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患者痊愈的表现

我老公患双相情感障碍症也就是躁郁症一年了,一直坚持服药和治疗,我知道这种病是有治愈可能的,那么他如果痊愈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最好是专业点的,谢谢
那么医生都是从什么方面判断的呢?现在我觉得他的情绪在很长的一个周期内都很稳定,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开心很轻松,以前发病时候的反常举动也都没有了,每次去医院复查医生也都是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我们回来继续服药

躁郁症是一种周期性情绪过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这种情绪波动因起伏较正常人大,持续时间亦长,且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与生理功能。
所谓「躁郁症」(manic-depression),一般而言是指个体有时出现忧郁的症状,有时又出现狂躁的症状,此两种特征不断的交互出现之情形,因此又称之为双极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也就是说个体会出现两极的情绪反应,一为狂躁,另一为忧郁。当个体在狂躁阶段,其出现的特征为情绪异常兴奋、自我膨胀,睡眠时数减少,非常健谈、多话,常常是滔滔不绝讲个没完,另外他们的思考或想法也经常跳来跳去,称之为跳跃性思考(flight of ideas),易分心,在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常常疯狂购物,而不管价钱多少等失控行为特徵。当个体处于忧郁的阶段,其特征又显示出心情沮丧低沈、对任何事缺乏反应或兴趣、体重改变、产生睡眠困扰、缺乏活力、负向的认知或看法等等的特征。
躁郁症在有效持续的药物及心理治疗下,是能有效的治愈。根据现有的研究,这样的病症还是有遗传的可能性。
躁郁症是一种双极性的情感疾患(bipolar mooddisorder)。此种疾病的特性是躁狂发作(manicepisode)与忧郁发作(depressiveepisode)交互或混合地出现。其中躁狂发作的特性为:高昂、开阔、多话、易怒、自夸、自大、注意力分散、意念飞跃、不寻常的快乐、盲目的投资或采购、活动量增大、睡眠时间少等等。忧郁发作的特性为:心情沮丧、失去兴趣、活动力降低、食睡习惯改变、疲累无活力、自责、自杀等等。由此可知,躁郁症的朋友在情绪上的变化会很极端,可能前一周还「快乐得不得了」,下一周就忧郁得想自杀。甚或混合型的发作,更出现喜怒无常、阴情不定的特性。
跟这样的朋友要怎样相处呢?您可以进一步参考医学书籍了解这种疾病的特性。当您了解病人情绪起伏的特性后,请您包容、关怀并接纳他。这时您自身的情绪比较不会受到影响。您可以协助他赴精神科就诊并劝他按时服用药物,这麼做可以增进其情绪稳定度。您仍然可以与他做朋友,并尽你所能协助他适应生活。但是,这样的疾病确实有必要接受专业医疗的协助。由于躁郁症还有各种型态,到医院看诊时,再针对病患特性请教相对应的相处方式会更好。
忧郁症(major depression) or clinical depression和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两者都是常见的情感性疾病 (affective disorder or mood disorder),因为他们主要的症状是影响个体的情绪。忧郁症和躁郁症又分别称为单极性 (unipolar,因为症状是单向的)和双极性(bipolar or manic-depressive,因为症状是双向的) 的情感疾病。其它常见的情感性疾病尚包括了轻郁症 (dysthymia, 一种慢性的中度忧郁症),循环性情感疾病(cyclothymia, 一种较轻微的躁郁症)。
为什麼会患有这类疾病呢? 一个人的基因生化以及环境因子都在疾病的发作及愈后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脚色。现有理论倾向于有些个体先天即比较容易发生脑部化学物质不平衡的现象( 和遗传相关),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只是促使发病的近因,所以躁郁症患者的手足和子女有较高罹患躁郁症的比例。
纵使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经验过情绪上的起起落落,这和躁郁症的情绪起伏并不相同。后者不论是在情绪强度或是持续时间上,都比一般的情绪起伏极端许多。
它的症状有那些?
躁病时
*情绪过度兴奋、愉悦。
*精力充沛,不觉得需要睡眠。
*易怒、喜争论,易与人起冲突。
*过分慷慨、热心,乱花钱。
*自认能力很强或具超能力。
郁病时
*情绪低落,表情忧愁。
*失眠、早醒或易惊醒。
*食欲减少、性兴趣减退。
*反应迟钝、动作减少。
*绝望、有罪恶感。
*有自杀意念或企图。
躁郁症的病程如何?
*近来的研究发现:躁郁症的发病与脑内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异常有关。
*但病人的情感变化,经常是找不出与环境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一般而言,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 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躁病与郁病发作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通常若不加以治疗,躁病的症状可能持续三至六个月,郁病症状,可能长达六至九个月。
躁郁症能根治吗?
由于病因不清楚,因此目前尚无法根治,但可以药物治疗,减轻症状或减少发作次数。病患及家属若能及早接受适当的治疗,规则的服药,不因病情稳定而自动停止治疗,可使病人能维持正常稳定的生活与工作。
症状发生时家人如何协助他
情绪过分高昂时有什么征兆?
当你察觉到病人突然显得过分兴奋,精力充沛,好争论,易与人起冲突,过分慷慨、热心,这就是情绪高昂的开始。
如何「协助」它呢?
