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分为哪两个历?两个历是怎么制定的?

如题所述

分为阴历和阳历,其中,阴历又称古历、汉历。

阴历,在天文学中是按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制定的,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

阳历,是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故而闰年的二月有29天。

扩展资料:

我国旧历发展的经过:

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

古代国家农业慢慢地发展以后,就发现纯粹用阴历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农业节候配合不上。为了解决这阴、阳历的矛盾,古代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放弃阴历月亮盈亏作为计算月份方法,把年分为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年一闰。这是公元前46年西洋罗马所采取的办法。另一办法是找出阳历年的日数和阴历月的日数两者之间的最小公倍数。

以上两种办法虽可以调和阴阳历,不至于冬夏倒置,但一年中节气仍然可以相差一个月,对于农业操作安排上仍然不够精密。所以到了战国末年又建立二十四节气,和阴历相辅而行。到了东汉时代,才又创立一年七十二候,这便是我们旧历发展的经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中国的日历表又被分为:单历、全历、年历、万年历及长效万年历这几大类别。公历日历属于国际通用的,全世界都是用这个日历来计算年月日的时间。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它的设定是根据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原理,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每年就是365天和366天。

全历代表了机械复杂的基本层次。全历腕表功能包括星期、日期和月份,这种机制假定每月均等31天,日期和月份的显示难免出现纰漏,因此每年需要进行5次(2月、4月、6月、9月和11月底)手工调校。

年历是迈向自动化日历计算的第一步。这是制表师们追求长达五个世纪的理想:随着时间的流转显示真实的信息,而无需任何手工调校。

四年期历虽然已经问世数十年,但却是世界上最鲜为人知的日历腕表类型之一。四年期历将一年中每个月的长度纳入考量,无论28、30或31天。

拓展资料

日期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定和常规时间。月亮是时间流逝的另一标志,且同样重要,这也是几乎所有现有日历腕表都配备月相盈亏显示的原因,尽管精准程度各有不同。

月球周期就像其他自然循环,不是准确的30天,也不是24小时的整倍数。根据精度的不同,月相盈亏显示同步真实月相圆缺的程度亦有不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6-10
阴历和阳历
什么是阳历呢?它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因此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它的每一个历年都近似于回归年,每一个历年中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的符合,例如春分点永远在3月21或22日,不会有大的出入。由于一个回归年的十二等分约为三十天半(30.4368日)近似二个朔望月,所以阳历把一年也分为十二个月,实际上阳历里所谓的“月”,只是个与朔望月无关的空名而已,与月亮圆缺的变化周期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根据阳历的日期,我们无法知道月亮的朔望和上弦、下弦,但根据阳历的月份却可比阴阳合历更准确地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农历”这个名称的来源。汉族传统的历法中有二十四节,而来源于西方的公历里没有完整的二十四节的全套名称,只有其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几个。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汉族古代,而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又常把旧历叫做“农历”。这都是民间习惯形成的名称。
第3个回答  2020-04-21

日历分为农历和阴历。

一般我们在看日历的时候,每日的数字就是阴历,下面的大写数字就是农历。

“万年历”APP

日常生活当中,大部分的时间我们只会用到阴历,只有在过生日,结婚,搬家这种时候用到农历,因为想选在一个吉利的农历日期。

上图中的内容介绍的很详细,农阴历,节气都有涉及到,看日历是真的很方便了。

第4个回答  2019-01-01
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