手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