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PH值是多少

如题所述

您知道皮肤好与坏的原因与皮肤和化妆品的酸碱度(也就是pH值)有密切联系吗?

(1) 正常皮肤表面pH值约为5.0~7.0。

(2) 最低可到4.0,最高可到9.6。

(3) 皮肤的pH值平均约5.8。

由于在人体皮肤表面存留着尿素、尿酸、盐分、乳酸、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酸性物质,所以皮肤表面常显弱酸性。

健康的东方人皮肤的pH应该在4.5至6.5之间。

皮肤只有在正常的pH值范围内,也就是处于弱酸性,才能使皮肤处于吸收营养的最佳状态,此时皮肤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以及弹性、光泽、水分等等,都为最佳状态。可见pH值与安全美容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我们最常用的雪花膏制品pH值为7.33,沐浴用肥皂制品pH值为10.57。而收敛性化妆水制品pH值为3.4。洗面奶国家标准规定pH值为4.5~8.5。

皮肤表面的这种弱酸环境对酸、碱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称为皮肤的中和能。

皮肤对pH值在4.2~6.0范围内的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也有相当的缓冲能力,被称为酸(碱)中和作用。

皮肤的好与坏,其主要原因在于皮肤是否健康,而是否健康又体现为皮肤的碱中和能力。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皮肤的pH值常在4.5~6.5之间变化,也有一些超出这个范围的,如果皮肤pH值长期在5.0~5.6之外,皮肤的碱中和能力就会减弱,肤质就会改变,最终导致皮肤的衰老和损害。

所以,只有选配相对应的护肤品,使皮肤pH值保持在pH5.0~5.6之间,皮肤才会呈现最佳状态,真正达到更美、更健康的效果。任何一种护肤方式,不管是基因美容,还是纳米技术,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可见皮肤的碱中和能力是肌肤健康的关键。

而不论肌肤表面酸碱值是多少,只要其"碱中和能力"强盛,就能抵抗容易造成过敏的过敏源,使肌肤保持健康。如果"碱中和能力"较弱,就算测出的pH值很低,也会因中和不了碱性刺激而容易过敏。

也就容易受外界化学刺激的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皮肤损害,如潮红、炎症及各种皮疹。另外,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还能够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使其不受到伤害。

皮肤对冷霜和雪花膏类乳膏的中和能力较高,相反,皮肤对肥皂、美白粉类制品的缓冲中和能力较差,其中和能力较低。

因此,人们经常使用肥皂和涂抹碱性化妆品时,皮肤容易发炎或生斑疹。特别是皮肤粗糙的人或是多汗的人,其皮肤的中和能力都较低,更不宜久用碱性化妆品。研究证明,具有酸性而缓冲作用较强的化妆品对皮肤是最合适的。

扩展资料

有很多方法来测定溶液的pH:

1.使用pH指示剂。在待测溶液中加入pH指示剂,不同的指示剂根据不同的pH值会变化颜色,根据指示剂的研究就可以确定pH的范围。滴定时,可以作精确的pH标准。

2.使用pH试纸。pH试纸有广泛试纸和精密试纸,用玻璃棒蘸一点待测溶液到试纸上,然后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对照标准比色卡可以得到溶液的pH。pH试纸不能够显示出油份的pH值,因为pH试纸以氢离子来量度待测溶液的pH值,但油中没含有氢离子,因此pH试纸不能够显示出油份的pH值。

3.使用pH计。pH计是一种测定溶液pH值的仪器,它通过pH选择电极(如玻璃电极)来测定出溶液的pH。pH计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资料:PH的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1、人体组织的正常pH值应是在7—7.4,PH值也叫酸碱度。

2、血液的正常pH值是在7.35—7.45。血液的pH值始终要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如果血液pH值下降0.2,给机体的输氧量就会减少69.4%,造成整个机体组织缺氧。

3、不同体液有不同酸碱度。人体体液有很多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酸、肠液、胆汁等)、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等都属于体液。身体内的液体,所有动物体内都有体液,人体的体液占人体体重的65%以上。

4、正常的尿液pH值就在5.0到7.0之间,其酸碱度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吃肉、蛋、奶时,pH值会偏低一些;吃蔬菜、水果则会相对偏高一些。但尿液的酸碱度是肾脏“调节”的结果,而且作为被隔离在膀胱中的排泄物,不会影响到人体的机能。

5、人体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能够精密地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各类缓冲物质,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在正常人体内,酸和碱是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比如不论是什么食物,吃到胃里都会变成酸性的,因为胃酸是含0.2—0.4%盐酸的强酸。

扩展资料:

1、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一味追求人体环境的碱性反而不可取,很多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都是偏碱性的,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

2、健康人的血液pH值在7.35到7.45之间。当血液pH值低于7.35,已经属于酸中毒了,是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酸中毒一般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病因也复杂多样。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高热、腹 泻、肠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而呼吸性酸中毒则可由脑膜炎、血栓、脊髓灰质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广泛性肺疾病引起。

