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如题所述

首先,我认识到初中语文测试的复习是存在的一些误区:一是匆匆赶进度,草草结束新课。二是复习失于随意。(如有复习计划,但缺乏“策略”;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各自为政;资料选择不精当等)三是复习失于低效。(如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复习,忽视了语言的感受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复习抓不住核心能力;搞“题海战术”等)四是学生过于被动。老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学生考得多,老师评得少。而要要避免这些误区,要做到: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把握考试特点、内容和要求。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重视新课的教学,重视教材的作用;努力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我知道了怎么样把新课的教学与复习考试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学业考试说明》,把握考试特点、内容和要求,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老师们的共识。可是到了初三的下学期,时间特别紧,该怎么样上好新课呢?怎么样把新课的教学与复习考试紧密地结合起来呢?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筛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提炼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语文测试必考的能力。而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需要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依托于教材,依托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培养。初三在上好新课,用好教材的同时,我们还要找准课堂教学的增长点,学生能力的增长点在哪里,这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三,我知道了复习课该怎么上,上好复习课应注意哪些问题。总的说来,要上好复习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处理好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的关系。语文确实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我们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离开了语文实践,是无法形成语文能力的。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老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代替学生的复习,是绝对行不通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单纯靠学生大量的重复的训练来提升其语文能力,也是不可取的。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讲练结合,练在课堂。且教师的讲要讲在学生的需要上,讲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上,讲在学生的发展上。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二是要研究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使复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这样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确定了这一点,就可据此进行教学。”其实复习课的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现状,了解他会了什么,在哪里还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指导。三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侧重提要求、教方法、抓落实。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决不意味着降低教师的作用。其实,这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复习课上要侧重提要求、给思路、教方法和抓落实,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积极复习心理氛围的营造者,引导学生自己来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1) 语文知识的复习 语文知识的复习,应该定位在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的一个手段这样一个位置上。当然,我们不排除在适当的时候,适时地引导孩子对语文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对语文知识的复习,可达成下面两点共识:第一,语文这门学科,它不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概念术语的识记。第二,语文知识的复习,落脚点应该定位在服务于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现象的感悟和语言的运用上。 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一知半解;没有真正读懂文章; 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眼中只有“言”而没有“文”;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等。 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文言文部分的复习策略主要包括:明确考试要求; 明确复习范围;要在“懂”字上下功夫(词、句、段、篇),要在成系统(不是文言词法、句法知识的系统,而是语言材料积累的系统)、抓重点、教方法(如翻译句子)、重整体(学习文言文,我们在重视“言”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重视“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上下工夫。另外,就是要把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整个儿打通,做一个整合。就是在复习好“篇”的基础上,对整个的文言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大的知识的网络,进而使学生对古代文化有一些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我们不仅仅要应考,还要着眼于学生长远的一个发展。 (二) 阅读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习惯不好;浮光掠影读文章,心浮气躁忙答题;读书和思考脱节,思维品质较差(整体把握能力差,抓不住核心要点,思路狭窄,认识肤浅……);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缺乏阅读经验的积累。针对这些问题,现代文阅读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要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平时就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多读、精思、勤记、善用等。考试的时候回答阅读试题,同样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要有认真阅读文本,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的习惯;要有较强的文本意识,回答问题一定要从文本出发的习惯等等。第二,抓现代文阅读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实则是一个从感受到理解再到鉴赏、评价的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包括整体感知、筛选信息、形成解释和鉴赏评价四项能力。所谓整体感知,就是从文章的整体上着眼,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的思路结构,感受文章的感情倾向,理解文章基本的写法等。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要求从文中筛选出一处、几处或?示、或隐含的有用信息,并能根据要求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解释,指的是学生依据文本信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写法等做出合理的解释。鉴赏能力,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进行初步的文学鉴赏,以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评价能力指的是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作品的内容、写法、感情倾向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我们强调阅读核心能力,即整体感知、筛选信息、形成解释、鉴赏评价,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如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部分,强调对精读的评价要“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另外,我们强调阅读核心能力的培养,也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开文体知识。因为不同的文体确实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阅读的规律。如果学生能够在文体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文体意识,是能够帮助他更好地阅读、表达、交流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中考复习,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一资源完全抛开。