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转专业有什么条件和要求?

如题所述

中国高等学校一般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 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但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本科三年级及其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及其以上者,自费转入公费者,无正当理由者,均不得转专业。一般须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批或备案。

扩展资料

专业学习的不适应。高校大学生在入学后对录取专业的适应性较差,或者存在兴趣发生变化和偏移,还有受胜利条件制约和学习费用的限制等,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业。

各学院之间科研和教学水平差异的负面影响。由于大学各学院所处的科研环境与教学水平的差异,学生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动力,片面的追求重点学科。从而在转专业时偏好学校重点学科专业,而在转专业后,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该专业或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专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转专业的基本条件:

非定向培养的全日制本科生,无任何违纪违法记录;

符合相关专业学习的身体要求;

转专业时无不及格记录。

转专业还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学业优秀类,总平均学分绩点位于本专业前20%的;

    学科专长类,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或极高的兴趣和爱好,在相关专业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或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或提供特殊专长证明证实转到相应专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发挥其特长的学生。

    学业困难类,经学校制定的医院证明,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的学生。各专业转入、转出的学生人数均在同年级本专业学生人数的5%至15%。

具体流程:

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学校允许确有专长或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转专业。为了规范转专业的实施,结合我校专业学科状况,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的专业完成学业,但若确对某一专业有特殊兴趣、学有专长,或者有特殊困难无法在原专业学习,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一学生患有疾病或确有特殊困难,经学校指定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本专业学习,但尚能坚持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二学生确有专长,转学或转专业后更能发挥特长者;


三参加国家和省级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以上者;


四学习成绩优秀者(学年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相应年级前5%的本科学生);


五留级或复学后原专业无后续专业者;


六学校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三条 符合第二条规定,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专业:


一因各种原因受到学校行政处分者;


二所修课程中有成绩未及格且补考尚未通过者;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四入校未满一学期者;


五学生个人申请转专业,一般应在大一、大二年级进行,高年级学生个人不得申请;


六根据学校其他相关规定不能转专业的。


第四条 对第二条第一款的情况,需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鉴定,并经校医院复核后方能认可。


第五条 对第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情况,需获得学校组织参加的国家或省级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以上者,例如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


第六条 对第二条第四款的情况,需有学生所在院(系)或分校区审查,教务处复核后认定。


第七条 对第二条第五款、第六款的情况,由教务处在征得学生同意后统一办理。


第八条 学生申请转专业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 学生转专业,由本人申请,经所在院(系)批准,拟转入院(系)审核同意,由教务处审批后办理;


二 学生转专业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办理,学生应在开学第一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某某某大学优秀学生转专业申请表》,报院(系)审查批准,逾期未报者,不再办理补报手续。


三院(系)在开学第二周初将本单位转专业申请情况交教务处复核,并报送主管校长审批后办理。


四 学校在第三学年可根据市场需求,在征得学生同意后,统一安排调整专业。


五 理工科学生转专业,第一学年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体育、艺术、外语等特殊专业除外;第二学年只能在本学科门类内转专业。体育、艺术、外语等特殊专业学生只能在本门类专业内选择专业学习,文管类专业学生不能向理工类专业转。


第九条 学生转专业后须按转入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要求,完成后续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育教学环节,方可毕业,授予转入专业的毕业证书与学位。


第十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9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志愿一定要好好填.即使是专科学校.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且,专科学校差别很大.比如我们学校是一所重点大学的独立学院,我们专业的学生是被安排在这所211学校就读.学,住,吃都在这里.学习氛围非常好...我认为我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即使高考分很低,也要利用好报志愿的权利.一般来说,职业学院重视就业,本科院校的专科重视升学.只要你努力就行了,不是进了名校你就一定会在将来红红火火,无论在那里,只要努力就可以。你先要想好一门专业,我去上大学觉得我的专业不好想要转到到一个好专业去,我朋友送了我一句话“没有烂专业,只有你学不精的专业”,我现在的专业学校设有专科,我在学生会认识一个同学,他是专科的,他的成绩拿到我们本科来比排第三,在学生会他也做得很好,他计划是最后要考研。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看怎么走你以后的路。现在没必要想太多,好好的准备你的高考吧。上不了二本还有上三本的机会阿,所以考试之前要好好的估计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的高考自愿填好,到时候二本走不了,走个好的三本也可以阿,只要你想读书好办的很的。退一万步说如果今年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明年还可以继续阿,所以不要灰心,现在不考虑那么多,扎扎实实走好这些天,考了后再作打算也不迟的,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预祝你成功!!每年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种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招生骗子的诈骗伎俩。伎俩一:混淆教育形式蒙骗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防范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伎俩二:冒充高校人员行骗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伎俩三:声称“低分高录”哄骗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自己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的考生被录取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只到三批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考生手里骗取大量钱财。防范提醒: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批次线,不录取一名批次线下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伎俩四:谎称有“内部指标”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某某招生信息网”或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通知书,或者干脆卷款逃之夭夭。防范提醒: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招生计划,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