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内耗,精神内耗能有多累?

如题所述

精神内耗是指没有向外的产出,主观上的心理消耗导致身心疲惫。表现在独处时会比较轻松,感觉到能量满满,与人交际沟通好像在消耗精神,就算什么都没做也会觉得疲惫很累。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因为焦虑胡思乱想大量消耗了自己的精力。


往往内心戏多,敏感的人更容易精神内耗。
我自己就是一个内向敏感的人,我有时候总是会陷入精神内耗的怪圈,别人无意识的举动可能会导致我胡思乱想半天。
举个例子:我很在意朋友圈朋友给我点赞的问题,如果我发现同学跳过我这条朋友圈去点赞别的同学的朋友圈,我会怀疑她是不是不喜欢我,然后开始回想我哪里招惹到她了,最后什么问题也没发现,但总会觉得她讨厌我,心里会感到不好受,等回到学校和她交谈一会,觉得自己想多了,这件事情也会告一段落。但是我下次还是会因为类似的事情而开始纠结,自我攻击,陷入精神内耗怪圈。


精神内耗能有多累?

我觉得精神内耗没有很累,可能情绪会突然低落,变得很不开心,但是似乎“精神内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下意识的反应,这才是最可怕的,这种习惯只会导致我们越来越自我否定,心情时起时落,无法正确的给自己定位。


“精神内耗”带来的不良后果。
“精神内耗”整天会因为一些小事胡思乱想,精神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心情低落沮丧,被如此多坏情绪包围,更没有兴致去做别的事情,明明一天也没有做什么,却常常感到心累,觉得心里充满了消极情绪。


有时候我们自己犯了一点小错误,别人还没有说什么,自己就开始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还会幻想别人肯定在内心批评我们,然后就开始感到沮丧,无法面对别人,最后会得出结论:“我真的是一个差劲的人”。这样也导致我们越来越自卑,对自己的认知出现偏差。
“精神内耗”的原因?
非常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可能“精神内耗”的人,也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很想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完美的自己,不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出错,所以当“精神内耗”者不小心犯错的时候,就会陷入焦虑的心情,觉得自己完美的形象破裂了,一直在内心谴责自己,久久不能忘怀,但是其实地球没有围绕你转,没有人会那么在意你,把你的糗事记在心里。
自卑,喜欢“攻击”自己。在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很多人在别人的比较下,多多少少有点自卑,这是正常的,毕竟每个人都有短板。但是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精神内耗”的漩涡,无法排解自卑情绪,过度自卑,就会开始“攻击”自己,一遍又一遍在内心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差劲。经历了失败,就开始贬低自己,全部归咎于自身原因。


想太多了。有时候我们想太多了就容易演变为“精神内耗”,耗费我们的心神,弄巧成拙。我们总是把一些小事放在心上,探究别人对你的一些行为到底是什么意思,非常在意身边的人的一举一动,然后不由自主就把事情想歪想偏,消极看待,最后心情又开始低落,但是可能这真的只是别人的无意识举动或者习惯。这也反映出内心极度脆弱与敏感,很容易受别人以及环境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停止“精神内耗”?
一察觉自己在胡思乱想就赶紧停止。要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可以赶紧把注意转移。直接切断。尤其是在深夜里,铺天盖地的想法,如泉水般涌现,是把我们逼到失眠的根源。这时候我们要把自己抽离出来。告诉自己,我们的思想和我们是可以分离的,我们可以控制自己。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旁人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你自己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糟。我们总是误认为别人处处完美,而看自己哪哪不顺眼,总是在内心与那自己的缺点和人家的优点比较,进而产生自我厌弃的心理。所以我们要修正对于世界和对自己的认知,接纳自己的特点,不管它是大众眼中的优点或缺点。我们要改变自己长期错误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自己,慢慢喜欢上自己,鼓励自己,肯定自己,提升自我价值感,可以慢慢减少精神内耗。


不要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有时候,我们总会认为别人在关注我们,每当我们“社死”的时候,会非常的尴尬。事后久久不能忘怀,一直在回想这些“糗事”,暗想别人现在肯定在嘲笑自己,久久无法从尴尬的情绪走出来。当是,要知道每个人其实更关注于自己,根本没有把别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可能他们也会纠结于自己自己在别人面前丢脸,根本想不起你所在意的“社死”。所以,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应该放下,不要变得胆怯,没有人会一直在关注你,他们也要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所以,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最后,我想说“精神内耗”中的人是很比较痛苦的,总是自己和自己打架,到头了受伤的还是自己。所以,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助你改善精神内耗、拥有豁达开朗的个人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9

