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造“塑料大米”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如题所述

当然是假的,因为拿塑料颗粒“假冒”大米会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根本骗不了人,比如同样泡在水泡,塑料颗粒会浮起来,而大米会沉下去,且两者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样。商家没有可能造假还留这么大一个破绽,这么干纯粹是惹火上身。

“塑料大米”是一个传了很久的谣言,近日,“塑料大米”的谣言再度出现,过往的一些谣言文章、图片和视频在互联网上不断传播。对此,不少网民、媒体纷纷指出,这种“塑料大米”不仅很容易识破,成本还高于正常大米,商家没有必要用塑料去替代假大米。

没人分辨不出真实大米和塑料大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称,去年10月,环球网就报道过一则新闻:当时,美国一些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流传一段类似的虚假视频,视频还表示“为缩减成本,中国用塑料生产大米,而非种植,并将这些塑料米出口到西方国家。”

随即,美国辟谣网站“谣言粉碎机”发表文章称,“美国消费者们首先应该明白,如果买回家的大米是用装东西的塑料袋做的,要吃不出来是很难的。”这家美国辟谣网站调查发现,“塑料大米”的谣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但一直到现在,在所有传谣的国家,没有证实发生过一例消费者分不清真实大米和塑料大米的情况。

此外,央视也有过类似的辟谣报道。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6年,尼日利亚海关查获102袋50公斤装的“塑料大米”,引发全球关注。该事件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说法大相径庭。最初有消息称,这些大米是“来自中国的塑料大米”,用以冒充大米出售给当地民众食用。不过,有媒体很快提出质疑:如果是塑料大米,那其单价是真大米的两倍,这些大米可能是为了绕来尼日利亚的进口限制而以大米面目示人的塑料原料。

2016年12月30日,调查结束,尼日利亚官方公布了沸沸扬扬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为霉变不能食用。

那个机器生产的,还是塑料……

解放日报记者联系到一位塑料行业人士。当他观看了网传视频后表示,这根本不是在制造什么塑料大米,而是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

他说,视频中所用的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应该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他说,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这位业内人士还提供一张类似塑料造粒机的图片,这台机器与视频中的机器几乎一模一样,有一个放置废旧塑料的入口,经过加工也会有个“出丝”的过程。他还告诉记者,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

腾讯较真平台也指出,网上流传的“塑料大米”加工的视频,但其实视频展示的不过只是再生塑料颗粒的加工过程,和大米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30
如果真的有人用塑料仿制大米当成天然大米卖,那么这人肯定是个傻子! ——— 因为他直接卖塑料会比把塑料当成大米卖贵得多。
你说的应是新的营养食材“人造大米”。
人造大米又称“复合米”、“强化
营养米”、“营养强化米”等。它是用淀粉类原料,添加维生素、赖氨酸等各种微量元素,用人工方法造粒、糊化、干燥制成,外形与天然大米一样或者相似,而营养价值显著优于普通大米。
人造大米的食用方法与普通大米一样,可煮制干饭、米粥、炒饭,可加肉、加糖、加水果。熟练掌握了蒸煮要领就可制作出口感优于普通大米的各式主食。
一般建议,人造米以1:200~300的比例与普通大米混合,用传统的蒸煮方法制作主食,用以弥补普通大米营养的不足。
第2个回答  2019-05-11
谣言止于智者。制造假大米 的成本比大米还贵 ,制造它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