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逃课挂科 是无奈还是怪圈

如题所述

对所有高校学子来说,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代。他们怀着崇高的理想和对未来的美丽憧憬迈进大学校门。为了使自己全面发展,他们深知大学生活不单是学习,还应该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于是,象牙塔里青春激扬、个性飞扬。然而,与此同时,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冷板凳也越来越坐不住了——为了增加就业砝码,盲目考证,因为种种原因逃课、挂科…… 考证:是必须还是盲从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小陈已经好久没休过周末了,他的周末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塞得满满的。目前,他正在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训课程。在这之前,他还通过了物业管理师、计算机编程的考试。他说:“刚上大学,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就忠告我们,现在找工作压力大,一定要多考些证书,艺不压身嘛!” 在各个高校,像小陈这样热衷于考证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在大学校园广告栏上,布满了各类考证培训广告。除了大家习以为常的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三级证书,还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比如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物业管理师证、高级秘书证、导游资格证、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准备从事IT行业的学生,还需要考取Oracle认证、Linux认证、JA-VA资格以及微软的各种认证。 由于忙于考证,很多学生放松了专业课的学习,有些甚至为了上培训班而逃课。然而,证书并没有成为就业道路上的必然砝码。拥有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小王,在就业时遇到了证券公司拒签的尴尬。小王的专业是生物,虽然他拥有证券从业资格证,但专业上的差距使他在公司见习期间无法有效应对行业的工作。他说:“由于考证把专业课都耽误了,虽然有个证书但还是什么都不懂。单凭考证是不行,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对什么有兴趣和各方面综合素质。” 西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一位老师认为,目前大学生在选择报考资格证书时并没有与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定向相结合,只是一味考取所谓的“热门”证书,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若想增强就业力,较为急迫的是提升专业的实践水平。与其花时间、金钱考一些含金量不高的证书,不如寻求本专业的实习实践机会。 逃课:是无奈还是怪圈 这段时间,西安某高校教哲学的小王老师一直感到很失落。从她今年三月任教以来,她所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到课学生几乎还不到一半,而在到课的学生中,认真听课的则是寥寥无几。 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有过小王老师的这种“遭遇”。据人民网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公共课逃课率已达50%以上。不少学生都坦言自己曾经或者经常逃课。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级的小周是班里有名的“逃课大王”,说起逃课,小周头头是道:“逃课对于我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不光是我,在我们班没逃过课的几乎没有。现在大学里很多课程和现实严重脱节,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那种。所学课程如果将来一点都用不上,那还有学的必要吗?或者有的课程太枯燥或者有的老师讲课水平太差,让人提不起兴趣。这些课还不如不上,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在西北大学数学系的小倪眼里看来,社会实践远比上课重要得多。“我们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我除了上一些必修的专业课之外,其他主要的时间都用在社会实践上了。至于学校的课程,大部分只要考前突击就可以及格,没必要整天守着课堂。我认为社会实践学来的东西,更有利于我以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 针对学生逃课的这种普遍现象,西北大学张羽教授认为,“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动机不明确,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估计不够,对学习的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反映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课程内容陈旧没有新意,造成学生认为上课没有什么价值,甚至还不如自己去图书馆去看书,势必加大旷课的发生。”他同时强调,学生时期主业还是学习,应该珍惜时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学校也应该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挂科:是借口还是轻率 最近,西安某高校即将毕业的小李每天都在“埋头苦读”。下周,他将参加学校为大四学生组织的“清考”,这是学校给尚有不及格科目的毕业生最后一次补考的机会。大学四年,小李多门功课不及格。“其实很多考试只要稍稍用心就可以,但我从来没拿它当回事,现在尝到苦头了。” 挂科,是考试不及格的通俗说法。经常挂科的一些学生,在私下里常常用“没有挂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来自我安慰。 西北大学大二的小刘是班里的挂科“冠军”,几乎每学期他都有两到三门课程不及格。面对挂科,他很坦然:“高中学习太紧张,刚入大学就放松了学习,加上对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所以就‘挂’了。以后,就习以为常了。毕竟,成绩不是评价一个人好坏的关键嘛!” 说起挂科,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这不是什么严肃的事情,至于原因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经常逃课泡在网吧里;有的因忙于谈恋爱而无心学业;有的热衷于兼职赚钱,对学习不屑一顾;还有的重视实践忽视课堂,甚至不惜逃课来参加社会实践。 针对学生挂科的情况,西北大学李常青老师认为,学生“挂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学风不正。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一般来说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式的学习。进入大学后,以自主学习为主,一些控制力稍差的学生面对众多的诱惑,心思很少放在学习上了。再加上,目前社会上不同价值观对高校的影响,学习不再被认为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挂科也就不足为奇了。李老师强调,高分低能的学生用人单位不欢迎,但是平时考试分数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考试不及格会让用人单位怀疑该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甚至不学无术。因此,大学生不应漠视考试、漠视学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