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拉球有哪些技巧

如题所述

下阐述乒乓球取胜五大要素运用的具体方法。
1.打好弧线
由于球网关系,乒乓球运行必须以一定的弧线形式表现出来。怎样才能打出适当有效的弧线呢?
(1)调整好球拍的用力方向
1)当来球反弹后比网低时,球拍的用力方向上前方,以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增高,避免下网。如:拉加转弧圈球、放高球。
2)来球反弹后比网高时,球拍的用力方向应向前偏下方发力,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减小,避免出界。如:打半高球、加力推球。
(2)调整好球拍的拍面角度
1)方向相同情况下,如果拍面略前倾,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降低;反之拍面后仰则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增加。
2)在打出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拍面前倾,再向前用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上用力,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增高,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反之球拍稍后仰时,在向前用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下的用力,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降低,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
(3)调整好发力大小
1)向相同情况下,击球力量大,球速快,回击球的飞行弧线会相应增高,打出距离也会增长。反之,发力小,球速慢,回球的弧线会相应降低,打出距离也会缩短。
2)在打出距离相同情况下,击球时发力越大,球速越快,球的飞行弧度则越低;反之击球力量小,球速慢,球的飞行弧线则增高。
(4)打好弧线的方法
攻球制造弧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在来球反弹后近网且高的情况下,对回球的弧线要求不高,进攻中只要击球的中上部,向前下方用力即可。
2)在来球反弹后近网远且高的情况下,要注意给球一个适当的弧度,并注意缩短打出距离。进攻时击球的中上部,向前稍上的方向发力,并略带一点摩擦,保证出球命中。
3)再来球反弹后距网远且低的情况下,攻球时除了击球的中部或中部稍偏上外,用力方向进行前上方,并可以增加一些摩擦和击球力量,保证击球命中。
4)在来球距网近而且低的情况下,击球时击球的中部或稍偏中下部位,向前上方发力,并可以增加一些摩擦的动作,并减少发力,避免球出界。
5)在来球具有较强上旋的情况下,攻球时应打球的中上部位,并向前或向下方用力,适当增加一些击球的力量,避免球出界。
6)在来球具有较强下旋的情况下,攻球时击球的中部或中部稍上部位,加大摩擦球的力量,向前上方用力,避免球下网。
搓(削)球制造弧线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来球反弹后近网且高的情况下,搓(削)球的中部稍下一些,向前下方发力。使球落到对方球台上。
2)在来球反弹后远网且高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向前下用力压球,才不致使球出界。
3)在来球反弹后远网且低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并向前方发力送球,避免球下网。
4)在来球反弹后近网且低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向前方用力,力量不易过大,避免球下网或出界。
5)在来球具有较强的旋转时,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或下部,向前方用力送球,避免下网。
2.提高速度
乒乓球比赛中“快”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怎样才能使球速快起来呢?
(1)了解提高速度的原理
1)还击球前所需要的时间:从球从台面弹起,至运行到运动员球拍回击出球瞬间止。
2)还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指从球离开球拍的一瞬间起,到球落到对方 球台瞬间止。
提高击球速度就是要设法缩短还击前所需要的时间和还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提高击球速度的方法
1)击球时,站位尽可能K近球台,以缩短回球时间所需的时间。
2)击球时,尽可能加大击球力量和尽可能地减少飞行弧线高度、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3. 加强旋转
速度和旋转已经成为乒乓球技术发展中两个重要问题,谁能把两者结合好,谁就能在比赛中处于优势地位。如何才能制造出强烈的旋转球呢?
(1)了解旋转产生的原因
1)球的力臂越大,摩擦力就越大,球的旋转就越强,反之则弱。
2)在球的力臂相等条件下,击球力量越大,旋转则越强,反之则弱。
3)球拍粘性越好,摩擦力越大,因而旋转越强,反之则弱。
4)球拍部位愈K下部则半径越大,触球点的线速度也越大,旋转也越强。
(2)加强旋转的方法
1)击球时,尽可能加大作用于球的力矩。
2)用线速度较大的球拍部位击球。用拍的顶端部位击球,有利于加强球的旋转。
3)改进球拍性能,适当增大胶皮的摩擦系数。
4. 增大力量
击球力量是加大球的速度和旋转的基础,怎样才能增大击球的力量呢?