零 导读

你是否常有这样的感受

经常觉得累,觉得压力大,但是客观上又没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说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还没有开始行动,就累了。

以及跟人相处,交往或者亲密关系中,当双方遇见意见不一致或矛盾冲突时,你容易猜疑,臆测对方对你的看法,对事件的看法,不能够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害怕逃避冲突,而更多地选择生闷气,而非沟通和行动解决矛盾冲突。

这些都是一种对自己心理的消耗和磨损,长期下去就会造成严重精神内耗,从而大大降低我们的办事效率。


壹 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又被称为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的时候,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贰 精神内耗的负面影响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影响个人的情绪;第二层次的影响是降低生活质量;第三层次的影响是降低信心,透支心力;第四层次的影响是恶性循环,心理失衡

不要小瞧这种主观的耗损,他对我们的健康也有影响!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疾病,虽然病理较为复杂,但一般与精神心理有密切关系。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心理内耗长期存在,得不到疏导,会造成抑郁情绪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还会引发多种身心疾患!而常见的偏头痛,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也与心理耗损有很大的关系。

但由于这种耗损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极易被人们忽视。因此,有人将精神内耗称作现代职场人的隐形杀手。

叁 为什么会产生精神内耗

产生精神内耗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以及内外多重因素相互影响。

1. 首先是高敏感,低自尊。

高敏感是对身边人和事的变化、社会的变化,身体和情感都十分敏感,从而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很有可能引起他过重的思虑,这通常是由于遗传的因素所导致,后天难以改变。

而低自尊,则是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能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很容易因为一件事没做好,某个人不喜欢自己就得出自己这个人很差这种以偏概全的结论。

高敏感加低自尊,最后的结果就是过度的自我关注!

2. 其次是外界的压力。

在求学阶段,面对辅导员的谆谆教导,父母的殷切期望,同辈之间的压力,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结果好坏也只能自己负担,但仍然压力山大造成精神内耗。

担忧于我这次的努力是否能够带来一个好的结果,我为什么那么努力了还是考不好,为什么我比他努力但是还是比他少那么多分,这些想法都会让我们的精神内耗雪上加霜。

肆 如何避免精神内耗

    掌控自己的想法

想一想:当我们陷入精神内耗之中,实际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是被自己各种各样的负面想法包围,陷入对它们的对抗和搏斗之中,从而令自己感到精疲力尽。

那么,如何应对呢?让自己完全不产生种种负面想法?这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做:

    当我们产生负面想法时,接受它,对它说:我知道了,我会等有空的时候去处理的,现在你退下吧。

    远离干扰源,这是调节负面情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当你对进行的事感到心烦时,可以立即终止这件事,去做做其他事情,将自己的想法转移到其他地方。

    锻炼专注力和感知能力

你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把注意力保持在某个对象」上面的能力。

一个最常见的做法是正念。这可以非常有效地强化你的注意力,提高对大脑的掌控能力。大家空闲时候可以尝试:

找一个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采取10秒左右的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体会呼吸过程,不去管脑海中来来回回的想法,也不去抑制它。持续约10-15分钟。

    注意力转换和饱和

当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分心?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手头所做的事情无法百分之百地吸引我们的兴趣,我们的注意力「不够饱和」,产生了闲置的资源。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提高我们手头在做的事情对注意力的需求,从而让注意力达到饱和。

    把行动变成默认模式

从前面的分析里,你可以看到:精神内耗主要的问题,是消耗我们的动力,阻挡我们的行动。

这句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要克服精神内耗,最有效的做法,其实就是培养自己「去行动」的习惯。

所以,一个基本原则就是:

如果一件事情,你想不到特别有力的「不去做」的原因,那么,优先选择去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22

  精神内耗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又称为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的内耗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做决定时,虽然已经有充分的准备但是依然会为这件事情感到焦虑不安、烦躁压力等负面情绪,当这些负面情绪不断的累积会不断地形成一种自我消耗。

一、   精神内耗的表现

精神内耗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想太多,对做事过程中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不断内耗过程中会形成隐形的疲惫。哪怕是在闲下来的时间里也会感觉到焦虑烦躁,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会过度放大他人的语气和表情变化,整个人会变得格外的敏感,害怕输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的想法担心别人会不理解、会反驳,会陷入自我怀疑。

二、   精神内耗的危害

精神内耗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心理上:让人有强烈的不安感,焦虑紧张像一张大网笼罩着我们,工作效率持续下降,在逐渐的累积过程中最终会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这颗炸弹一旦爆炸就会导致我们崩溃更严重者会导致重度抑郁。身体上:精神内耗会导致失眠、头痛、没胃口、经常做噩梦、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精力等。

