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三个问题!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急!!!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用了三个“与”作用?(有没有什么修辞?)
2.“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的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有没有什么修辞)
3.前文说“独往湖心亭看雪”为什么后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Ps:《湖心亭看雪》和《三峡》的中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回答语言专业一些!谢谢!
答得好我会加分的!

1 连用三个“与”字,(算是个排比),一气呵成,描绘了一副天云山水相接的美丽景色,世界浑然一片雪白,很好地描绘的雪下得很大,覆盖面之广

2 量词“痕”“点”“芥”“粒” 就像是一位画家在勾勒一副水墨画,长堤是一条墨痕,湖心亭、小舟与舟中人的点缀的点缀,逐渐地显露出来,给人一种缓慢的动态视觉效果,实在太妙了。

3 不矛盾,也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样写反映出他们文人雅士式的孤傲。一个“独”字,充分展示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而一个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惟有雪光能带来亮点

PS 湖心亭看雪: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三峡》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追问

回答得很好,只是第二题好像重点应是突出“上下一白”,还有第一题语言可以在专业一些吗?帮忙搜一下,谢谢了

追答

一二题是我自己写的,我再修改一下:

1 排比,连用三个“与”字,一气呵成的气势便显现出来,描绘了一副天云山水相接的美丽景色,世界浑然一片雪白,侧面反映了雪景覆盖面之广。突出了白雪皑皑的景色,天地一片苍茫。

2 量词“痕”“点”“芥”“粒” 就像是一位画家在勾勒一副图画,长堤是一条淡淡的墨痕,湖心亭、小舟与舟中人的点缀的点缀,逐渐地显露出来,衬托出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的景象。给人一种缓慢的动态视觉效果,甚妙。

追问

1.应是: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中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用了白秒的修辞手法。
2.应是:用自身之小烘托出景物之大
不过谢谢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0
1、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2、“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
3、不矛盾,船上还有船夫、仆人等其他人。
中心思想: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三峡:该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先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追问

2、3小题好像不太对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13-01-20
白描,白描,不矛盾啊,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认为只有自己一个人,三峡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湖心亭表现了作为前朝遗民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怨追问

对!确实是白描!你能把都回答一下吗?

追答

什么都??

追问

题目啊

追答

什么题目

追问

追答

tangram_guid_1358658006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