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入职后悔?学一下这些方法!

如题所述

怕入职后悔,来看这些能救命的方法

1、投简历之前需要做的工作

①查看岗位描述的工作内容:岗位描述是一定会有工作内容描述的,你需要做的就是看工作内容是否为本职业的工作内容。有的写着运营的岗位,点进去却可能是地推或者销售。

②查看公司的网站/产品/口碑:从天眼查/企查查上查看公司,看公司规模,查资料看老板背景;可以去知乎、脉脉了解这家公司的风评和内部企业文化;去招聘网站了解同类岗位的薪资,或者薪资工具里比对薪资水平;找师兄师姐打听“内幕”;如果你有资源,还可以去找猎头反向了解公司。

③注意工资范围和工资构成:一般入职后能拿到的工资不太可能是招聘薪资的最高点,比如招聘需求上18k-30k元的工资范围,入职后基本只能拿到18k-25k。所以在面试之前,一定要确定你可以接受工资范围的下限。

④警惕需要长时间培训的公司:除非你想当销售。有些公司会用招其他职位做为幌子招销售。套路是这样的:你可以来我们公司上班,但是需要先培训,然后培训完之后可以转岗。培训的内容自然就是去做销售,至于转岗,你已经是公司员工了,不转到你的目标职位你又能怎么办呢?

2、面试的时候通过着几点判断

①观察公司办公环境面试也是了解一个公司是否靠谱的重要渠道。这点很重要,你一天会有8-10个小时待在办公室,如果是一个矮小充满烟味还脏兮兮的环境真的会引起生理性的不适,所以一定要看好办公环境是否可以接受。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办公地点距离住所的距离,长时间的通勤不仅浪费金钱时间还会消磨掉一个人的精神力。

如果你去面试发现上班期间开会喊口号,大搞老板崇拜,文化墙上口号异常。这种公司要么是保险、地产中介类,要么就是有奇葩的企业文化的公同。

②面试官的态度和素质:面试官是一家公司的镜子。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提问不专业,不尊重面试者,态度傲慢无理,提问方式简单粗暴且不允许求职者提问,这样的不是HR部门的招聘岗位的员工专业素养堪忧,要么就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问题。

你面对的用人部门的面试官可能就是你未来要面对的直属上司。面试是双向的选择过程,尽可能通过只言片语和言谈举止,来反向面试你未来的上司,看这个未来的上司是否值得你追随。

③面试流程是否合理:我们都知道,好的公司面试流程比较长并且比较复杂,比如先是笔试-业务领导面-总监面-HRBP面等等,这是对公司的认真负责,也是对求职者的尊重。如果一个面试不到30分钟,没怎么跟你聊都发了offer,那很难没有坑。

接offer的时侯注意!这些求职签合同你应该注意的那些事儿

①一切不签合同就让你去工作的公司都是耍流氓:很多职场小白可能觉得朋友介绍的公司或者是平台大的公司,不签合同也没事,人家不会为这么点小事来坑他。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等真的要对簿公堂时,没有签合同的你就等着哭晕在法庭上吧!

②试用期也要签合同,也得交社保:当你发现公司在超过一个月以后始终没有与你签订劳动合同,要及时了解原因,主张自身权利。同时,需要及时查看公司是否为你办理了招用工登记、缴纳了社会保险,避免自己打黑工。

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应小于1个月;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应小于2个月;合同期限3年以及以上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应小于6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一定要检查offer里面的内容:offer里面一般会约定一些基本的内容,比如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地点、入职岗位、报到时间和携带的入职资料等,要检查相关信息是否与面试中谈的一致,出现不一致的信息。

如果收到的offer既没有薪资待遇,也没有录用岗位名称,更没明确试用期时间,那么这个offer并不是一个正式的offer,只是一个招聘意向或者口头通知。从法律角度上来说这份“offer”是不做数的,也不能视为一次正式签订合同的条约。如果后期入职,薪资跟面试谈的不一样,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