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信访国家信访局有效果吗

手机信访国家信访局有效果吗

有效果,小明不服政府部门作出的征地行为,属于信访受理的事项。根据《信访条例》,老百姓可以对下列主体提出建议或意见,不服其职务行为的,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3.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4.社会团体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5.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小明老家在一个县城的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扩容,家里的地被征了,父母本以种地为生,没了生计,拿到的补偿款不够养老,也没有低保和救济,生活陷入困顿。小明认为补偿不公道、征地有猫腻,向村里、乡里反映也没人理睬,无奈之下,一家人开始“上访”。

国家信访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信访总量下降了18%。信访改革两年来,“进-京-告状”的人数也持续下降,“倒金字塔”的信访结构正在悄然改变:去年,国家、省、市、县四级受理的信访量占比分别约为7 .5%、19 .6%、33 .8%、39%,基本形成“正金字塔”。

然而,长期以来,信-访被等同于“上访”,很多人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信访,应该去哪里、找谁、以什么途径进行信访,甚至在信-访过程中踩到法律红线。以下将以小明的故事,告诉你如何正确信访。
【拓展资料】
哪些内容可以信访?



哪些事儿信访局不管?

这些事儿不在信访部门的受理范围:

1.属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人-大、法-院、检-察院的事儿不归信访部门管。

2.已经或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涉诉涉法等其它法定途径处理的事情不受理。

3 .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期限内的;已有处理意见且正在复查期限内的,或者已有复查意见且正在复核期限内的。———办理期内不重复受理。

4 .已有复核意见的;在规定期限内未申请复查、复核的。——— 已经终结的不再受理。

的提示:《信访条例》规定,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向有关机关提出,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法院、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其提出。

不能去哪些地方上访?

话说小明和爷爷在北京时,还有一段小插曲。

爷爷在国-家-信-访局吃了“闭门羹”后,不甘心白来一趟,带着信访材料去了天安门广场,想给自己伸冤,谁知被警察发现后劝阻,并告诉他们:你们去了不是信访场所的地方上访,这是不对的。

的提示:《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信访有哪几种途径?

小明要“上访”,有5种主要的信访方式:

1.写信;

2.网上信访(包括写电子邮件);

3.打电话;

4.发传真;

5.走访。

的提示:我们平常所说的“上访”一般是指走访,其实除了靠两条腿走访的传统方式外,还有更快捷、简便的方式,足不出户就能“上访”。

当前网上信访逐渐兴起,已经成为信访的主渠道。据国家信访局的统计数字,今年1至6月份,全国信访量中41%是网上信访,已分别超过来访(37%)、来信(22%)的数量。

从大形势看,信访总量正在持续下降。2014年全国信访总量下降4.4%,今年1-6月份下降幅度达18%。

信访只能去信访部门吗?

“上访”并不是只能去信访局,受理信访的部门有很多,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委办局大都有承担信访职能的窗口。

比如,小明觉得当地政府违规征地,可以去国土部门投诉;觉得村干部贪污了补偿款,可以去纪委举报;小明的父母申请不到低保和救济,可以去民政部门咨询和反映。

涉及多部门,或“三不管”,或不知道谁管的事情怎么办?可以找信访部门反映。

的提示:职责有分工,术业有专攻,信访时,建议先找职能部门,解铃还须系铃人。

越级走访可行吗?

眼看推土机把地里的庄稼全毁了,小明的爷爷很着急,要去北京告状。小明劝不动,又不放心老人,就和爷爷一起来到北京。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人民来访接待室(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司),爷孙俩没有看到张贴的依法逐级走访通行,径直排队、安检,走进接访大厅,谁知接谈员却出具了不予受理告知单。

“按照依法逐级走访的有关规定,你的事应该回县里去反映”,接谈员向小明爷爷耐心解释,并告诉他哪件事应该具体找哪个部门,还可以去县的联合接访大厅“一站式办理”。

小明爷爷虽然听明白了,可仍不甘心,又回到省里碰碰运气,结果省信访局也让他先找县里或市里的相关部门。

的提示:《信访条例》规定“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走访要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上一级机关提出。去年5月,依法逐级走访的相关办法实施后,各级信访部门不再受理越级上访。

去年,国家、省、市、县四级受理的信访量占比分别约为7.5%、19.6%、33.8%、39%,基本形成“正金字塔”结构。

给领导人的信会寄到哪里?

小明觉得写信上访比较方便,找来纸和笔,写给谁呢?可以写给从中央到县里的各级信访局,也可以写给各级政府部门,当然,想写给各级领导也是可以的。

小明想了想,决定写给国家领导人。他在信里写道,家里失去土地,老人老无所依,希望国家领导人帮帮他们,关心像他们一样的失地农民。

小明在信封上写下最高领导人的名字,贴上邮票,把信投进邮筒。几天后,这封信寄到了国家信访局。

的提示:目前国-家-信访局每天收信约2000件,其中2/3写给国家领导人。这些信大部分是表达个人诉求,也有约15%是意见建议。重要的信会原件报送,直呈领导人案头,其他信会通过列表报送、综合信息报送等方式上呈,也会往下转送或交办。

国-家-信-访-局办信司下辖8个处,每个省份的来信都有1-2名专人办理。

网上信访怎么操作?

