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盲目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02
作为大剧作家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奉为传世经典,诞生数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好几版经典的电影也荣获多项大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放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基本是被抨击的对象。因为“阳台爱情”的荒诞之处在于只见过一次面就结婚,短短五天内就完成了初遇、结婚、初夜、逃亡和殉情这一系列变故。这种故事情节是不符合现代(也包括古代)的婚恋观的。

但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所追求的本身就不是现实主义,而是浪漫主义。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莎士比亚所表现的本身就是理想中的原始爱情萌动,即不被任何社会客观现实所干扰的、单纯发自内心的男女之爱。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基本都是追求外表,仅凭好看的颜值就能激发出人类最为原始的本能,即追求美好的天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初次相逢是在舞会上,看看罗密欧眼里的朱丽叶是什么模样:

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象黑奴耳边璀灿的珠环;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瞧她随着女伴进退周旋,象鸦群中一头白鸽蹁跹。我要等舞阑后追随左右,握一握她那纤纤的素手。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到绝世的佳人!
——摘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 第五场
罗密欧仅凭朱丽叶绝对出众的长相就认定这是他的绝世佳人,眨眼间就把之前恋慕的罗瑟琳划为“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的行列,可怜的罗瑟琳仅仅是没有朱丽叶漂亮,就连张好人卡都没得到。

作为现实主义者恐怕会想,假如这时候埃及艳后出现在舞会上,相形见绌的朱丽叶会不会也被罗密欧划到罗瑟琳的难姐难妹中去呢?

在男女情感萌动的年龄,朱丽叶14岁,罗密欧也大不了多少的时候,正是我们年少时期校园恋情盛放的时刻。那个阶段双方考虑的条件远没有成年人多,基本就集中在才艺、学问、健美这几个方面上,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颜值。

时代的主题是注重心灵美,但是外表吸引力依然没有比从前少多少。即便是巴黎圣母院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心里想追求的还不是最美丽的吉卜赛舞女么?

到了成年人择偶的婚姻市场,家庭条件、社会地位、金钱多寡等都是重要的衡量目标,人们也注重品行。但奇怪的是,外表不佳的人往往最先被相亲对象pass,对方甚至都不屑于了解你的财富、品行和其他条件了。成人择偶尚且如此,更何况稚气未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