但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不能为“文体”而“文体”,为“知识”而“知识”,不能复习说明文,就是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复习议论文,就是论题,论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文章本身的价值仅仅在于成为诠释某一文体知识的“范例”。我们要把握的一个宗旨是,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文体意识,以期更好地为阅读、表达、交流服务。第三,注重思维训练,注重语言训练,注重技巧训练。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当人们在头脑中思考问题时,是运用语言在进行思维加工。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要外化,要实现思维以语言为载体和工具在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采用的形式不外乎说、写、听、读四种形式。听说读写是一系列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的参与的活动。而语文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的,所以,语文教学也是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的参与的活动,语文是语言与思维的辩证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复习的阶段更要引导学生会思考、会正确思考、会多角度思考、会深入思考,以提升其思维品质。还要培养学生讲究语言表达的意识,语言表达要求通、求精,乃至求美。除此以外,在复习阶段,教师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技巧训练。如怎样审题,怎样读文章等。但是对于技巧训练,老师也还是把握一个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根本在于他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在于他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和鉴赏评价能力的提升。而技巧仅仅是一个“末”,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复习过程当中,一定注意不要舍本而逐末。 (三)作文能力的提升 说到写作,大家都知道,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很多老师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在复习阶段该怎样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感到非常困惑。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各课改实验区的语文中考作文试题一般都淡化了文体要求。不过,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不要文体,我们还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文体感。因为学生要写一个人、叙述一件事,还是应该尽量做到人物形象丰满,叙事清楚,同时有一点波澜起伏;学生要说理,还是应该突出论证的逻辑力量;学生要介绍一个事物,也应该让人看得明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的表达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它其实也就决定了表达方式一定会有所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文体感,强化对表达方式运用的训练。第二,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入手,引导学生梳理生活,感悟生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解决的是学生没有材料可写的问题。第三,要注重审题训练。中考作文试题,一般不会设置审题障碍。但还是要注意仔细审读题目,明确写作的内容范围和要求。第四,要注重借鉴提高。要解决写作时没有材料可写的问题,除了要对生活有感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之外,还要注意从阅读当中来积累,从阅读当中有所借鉴,以弥补初中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同时,阅读还可以引发学生不断地去思考一些问题,以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第五,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求通、求精、求美的意识。 在写作的复习中,老师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可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都觉得无话可说。因此,作文中假话空话连篇,写的人千人一面,记的事千篇一律。其实,学生写作时的“无话可说”,往往并非真的是没的可说,而是出于多种原因,内心的感动被遮蔽住了。怎样去除学生心灵的“屏蔽”,打通语文与生活的渠道呢?对于作文复习指导,教师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哪里? 首先,学生记忆的闸门不是随时随地你让他打开就能打开的,学生的亲身经历,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很多时候,他是不太留意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设法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第二,教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披沙拣金”。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写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有价值,或者本来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学生却并不认为它有价值,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一双慧眼,帮助学生来发现这些非常值得一写的东西。第三,学生的作文经常给我们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感情不充沛。我们说学生不是没有情感,而是他的感情没有被激发出来,这时候,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在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带着感情去回味他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哪怕是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他都有可能将它写得有声有色。第四,老师要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碰撞、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梳理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最后,师布置的四道题目,包括多种文体:读后感、评论、书信还有话题作文,有多个写作角度:。这样的设计,既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作文训练,也为学生表达自己所感、所思、所想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四)试卷讲评。试卷讲评课是复习阶段的主要课型之一。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矫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得失,提升以思维品质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但目前教学中还存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的问题。如何使试卷讲评课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纳出上试卷讲评课应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学生完成了一份语文试卷,实际上经历了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到鉴赏到评价到表达等等涉及诸多方面能力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作为一个孩子,他对于自己整个的劳动过程、对于结果,其实是非常关注。他在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思维的“印记”并不会马上消失。但一次训练之后,老师如果把这个阅卷的过程拖得很长的话,学生的思维印记就会淡化乃至消失殆尽,他对这份试卷的关注度也会大大降低。这时候,他眼中就只剩下一个分数了。因此,教师要在考试结束后及时阅卷,及时讲评,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二是针对性原则。试卷讲评课,切忌面面俱到,要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进行“专题式”的讲评,有侧重,有重点,且专题宜精不宜多。三是拓展性原则。试卷的讲评,其实是教师帮助学生来整理、巩固知识的一个过程,也是使学生的语文思想方法融会贯通的一个过程。因此,试卷讲评课应力求有拓展性,力求讲一个,使学生会一串,懂一片,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四是激励性原则。教师要注意营造平等对话、交流的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五是互动性原则。要改变讲评课传统的“一言堂”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引导他们努力地回忆答题思路,再现考场情景。这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讲评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