此时病人会变得敏感,容易受周遭环境的影响,斤斤计较,爱批评、易怒又固执,甚至会出现不合理的要求及行为,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是症状,对于可行的要求,可以同意,不合理的部份要用接受的态度,诚恳的倾听,但不立即给予答复,来暂缓他不合理的要求。假如他激动得无法接受劝解及转移时,可以肯定、坚决但不责备的态度告诉他:「我们很关心你,但这是不可以的。」如此可达到限制的目的,也使病人感受到安全与信任。
家人该注意些什么?
因为活动量过大,注意力不集中,而易疏忽照顾本身的安全、起居,所以必须要------
*布置一个简单、安全的环境。将剪刀、烟灰缸收起来,防止作为功击的武器。
*协助注意营养的摄取。因为耗费大量体力,须少量多餐以补充所须的营养。
*注意个人卫生的处理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忽略漱洗、沐浴及衣服的更换,须定期提醒。
情绪过分低落时,有什么征兆?
病人呈现出忧郁情绪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沉溺于不说一句话,不做任何事,活动减少而缓慢,食欲不振,睡眠型态是易惊醒或早醒时,就该注意了。
家人该注意些什么?
*用简单、直接、重复的语句来接近病人,以了解、尊重的态度来鼓励他。
*注意营养的摄取少量多餐,在旁陪伴。食物的准备,要易咀嚼消化且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品。
病人大多不会主动要求,不要因病人拒绝,就把食物取走。
*个人卫生的处理协助漱洗、沐浴及衣服更换。
*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协助病人按摩四肢,做被动运动。
*注意周围的环境减少吵杂声音,以避免刺激,但仍可安排病人活动,并鼓励与人接触。
*为预防病人因忧郁而产生的自杀行为,故须避免让病人自己保管药物或单独居住,多留意病人情绪与言行举止,并应遵从医师指示,按时给药,必要时须接受住院治疗。
如何来预防自杀行为?
*60--80%自杀病人,都曾直接或间接提过想死的事,因此,要注意自杀的警讯,不要认为宣称自杀的人绝不会自杀。
*密切观察病人言行,发现有自杀前兆,随时陪伴病人
*自杀前兆包括病人的情绪与行为突然改变,如严重忧郁病人转变成开朗或活跃;或怨恨、攻击转变成退缩或拒食;或言语中有想死的暗示。
*发现自杀前兆时,应给予充份的关心与支持,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仇视、愤怒与哀伤。
*安排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除去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须特别注意的时间是清晨与深夜。
*耐心倾听病人痛苦的心声,让他感觉到有人在关心他与了解他,愿意帮助他。
*不要否定或讥笑病人所说的,也不要与他争论。
*发现自杀前兆,最好能协助、鼓励病人就医。
*情绪改善后,至少三个月内仍有再度自杀的可能性,仍须注意即预防。
举例:越狱第二季登场的马洪探员患的就是躁郁症,在第三季中马洪探员在第一次在SORA监狱中会见他的律师时提到那白色的药丸(varatril)能够抑制躁郁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像这类型的病症你要支持和配合病人。不要因为他一时的状态来判断。
需要长时间的观察。1年也不算长。
一般是5年确定情况。3年能够看出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也不要因为某种原因来确诊。总体上来说。你要细心观察。最好是复诊下。
相信他会健康起来。我也祝福你们能幸福美满。
医生判断是通过语言和一些特殊手段。
所谓语言。就是病人和医生的交流。
在交流中他能看出一点疑惑。
服药的话是必须的。
不说医生想骗你钱。
有些钱是不能省的。
医生开药会有主次。所以根据实际情况你开药选择不要次的。
这种病也是有周期的。所以不能因为一段时间的好就确定病好了。
建议还是在正规医院治疗。
做周期性的心里测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16
躁郁症,也就是“双相障碍”,这是一种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它属于心境障碍的范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在躁狂发作期,患者往往情绪非常高涨,并很容易被激怒。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说话很多而且说得急迫,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精力充沛总感觉不到累,还可能会有些不计后果的行为,比如说挥霍等等。
而在抑郁发作期,患者就非常的低落。表现在:兴趣丧失、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意思,精力减退,自我评价过低、总是自责和内疚,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等等。
那么躁郁症痊愈后是什么表现呢?
行为越来越正常,对于结果不再那么纠结,没有那么完美主义,变得对生活越来越不过度在意,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要想快速痊愈,和医生好好配合,同时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3个回答  2008-12-03
像这类型的病症你要支持和配合病人。不要因为他一时的状态来判断。
需要长时间的观察。1年也不算长。
一般是5年确定情况。3年能够看出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也不要因为某种原因来确诊。总体上来说。你要细心观察。最好是复诊下。
第4个回答  2008-12-11
很好,能够坚持服药和治疗.过的开心和轻松,这是对病情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目前是这样的情况,其实不用去想什么时候能好,因为他的症状已经差不多了,对生活的影响也小了.

不过双相情感障碍应应遵循长期治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