(1)了解增大击球力量的原理
1)在速度增加在先的情况下,加速距离越长,球拍所能达到的瞬时速度越快,力量也越大,反之则弱。
2)加快挥拍速度,因为在加速距离相同情况下,如果加快挥拍速度,则击球力量大,反之则小。
3)使击球点尽可能远离身体,使击球动作半径长一些。当转速一定时,半径越长,速度越快,力量则越大,反之则小。
(2)增大击球力量的方法
1)击球前,使击球点适当远离身体,并保证有一个适当的加速挥拍的距离。
2)击球前,肌肉要是当放松,便于拉长的肌肉在击球时快速收缩。
3)击球时,要使挥拍速度达到最快,使力量充分作用于球体上。
4)提高手臂及全身的速度力量素质。
5.控制落点
乒乓球的落点是战术变化的主要内容,提高落点控制和落点变化能力,要在基本技术的练习内容中,突出落点的练习,久而久之,就能对球的落点进行较有效的控制,也就意味着可以依据战术变化落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31
正确的握拍法应按下要点进行:
1. 拇指斜向轻压拍面,拍柄的左侧紧贴虎囗;
2. 食指伸直轻按在右右侧拍沿上;
3. 背面三指伸展开耒,并让指端轻按拍背;
4. 手腕稍微内旋将拍面与地面垂直;
5. 拇指轻压、食指轻按,让拍面基本在手臂延线上。 此时即做好了反打的准备。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 拍面应基本在手臂延线上。这是因为这样形成的拍形,和网球、羽毛球及乒乓球横握拍形成的拍形是完全一致的,它们的共同优点是反手打上手球、下手球都十分自然,不象传统的直拍打反手球时需要个复杂而又不好掌握的翻腕过程。从我们以此为出发点指导初学者耒看,打反手球比常规方法上手快得多。有些球友练了几年都没掌握的反手攻球 很快就学会了,由此亦可见直拍反打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是乒乓球直拍爰好者学习反手攻球的捷径。
--------------------------------------------------------------
拉反手弧圈球(上)
在传统的直拍、横拍对抗中,反手弧圈球几乎成了横拍选手的"专利",也是横拍选手克敌至胜的法宝,特别对直拍选手,横拍的反手弧圈最具威力。在"直拍反打"技法出现之前,传统的直拍打不出反手弧圈球。下面介绍的打法,多少可改变直拍的这种被动局面。
一、反手高吊弧圈球
站位离台稍远,约60cm或稍远些,右脚稍前,两膝微屈,收腹含胸,身体略向左转,上臂靠近身体,肘部略前突,右臂自然弯曲,前臂左引并下沉,将拍引至身体左腿膝关节附近,手腕下垂内收,待来球从台面弹起至高点期,上臂带动前臂向上并略向前用力挥拍,在来球的下降期,保持上节介绍的拍形的稳定,并手臂微外旋,使拍面略前倾摩擦球的中部略偏上位置,触球瞬间,手腕迅速外展旋拍,同时双脚蹬起,腰髋向右上方转动协助用力,使击出的球强烈上旋。击球后手臂顺势向前上方随挥过头部,并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 初学者初期不要求拉得很好,毕竟这是个高难动作,但它可增强你的信心,并一下子使你站到了高岭上,正所谓高屋建瓴,这也是我们首先选择反手弧圈来介绍的原因。实践中本人也是这样做的,效果很好。
二、前冲弧圈球
前冲弧圈球与高吊弧圈球相比,弧线低而长,球速更快,着台后前冲力大并下滑,比高吊弧圈球更具威力。为了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弧圈球,我们不妨从下表作一比较 : 弧圈球种类 高吊弧圈球 前冲弧圈球 拍形 “自然拍形” 前倾拍形 (微前倾拍形) 击球时间 来球的下降期 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 触球部位 中部略偏上 中上部 引拍位置 左腿膝关节附近 身体左侧略偏下 前臂转动 自然状态 前臂外旋 手臂运动方向 向上略向前 向前略向上
三、拉弧圈球常见的毛病
无论是高吊弧圈球,还是前冲弧圈球,要拉好它都应防止和克服下面常见的通病: 1.拍型过于前倾,切得过薄,拉空了球; 2.挥拍几成直线,制造不出合适弧线。正确方法是以肘关节为轴,手臂顺势由下方先稍向左,再向前上方作近似小弧形的挥动。即做所谓的甩鞭动作,就是像鞭子一样 自然地抽到头上,有人形象地形容为行大军礼状。当然以伦大臂作大弧形挥动也是可以的,但要求作弧线形挥动是相同的。
3.手腕没有"加旋"的动作,没有掌握手腕内收(不是屈)触球瞬间外展(不是伸)的要领;
4.身体僵硬,腰、髋没能很好协助发力。 为了对照一下自己的身体是否做到协调发力,不妨读一读本人改写的,源于台湾一位球友所写的“乒乓球三字经”: “低站椿、略提跟、松握拍、起势亦认真; 活指腕、速转腰、迅挥臂、千钧靠协调。”
四、如何拉好弧圈球
要拉好弧圈球除勤学多练外,还应注意如下各点:
1、切球要薄。可以想象成用一把锋利的刀从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切去极薄的一片,而球还不泄气。
2、提速要快、力度要大。要充分调动全身的力量,除手臂、手腕要有爆发性发力外,腰、髋腿要协助发力。其中手腕的旋拍尤为重要,在触球瞬间,给球的旋转以一个加速。
3、随挥要充分。击球后手不要停,要把随挥动作做充分,这点就如同网球击球动作要求一样。
