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辞退员工,补偿金包含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基数吗?

如题所述

单位辞退员工,补偿金包含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基数。
也包括奖金、加班费这些。
经济补偿金=补偿时间×离职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平均工资的算法:是当月所有的应发工资数,就是扣个人保险及公积金以前的那个数)。
拓展资料:
补偿金一览表
解除终止情形
法律规定
法律禁止
是否需要补偿
关注点
协议解除
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y
双方签订书面协议
n
或员工书面辞职
单位随时解除
39条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n
1、员工事先通知工会,工会出具意见后,答复工会。
2、合法解除但没有支付补偿金,劳动部门责令仍逾期未付,加付50%-100%赔偿金。
3、违法解除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的,继续履行;不要求履行或不可能履行的,除补偿金外,按经济补偿金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
1、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按《劳动合同法》执行。
2、用人单位只要不提出续签或者提出解除合同,导致固定合同期满未续签的,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3、如果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或者合同到期后拒绝续签,用人单位则不需要支付补偿金。
参考资料:补偿金搜狗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3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这个是包括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不能够扣除掉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实发工资作为基数计算。
  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的时间的工作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等,劳动者实际拿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显然,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
第2个回答  2013-03-31
单位给员工缴交的那部分社保和公积金,不属于员工的工资,不应包括在经济补偿金中。员工个人工资中扣出交纳的社保及公积金,是员工的工资,应包括在经济补偿金中公司主动辞退员工。
拓展资料:
并非所有单位主动辞退都必须向员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标准赔偿金。比如,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在上述情形下,单位辞退员工不需要给予任何经济赔偿或补偿。
对于劳动者而言,则无论如何都要尽量单位出具书面辞退通知,如果实在无法取得,可以采取录音或者寻找相关证人证言的方式来确定这样的事实。这样的好处在于,单位单方面认为的合法辞退,并未一律都能得到仲裁或法院支持,只要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单位上述辞退理由不成立,则单位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资料:员工离职与经济补偿金
赔偿金-法律知识|华律网
第3个回答  2013-03-29
包括,包括奖金、加班费这些、经济补偿金=补偿时间×你离职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的算法:是当月所有的应发工资数,就是扣个人保险及公积金以前的那个数。)
扩展资料: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法国《劳动法典》称为“辞退补偿金”,俄罗斯《劳动法典》则称为“解职金”。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以下简称《经济补偿办法》)等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法中的特色制度,是劳动法倾斜保护理念的典型体现。对其性质,学界有三种学说——贡献补偿说、违约金说及社会保障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经济补偿金
第4个回答  2013-10-17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为个税及社保缴纳前的应得工资,包括个人应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部分,但不包括单位应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