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灌实。无收缩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胀水泥拌制,也可以采用掺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的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强度至少与先浇混凝土相同或提高一级。
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按不同类型的后浇带选择不同的浇灌时间。伸缩后浇带——根据先浇灌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时间而定。不同水泥品种,不同水灰比,不同的温度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要区别其收缩完成的时间而定,一般为浇注施工后60d 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灌,在工期要求紧迫和有特别困难时,也不应少于30d。留置沉降后浇带,一般宜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再浇注后浇带的混凝土。
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缝施工时要用堵头板或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在浇注混凝土前要进行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清理、凿毛、湿润,对该处的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紧密结合。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要注意提高其结构自防水能力,避免渗水现象。
后浇带的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设法进行防护,采用顶部遮盖,四周用临时栏杆或围护砌体围护等方法。防止后浇带内垃圾堆积难以清理及施工过程中钢筋被污染、踩踏。
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有条件的最好掺入一些早强减水剂,施工前应做试配,拌制要认真,精心浇捣密实,事后还要注意养护。
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混凝土尚未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在后浇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其强度值的75 %后,再按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拆除。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后,要确定时间间隔进行监测,将此数据与同时间内的沉降观测记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9
  如下:

  (1)应根据墙板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缝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600mm的墙板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断面。
  (2)钢筋是保持原状还是断开,这要由后浇带的类型来决定。沉降后浇带的钢筋应贯通,伸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梁板结构的板筋应断开,但梁筋贯通,若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砼收缩将受到较大制约,产生拉应力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
  (3)后浇带砼浇筑,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砼的强度至少同原浇筑砼相同或提高一个级别。
  (4)施工质量控制,后浇带的连接形式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支模必须用堵头板或钢筋网,槽口缝接口形式是在模板上装凸条。浇筑砼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的钢筋要复位,砼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应认真处理,保证砼自身防水能力。
  (5)后浇带处第一次浇筑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性措施,顶部覆盖,围栏保护,防止缝内进入垃圾、钢筋污染、踩踏变形,给清理带来困难。
  (6)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在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砼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85%以上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