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是什么?

如题所述

通常所说的会考,就是指高中会考
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肄业,有资格参加高考。会考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都能一次性通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一次补考机会。
会考科目
(1)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生物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化科目的会考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3+3+4”的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作为必考科目,在其余科目中考生可任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余下4门作为考查科目(笔试),要求考生在第一次报名时就选定考试和考查科目。实践操作科目均为考查科目。
考试科目的成绩报告分为4个等第(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绩报告只分2个等第(及格、不及格)。
(2)会考时间及科目安排
高中会考文化科目一年开考两次,每次都开考10门。第一次安排在春节前三周左右,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科目主要面向中考学生;第二次安排在6月中旬,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7科主要面向高二考生,其余3科主要面向中考学生,不再单独安排补考。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查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3
学生毕业时,除校内毕业考试以外,会同他校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机关所主持的一次考试,称为会考。

80年代后期,由于单一高考对承担“双重任务”的高中教育导向的偏颇,高中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被视为“失败者”。为了抑制这种不良现象,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决定改革考试制度,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将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分开。1990年6月6日,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从此,一种新的考试制度诞生了。高中会考成绩开始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招工、招干、参军的文化成绩依据。
高中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实施使高考与高中毕业有为明显区分,既确保了高中教学质量,又能确保给高校招生输送合格的新生,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13
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肄业,有资格参加高考。会考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都能一次性通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一次补考机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7
初中阶段,会考一般是指初二下学期进行的生物地理考试,高中阶段,会考一般是指高二下学期进行的学业水平考试,在不同地方叫法不同,如:江苏之前的就高考称之为小高考。
第4个回答  2020-02-11
会考有多意:1、综合考课官吏政绩。
2、学生毕业时,除校内毕业考试以外,会同他校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机关所主持的一次考试,称为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