4、球拍粘性要大,球拍粘性越大,摩擦球的效果就越好,就越容易把球的旋转加强。除专业选手有条件在每场比赛之前更换新海绵胶皮以保持其良好粘性外,乒乓球 爱好者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胶皮的粘性,每次练习完应用湿的软泡沫擦去灰尘,自然干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上。
5、尽量延长击球的力臂及球与拍摩擦的距离。为了最有效地延长击球的力臂,最简单的办法是击球点尽量靠近拍头,而延长球与拍摩擦的距离则应尽量打在拍的下部 。所以拉弧圈球最理想的触球点应是拍头的下部。 五、如何练习反手拉弧圈球 由于拉弧圈球需要很好的身体协调性及爆发力,所以传统直拍选手即使是正手位的弧圈球要拉好也不容易,何况反手拉弧圈球。 首先建议你从来球下降期低点往上慢慢抽击练起,其技术要领是:球从台面弹起后不要急以往上拉,要等待来球降落到最低点,此时,以微后仰拍型,向上略向前抽击球的中下部,并注意摩擦力要大于撞击力(方法是仔细听拍击球的声音,声音清脆是撞击声,说明球是撞击为主;声音沉闷是摩擦声,说明球是摩擦为主)通过练习逐渐过渡到在来球上升期最高点往斜上方抽击,并在触球瞬间手腕迅速外展,这样就成了威力强大的反手弧圈球了。
--------------------------------------------------------------
对于近台快攻选手来说,被迫离台常常会有灾难性的后果,但掌握了反手远抽就可化被动为主动。其实由于中远台抽球动作大,引拍充分,制造弧线好,因而准确性高,加上力量重,也常是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日、韩选手在直板的中远台正手抽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常常近台发球后主动后退一步,以便正手中远台大力抽杀,但这种单面攻打法,其反手也是一个弱点。用传统的方法抽杀中远台球固然很好,但有几个人能掌握得好?有几个人敢大胆起板?大多数人还是靠推挡耒回击反手球,因为反手抽杀度有相当难度。采用这里介绍的反打方法,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向题。 中远台抽杀时,一般身体离台在1米或更远一点。为了能够充分发力,右脚应稍踏向前,两膝微屈,收腹含胸,身体略前倾并稍向左转腰,伸肩拉臂,将拍引至身体左侧下方 ,为击球瞬间肌肉的收缩做好充分的伸展,在来球从台面弹起至高点期,上臂带动前臂上方发力,用初始拍形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的中下部,并蹬腿、直腰、腰髋带动上体向 右转动协助发力,击球后手臂顺势向前上方挥动,并注意前臂随挥外旋制造回球弧线,中远台攻球更要注意把随挥动作做充分。此时重心移至右脚,并注意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回球的弧度也要有足够高度,以便能越过球网到对方台面。从上分析看出,用直拍反打的方法,进行反手中远台抽杀是很适宜的。 反手中远台球常见的错误是球拍挥击后,前臂没有随挥外旋的动作造成拍形没变化,似将球向前抬起,制造不出弧线来,因此将球打飞,或只是送回去一个半高球。这个 毛病在传统直拍打中远台抽球时是很常见的。 另一个易犯的无病是伸臂拉肩不够,击球时全身协调发力不好,因此回球力量不足。由于是在中远台击球,回球没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而球飞行的距离又长,这样是很难构成对对手的威胁的。
--------------------------------------------------------------
一、快拨
反手快拨,国外亦有人称作“推球性反手强打”,是进攻及攻防转换中的重要手段。由于该技术实战应用频率极高,故必须充分重视,作为反手攻的基本功练好。把快拨 打好了,就如同网球中把抽底线球打好了一样,光就这一项技术就能收益不浅。世界冠军王涛凭借其出神入化的快拨技术所取得的的辉煌成绩就说明了这一点。 反手快拨与传统的反手推挡相比,有适应范围广、力量强、速度快、回球角度刁等优点。一般的反手推挡适应的回球高度仅在台面齐胸间,超过胸部就很难推挡,而快拨则不受此限,照顾面也可更宽。在击球力量上和手腕的抖动相结合,回球力量比推挡大得多,也能击出更大的角度。实战表明以快拨对推挡往往快拨占优势,其原因就是来回球中,快拨能把球回得角度比推挡更大。此外,快拨与其他反手技术相比动作小、线路活、球速快,既能充分借用来球力量,也可自行发力攻“软”球。 反手快拨动作核心是手腕的抖动发力,因此就有人称为“弹拨”,但与后面讨论的弹击球有区别。动作全过程是:站近台中线偏左,两膝微屈平站,收腹含胸,持拍手臂 自然弯曲引拍至腹前偏左位置,肘部略突前,球拍在台面之上(这是为了第一时间击球)手腕内收及内屈,当球从后台面弹起后,以前臂和手腕为主向右前方或右前上方挥拍迎球,在来球上升期手腕发力外展和伸,以前倾拍型作弹击球状击球。同时前臂外旋,击球后做好随挥及还原动作,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不变。 反手快拨常见的毛病是前臂没有前送动作,手腕即迅速翻拍击球,形似打扑克时抛牌。由于没有手臂前送动作,不能制造出理想的回球的弧线,只能击中少数上旋高球。另外手臂前送不充分,也不能击出有威力的球。这方面不妨观摩一下克罗的亚运动员普里莫拉茨的动作:手臂前伸似触到网,这样动作才完整充分,才有力量。
