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出了什么上联,苏轼至死没对上,后来成千古绝对?

出了什么上联?

王安石出的上联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相传此上联不仅在当时难为住了文学水平超强的东坡居士,而且流传至今,依然没能有一个完美的下联可以与之匹配,展望未来也没有人敢说一定会有,所以说它是“千古绝对”。接下来详细说明。

原来,王安石和苏轼2人是北宋同一时期的两位著名人物,他们都是才华横溢,都是进士及第,都同列“唐宋八大家”,虽然在政见上存在分歧,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敬佩他二人各自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而对联在古代以及他二人所在的北宋,一直都是展现一个人“文学功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唐诗宋词写的好的人,往往离不开这样的功底。

尤其北宋重文轻武。相传某日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在书房中等候的过程中,无意发现了王安石所写《咏菊》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勾勒出了一幅西风过境,菊花满地,一派金黄的画面。不过,苏轼当时暗笑,因为根据他对菊花的习性的了解,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所以他又将心中的暗笑转化为笔下的嘲讽:“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不仅自己擅作主张接了两句,还教育起王安石来了(后来东坡先生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王安石写的没毛病,南方的菊花和北方不同,的确会在风吹过后落满地)。等到王安石过来,看见之后,又怎么会感受不到字里行间的嘲讽,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出了一个对联,即前面说的“千古绝对”:“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苏轼看了之后也被难为住了。

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这个对联现在看起来,似乎很好理解,“七里的山塘,走到一半,是三里半”,3.5正好是7的一半。很好理解啊。但,这只是看起来是这样,真要是对起来,具体问题就来了。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一词多义。“七里山塘”既可以是一个用“量词”修饰的地方,也可以其整体看成一个“地名”,然后“半塘”既可以是“七里山塘”的一半,同时也是地名“半塘”。所以,这些在无形中都制约着下联,不仅要在数字上对仗精准,而且要在语义上符合上联蕴含的神韵。

相传明朝有个文人,在游览九溪蛮洞时,对出一副下联:“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答主才疏学浅,读这个下联的时候,感受到了一丝“勉强”。因为在答主看来,既然前面是“9”,那后面应该是“4.5”啊,直接被四舍五入了,再怎么说,也让人觉得不太合适。其实,答主知道这个“千古绝对”很久啦,也关注过很多人给出的下联,但都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看到有个朋友对“九江云湖,游至重湖四江重 ”,是我见过的并且觉得比较贴近的一个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2

这一千古绝句就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这一上联是王安石为了苏轼出的,但是相传苏轼并没有对上。不够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当时的苏轼没有对出来也并没有什么,后来的文人当中曾有文人对过。不过韵脚也还是比较的勉强,果然都是文豪神仙打架,一般的人还真的是看不懂。

其实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位都是一起在朝为官的文人,两个人都是在“唐宋八大家”的一员。他们的学识自是一般人比不来的。而且两个人在文学上的建设都是具有很高的威望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苏轼在这方面是略高一筹,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的代表。王安石的浪漫情怀主义更多的是体现在哲学上。

这一上联的来由是因为当时两人一同去拜访宰相大人,在此两个人有了小争执。然后苏轼他就在休息的时候就看到了王安石写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要嘲讽这做事之人怎会不懂尝试,花怎会如此容易掉落,就接着写下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不满这就在再出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其实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这样的绝句其实还有一些,记得小时候在看动画的时候记得有一对联就说是难倒过文曲君。上联是:烟沿檐烟燕眼。这一上联还不知道有没有下联。不过在小时候就觉得这一对联出的太巧了吧,都是同样的韵脚,很难找出一样的韵脚并且还能做出下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0
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期间有个明朝文人在游览九溪蛮洞时,勉强对出一副下联,这就是:九溪蛮洞,苏轼虽然说没有对上经过中洞五溪中。
第3个回答  2019-10-11
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给他出的上联就是九溪蛮洞
第4个回答  2019-10-11
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出了一幅很难的对联,然而对联却流传至今,这就是:九溪蛮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