3、人体细胞在碱性的体液环境中运作,而产生弱酸。这种弱酸很容易由肺部排出,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这就是细胞对酸的必然的反应。正如人在激烈运动时呼吸加快,气喘吁吁,就是为了加快把运动所产生的酸排出体外。

4、为了加强碱性资源,最好的方式是从植物中摄取矿物质。植物中的矿物质是有机形态的,进入体内,与机体的亲和力决定了机体对它的吸收和利用程度。而矿物质补充剂和一般的食盐,都不是补充矿物质的最好来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体酸碱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机体PH值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人的机体健康就会遭到严重损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严重疾患。如果我们平常不均衡饮食,或是偏爱吃动物性食物和油炸食品,那这类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成了导致机体PH值偏酸、健康受损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日常所吃的各种食物中,若某一种食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转换成以氯、硫、磷等酸根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被称为呈酸性食物;反之,转换成以钾、钠、钙、镁等碱性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称为呈碱性食物。因此,食物的呈酸性和呈碱性并不是通过我们的味觉就可以判定的,例如柠檬味道很酸,但却是呈碱性食物,而谷麦类、肉类、禽类、鱼类、蛋类、花生、核桃等,就属于呈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薯类、牛奶、茶等则属于呈碱性食物。还有一些食物因为不含任何一种矿物质,或者是所含碱性离子和酸根离子的量相等,如精炼的油脂、食糖、淀粉、酒类、食盐等,所以它们又被称为中性食物。人体PH值的高低会随着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产生波动,若呈酸性的食物摄入过多,超出了人体需要的量,那么机体PH值就会偏酸。事实上,每日摄入的酸性食物很容易过量,这是因为我们的主食是呈酸性的,而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又太容易使人们忽略对蔬菜水果的摄入。于是,在人们大快朵颐的同时,酸性体质也就慢慢形成了。所以,为了使机体PH值处于正常范围,以保持身体健康,我们的饮食结构就必须重视呈酸性食物与呈碱性食物的科学搭配,以达到人体的酸碱平衡。
  有一点需要注意,中性食物尽管在体内不影响机体的PH值,但若过多摄入,也容易造成人体热量过剩,引发高脂血症或肥胖;而平常过多摄入食盐,则容易诱发高血压病,同样对健康不利。那么,我们每天究意应该怎样吃,吃多少才算合理、科学呢?
1.组成合理饮食的食物一定要多种多样,既要有谷麦类、豆类、蔬菜水果类,又要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类。对谷麦类食物,我们正常人每天应吃300~500克左右。同时,我们还要提倡食不厌粗,适当增加粗米粗面、杂粮及红薯、马铃薯等食物的摄入。
2.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可吃400~500克蔬菜,其中叶菜类至少占1/2,且“红黄绿白黑”各色蔬菜要轮换着吃;水果每天可吃100~200克。
3.每天应进食不少于250~500克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每天也可吃50克左右。
4.对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我们可以吃125~200克,不过最好是减少猪肉的摄入量,而多选择鸡、鱼、兔、牛等品种。还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适量吃点动物内脏,以补充体内的多种微量元素。
5.少吃腌腊、烟熏、油炸食物,特别是要避免饮食太过油腻。此外,每天盐的摄入量也以不超过6克为宜,即是说,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
6.饮酒要坚持适量、低度的原则。每日饮葡萄酒的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啤酒控制在300毫升以内,白酒控制在25毫升以内。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让机体PH值呈弱碱性,同时再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张的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各种疾病就可能远离我们,健康长寿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18

处于7.35~7.45 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

然而,由于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人的体液pH值低于7.35,这些人的健康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

研究表明,当PH值降低0.1(即体液偏酸)时,胰岛素活性降低30%,免疫细胞功能降低,神经敏感性降低,内分泌及机体许多重要功能紊乱,癌细胞更有可能生长。而且扩散、红细胞和血小板容易聚集等。


扩展资料:

人的体质不能简单地分为酸性或碱性,这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中包含各种小环境和体液,如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还有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人体内的不同体液确实有酸碱之分,如胃液呈强酸性、尿液呈弱酸性、肠液呈碱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质酸碱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酸碱度临界值

第4个回答  2013-10-16
人体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取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变化,但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所以正常情况下体内酸碱能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 衡就是酸碱平衡,平衡范围为酸碱度(即pH值)7.35-7.45,平均为7.41,呈弱碱性。如果人体内的pH值经常低于7.35,就称为酸性体质。
人体的正常pH值为7.35-7.45,呈弱碱性,人体的免疫细胞最适宜的pH值条件就是7.35-7.45。在这个条件下,免疫细胞的战斗力最强,人体的免疫力功能最好,但是如果pH值发生偏差造成下降,免疫细胞的活性将大幅度降低,免疫功能将随之减弱,而一些病毒和病菌却是在酸性条件下活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