小明听说邻居也因为征地“上访”了,不过不是写信,而是上网。

上网也可以上访?“你out了吧”,邻居在电脑前一步一步秀给小明看:登录国-家-信-访局网站、点开“网上信访”一栏、进入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页面:

1.实名注册: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是必填项目。

2 .网上写信:求决、申诉点“投诉请求”,给党和政府提意见点“建议征集”。

3 .提交信件:要选事发地点、问题类别、是否允许公开等,还可添加联名人,贴附件。

4.查询评价:不仅可以“全程跟踪”信访件办理进度,还可以评价满不满意。

的提示:目前网上信访普遍要求实名,一些省市区信访局网站不要求实名注册,但提醒信访人,这样会影响核实和办理。在网上提交信访件时,即使勾了“允许公开”的选项,公开的也只是信访内容,个人信息会受保护。

信访做哪些事情违法?

根据《信访条例》,有些事情会踩到“法律红线”:

1.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2.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1)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2)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

(3)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4)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

(5)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

(6)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的提示:这些事情是千万不能做的!

打市长热线也是信访?

小明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爷爷奶奶更是没上过学,不会写字。对他们来说,写信和上网都有点困难。那要“上访”怎么办?可以打电话。怎么获得信访电话呢?

1.打开国-家-信访局网站,点开“地方信访部门”和“部委信访部门”,可以查到各省、各部委的信访电话和地址。

2.打开各省市区信访局网站,可以查当地省、市、县信访部门和委办局的信访电话。

3.打114电话问询。

的提示:很多省市区开通了像“12345”等省长、市长、区长热线,这也是信访通道。

不服处理意见怎么办?

小明对县国土局的处理意见不满意,怎么办?可以向县政府或市国土局请求复查。如果对复查结果仍不满意,还可以向市政府或省国土厅请求复核,但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1.复查:30日内向原办理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查,30日内其要作出书面复查意见。

2.复核: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30日内其要给出书面复核意见。

另外,信访件办理也是有时限的,15日内不告知,90日内不办结,可以给差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09
全面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已经5年。在全国信访形势总体平稳的情况下,全国网上信访量在信访总量中的占比上升明显,网上信访已成为群众信访主渠道。

日前,记者就网上信访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信访局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负责人金艳丽。

记者:网上信访给信访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金艳丽:我们着眼于便捷高效服务群众,依托互联网搭建了网上信访平台,着力打造网上“群众之家”。

自建成运行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以来,已基本实现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互联互通,构建了集投诉、办理、查询、跟踪、督办、监督、评价于一体的全国网上信访综合应用工作平台,群众可以及时跟踪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和处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随后,又相继开通手机信访和微信信访,实现网上信访向“掌上”延伸,为群众提供全天候、零距离服务。目前国家信访局移动端信访占网上信访量的七成以上。

网上信访渠道不断拓宽,形成了“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阳光信访”新模式,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了信访工作整体效能,提升了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网上信访因其公开透明、快捷高效、便于监督的优势,受到社会关注和群众欢迎,信访主渠道作用发挥越来越明显。

我们将继续优化完善网上信访平台、深化信访信息系统应用,通过优化信访界面、简化操作流程、强化智能引导,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人文的服务,加快推进信访信息系统与信访业务深度融合,将各类渠道提出的信访事项全部纳入系统流转,确保每件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过程都在网上全程留痕,做到信息全部录入、办理全程公开、数据全自动生成。

记者:网上信访这几年的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难点?

金艳丽:网上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网上信访平台整合对接还有待加强、国家信访信息系统深度应用还不够、网上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水平仍需提高、网下推动信访问题解决的力度仍需加大。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把着力推动网上信访业务智能化升级作为今后一项重点工作,加快网上信访平台整合步伐,推进将各类网上信访平台接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实现全国信访数据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依托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效能,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引领,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系统功能开发,让系统自动识别信访事项内容,智能推送与信访事项有关的政策法规、相关案例、处理建议等,为业务办理提供智力支持。

记者:如何进一步提高网上信访解决问题的实效?

金艳丽:信访工作说一千道一万,核心就是要解决问题。网上信访要有生命力,关键是网下要快捷高效解决问题。只有及时回应群众诉求、高效推动矛盾化解,才能让群众最直接地感受到网上信访好用管用,不断提升网上信访公信力。

为此,我们坚持把功夫放在“网下”解决好问题上,使网上信访快捷高效解决诉求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要强化网上信访受理办理,压实首办责任,落实简易信访事项快速办理要求,加大交办和督查督办力度,确保每一件事项都办得快办得好。借力今年国家信访局部署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推动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化解,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久拖不决的问题。加强对民生领域信访突出问题的专题分析研判,及时提出促进政策完善和工作改进的意见建议,推动成批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2个回答  2022-02-09
有用没用得试试呀。一般会有一些用处的,会有人给你打电话询问或者安排一些部门接访调查你反映的问题。
小部门的这种公开便民都是须有徒表的,大部门还算好点,期待你的结果,回头给我说下,我也准备去搞这个。
第3个回答  2022-02-10
这个不一定,看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