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

如题所述

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有:崩、襄、薨、卒、不禄、死、殇。

在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极为森严,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死去,都必须使用不同的称呼。

1、崩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后又衍生出“驾崩”一词,有“皇驾崩塌”的含义,用以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死。

2、襄、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卒

古代指卿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4、不禄

古代称士(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死为不禄,意指不再享有俸禄。

5、死

古代指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死亡。

6、殇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至唐代以后,“卒”的用法不及过去严格,常用来泛指死。然“崩”与“薨”仍然只能用于帝后王侯等。

扩展资料:

此外,由于人们对死的恶厌心理而使用一些讳代词代指死,如物化、物故、就木、捐馆、不讳、殒坠、归道山等。殇及夭则用于称未成年者的死。死后,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专称,如父亲死后称考,俗称先考,母亲死后称妣,俗称先妣,合称考妣。

其他对死的叫法:

1、殒

古代泛指死亡。

2、缢

吊死,用绳子勒死。

3、殪(yì)

死,杀死。

4、殂(cú)

迅速死亡。

5、圆寂

指僧人死后升天。其他诸如:归寂、示寂、入寂、入灭、灭度、示灭等皆入此类。

6、登仙

称人死亡的婉辞。

7、坐化

指和尚盘膝坐着安然死去。

8、羽化

用作道教徒死亡的婉辞。

9、牺牲

为坚持信仰而死。

10、捐躯

为国家、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11、逝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

12、涅盘

作为死亡的美称。

13、驾鹤西游

死的婉称。

13、香消玉殒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含贬义。

15、一命呜呼

指人死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1

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有:崩、襄、薨、卒、不禄、死、殇。

在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极为森严,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死去,都必须使用不同的称呼。

1、崩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后又衍生出“驾崩”一词,有“皇驾崩塌”的含义,用以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死。

2、襄、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卒

古代指卿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4、不禄

古代称士(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死为不禄,意指不再享有俸禄。

5、死

古代指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死亡。

6、殇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至唐代以后,“卒”的用法不及过去严格,常用来泛指死。然“崩”与“薨”仍然只能用于帝后王侯等。

扩展资料:

此外,由于人们对死的恶厌心理而使用一些讳代词代指死,如物化、物故、就木、捐馆、不讳、殒坠、归道山等。殇及夭则用于称未成年者的死。死后,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专称,如父亲死后称考,俗称先考,母亲死后称妣,俗称先妣,合称考妣。

其他对死的叫法:

1、殒

古代泛指死亡。

2、缢

吊死,用绳子勒死。

3、殪(yì)

死,杀死。

4、殂(cú)

迅速死亡。

5、圆寂

指僧人死后升天。其他诸如:归寂、示寂、入寂、入灭、灭度、示灭等皆入此类。

6、登仙

称人死亡的婉辞。

7、坐化

指和尚盘膝坐着安然死去。

8、羽化

用作道教徒死亡的婉辞。

9、牺牲

为坚持信仰而死。

10、捐躯

为国家、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11、逝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

12、涅盘

作为死亡的美称。

13、驾鹤西游

死的婉称。

13、香消玉殒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含贬义。

15、一命呜呼

指人死亡。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君王至高无上,享有种种特权,连“死”也有专称,除“崩”外,还有“山陵崩”、“驾崩”、“晏驾”、“千秋”、“百岁”等。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父母死后。孩子们则讳称“孤露”、“弃养”,长辈去世则婉称“见背”。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仙逝”现也可用于被人尊敬的人之死。

到了现代,“死”的讳称更是五花入门,书面上除沿用不;少古人的称谓外,又有了一些新的词语,如“安息”、“长眠”、“逝世”:“长逝”、“谢世”、“离世”、“亡故”、“永别”等。口头则一般婉称“老了”、“没了”、“坏了”、“过世”等,在特定环境中,也可说“去了”、“走了”等。

“死”还有许多有着特殊意义的讳称,如:为正义事业而死叫“就义”,为国家和人民而死叫“献身”、“牺牲”、“捐躯”、“殉国”、“殉职”等,死于意外事故叫“遇难”,年幼而亡叫“夭折”。生病而死叫“病故”,年老在家安然而故叫“寿终正寝”,被尊敬的人死去叫“与世长辞”、“心脏停止了跳动”、“停止了呼吸”,马列主义者去世叫“去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基前的讲话》一文中,讳称导师马克思逝世为“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总之,“死”的讳称相当复杂,时代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名目也不尽相同。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13444.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7-18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常见:去世、过世、逝世、长眠、安息。

意外:遇难、丧身。

末成年而死:夭折。

为国为民:牺牲、捐躯、殉国、殉职。

和尚死:圆寂、坐化、示寂、示灭、升天。

古帝王死:驾崩、太薨、山陵、大行、登遐。

高龄而死:登仙。

对仇敌:见阎王、回老家、归西天、断气、完蛋、命呜呼。

另外:卒、殁、疾终、溘逝、作古、弃世、下世。

又:物故、厌世、弃养、捐舍馆、弃堂帐、启手足、隐化、迁神、作军驾、遁化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13444.html

第4个回答  2008-07-18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架崩
出家人死:圆寂
平民死:卒
大官死: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