二、弹击
这是本握拍法特有的弹击方法,动作方法同快拨类似,但拍型不一样。弹击的拍形是初始拍形,拍面绕拍柄逆向移动成垂直状。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手臂弯曲迎前,手腕迅速内屈,使拍面与球台端线平行,在来球的高点期,前臂自然向前伸展,手腕用力外伸、抖动,以垂直或稍前倾拍形,撞击球的中上部。这种弹击方法比传统的用拍正面弹击球更为简单实用,而且瞬间可在快拨与弹击间作出选择。故亦可看作是一种特殊拍形下的快拨,也有人把这二种击球法统称为“弹拨”。
--------------------------------------------------------------
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传统的推挡打法,因为传统直拍的推挡打法变化灵活、技法成熟。如果直拍选手放弃推挡优势是很可惜的。当我们解决了反手拉弧圈反手弹拨等反手攻球之后,又面临如何打好推挡的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很明显,从反打拍形转换到推挡拍形,用现有的传统直拍是不方便的,这是传统直拍固有的缺陷。由此可见,传统直拍一定要革新。 这里介绍的方法主要的应用场合是,用前述的反打拍形来不及转换为传统的推挡拍形的情况。此时只需将手腕内曲,并让初始拍形前倾,拍面平行于球台端线;保持拍面固定,当球从台面弹起,大臂球带动小臂向前上方撞击球,做好随挥及还原动作。 本人认为,大家既然学习了“直拍反打”技法,反手就坚决地抢拉,特别是找到机会把拍形转成反打拍形攻球以后,更不可有丝毫犹豫,尽量不要再变拍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25
1.拉好定点下旋球:
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最好。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2、拉好定点上旋球:
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击球,击球的瞬间一定要往前送。训练的方法基本和抢拉下旋球一样,只是来球的旋转不一样,是上旋球。在推挡后侧身发力拉冲这板球,或对方变正手位后发力拉冲,反复练习。有多球训练的条件,可以由对方直接发上旋球到正手位和侧身位抢冲,落点可以从定点到不定点,逐步提高击球的难度。

3、练好反拉弧圈球:
反拉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尤其是业余运动员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像如鱼得水,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因为一般的业余运动员在拉弧圈球时拉高吊弧圈球的时候多,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就站在了比对方高一挡的层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领,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对方的旋转。训练的方法,对方发下旋球到反手位,搓球到对方侧身位,对方拉高吊弧圈球到反手位,自己侧身反拉,这样反复练习,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规律以后,再把反拉扩大到全台和不定点反拉。
第3个回答  2015-08-21
技巧如下:
1. 快收前臂 : 初练时,建议先把触球前的速度放慢,先把球挂起来,感觉球停在球拍上久一点,拍子跟球一起走一段距离的感觉,然后再慢慢的加上快收前臂的动作。 要注意,收前臂的时机越晚越好,力量越能集中。 有位弧圈高手告诉我:"球要转靠前臂,球要冲靠腰腿",如果小臂用的不好,怎么练拉球都不可能练的好的。 小臂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
2. 摩擦旋转的掌握: 无论要拉的多冲多爆,一定要保有强烈的上旋。从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跟说,只要往前撞击就可以拉的更爆而不必顾及旋转。相反的,每次撞击多了,总是会被要求要多摩擦。
3. 发力方向的掌握: 每次球拉的太软,老师们总是会要求往前多些,但还是摩擦。 每次球拉下网或者不够转,老师们就让练习者往上摩擦多些。
第4个回答  2013-08-31
教练说:正手攻球练习中不连续打超过三十个时别谈练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