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的独立=人格上的独立 为什么?

经济上的独立=人格上的独立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来看,“经济上的独立”可以被视为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而“人格上的独立”则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当经济的需求被满足时,才能让人格得到独立。

如果经济依旧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那么你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往往会受到控制与影响,自身人格状态的表现也往往会受到限制,需要依从于别人。也只有经济独立后,人格才能更自由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1

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金钱能够决定一个人所处的地位和价值。

有句话说的是:二十岁以后的人生,基本上就是靠金钱决定的。人要独立,要想活得有尊严,金钱是必不可少的一物。没有钱,可能就是寸步难行。

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赚钱,在负重前行,没有钱,又怎么去谋生呢?人总要先活下来,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经济上的独立也就是人格的独立,只有满足了自己金钱上的需求,才能去满足物质,甚至,更高层次的欲望。

第2个回答  2021-03-21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在“独立”这个字眼上,在90后的生命中,人格的确立像是早早植入的基因,而相对于能够轻松“立”住的精神的这一面,本身应当存在的“经济基础”却只是勉强存在。

当三十岁到来,甚至到来之前,90后或多或少的预知到了危机和压力,相对于精神上的“独立”,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也更加努力地注重颜值、身材、健康,希望这些内在和外在的东西能够带来更多的物质。可是按照市场规律,在职场这条路上终究是优胜劣汰,成功升职加薪的不少,停留在底层的更是绝大多数。
第3个回答  2021-03-21
根据目前公认的对于独立人格的普遍定义,可以看出独立人格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的精神思想,而不是依靠物质基础来搭建的。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想通过自己打工挣来的工资,争取到在原生家庭的话语权,乃至依靠独立的经济基础组建出自己的小家庭,并且在自己的小家庭拥有不可取代的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是可以一步步实现的,看似也确实“独立”起来了。然而,真正要达到“人格独立”的程度,以上这些搭建在经济基础上的“独立”实在与精神方面的独立毫无瓜葛。说得现实点,完全百分之百依靠经济发展出来的独立无非就是“钱奴”,没有精神思想方面的独立,一切都是白搭,都是原地踏步。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物质,精神造诣再高的人也必须满足其自身生存的根本需求。如今很多人能够维持生存已经不易,所以莫要再自欺欺人或者忽悠别人了,想拥有人格独立与独立的人格就开始独立思考起来,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第4个回答  2021-03-21
之所以说经济上的独立,等于人格上的独立。是因为我们常常要强调一个人要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只有做到基本上的经济上的独立,才能保证人格上的独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一个人不能实现经济上的独立的时候,那么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依靠别人,一个在生活上依靠别人的人是无法实现个人的独立的,更不要说人格上的独立。
当你依靠别人的时候,就有可能受到被依靠人人格上的侮辱和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