三、   精神内耗产生原因

精神内耗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和性格、遭遇的事情以及身体等方面都有关系。主要原因为:

(1) 完美主义和强迫症。对于一件事情必须要做到尽善尽美,一定要做到最好。这样就会在无形中给自己产生压力,让自己对于很多事情不敢大胆的去实践,只敢在脑海中无数次的模拟,最终付诸东流,长时间下会产生严重的内耗。

(2) 不自信、高度敏感。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自信,认为他人对自己会有质疑,每次有自己的看法不敢提出来,做事情畏手畏脚,放大别人的行为,会让自己感到疲惫烦躁。

(3) 压力大。在现在社会中,每个人的压力都在逐渐的变大,但是在压力堆积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疏导消耗压力的能力,在压力无法释放的情况下,烦躁也会随之而来。

  综上所诉,产生精神内耗的原因有很多,而精神内耗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要善于去释放压力,相信自己,从而减少精神内耗,自我和解,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人和事,人也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轻松点活着。

第3个回答  2022-04-18

本文主要内容:

    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的人的痛苦

    精神内耗的人如何疗愈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身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导致精神内耗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环境压力,如父母、老师、朋友等对自己要求过高,可能短短时间内无法达成,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感,总是会想很多很多来安抚内心的焦虑。另一方面是自身压力,对自己要求过高,让自己无法放松,如当事情失败时,会不断思考原因问题,即使想不出来,也会让自己硬想,然后就很容易钻牛角尖,从而导致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的人究竟有多痛苦?

精神内耗的人的敌人永远是把自己当作靶子,伤害自己,最后自己千疮百孔。你越是不去想,想法却如挡不住的暗流在不停的涌动,让你不堪其扰,那种感觉就是真的让人十分崩溃。精神内耗的人就是这样的过度担忧,这样的焦虑。

我们常常以为去掉生命里那些“坏的"东西,剩下的就会是“好的”;以为去掉了担心、无力、恐惧、烦躁,剩下的就是勇气、力量、平静、信心、热情了。精神内耗的人就是这样喜欢追求完美。

这种“努力”往往让我们陷入了改变的陷阱,我们对自己发出了一场内在战争,我们想改变自己讨厌的状态,带着紧绷的肌肉尝试让一个改变发生,想把它从我们的生命里面去除掉,却又紧紧的锁上它。这种试着去解决“问题”的“努力”,变成问题本身。也就是说,我们试图要去改变一个问题的努力,反而让问题变得更糟糕。人们回应内在“问题"的方式,常常把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所以,精神内耗的疲惫更多是心累,觉得心里好没有力气,觉得生活、活着很迷茫,甚至发展成了抑郁症。



其实,这一切都是生命旅程中完整的一部分,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将自我怀疑归纳到生命的整体之中,带着一个完整的自我,朝向生命的每一天。

然而,当我们误用应对外在世界的努力和效率,去处理内在世界的“问题”时,我们头脑的“聪明”往往就会非常讨厌内在"不聪明"的那个自己,头脑的“聪明”会想尽办法去掉内在这些"不聪明"“不够好”的部分。

用这样的努力,我们为内在的那个“不够好""不够聪明"的自己施加了更多的压力和绷紧,变得越来越焦躁,失去耐心,想要放弃,责怪自己,也责怪他人,责怪这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成为完整的自己,不是要比别人更好一点,而是向内聆听自己内在深处的声音,把内在害怕的、脆弱的、“不够好”、“不够聪明”的部分也带回到真实之中、完整之中,而不是用头脑“聪明"的、用力的、有为的、有效率的去压抑这些人性里的生命能量。

生命是用来享受的,无论你的生命有多艰难,你都得到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如果你做出承诺要享受它,那么就没有人能把这个承诺剥夺。”

人生所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可以运用的,用于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最后的最后,想和提问的你说,真的很感谢你愿意了解这样的人的痛苦,你的朋友亲人,如果自身存在精神内耗的表现,若症状轻微,建议日常中尽量避免讨好、完美主义、幻想等方面,逐渐改善精神内耗。若症状较为严重,可前往医院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诊治,避免精神内耗进展为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疾患。祝一切安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8-31
精神内耗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又称为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的内耗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做决定时,虽然已经有充分的准备但是依然会为这件事情感到焦虑不安、烦躁压力等负面情绪,当这些负面情绪不断的累积会不断地形成一种自我消耗。一、 精神内耗的表现精神内耗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想太多,对做事过程中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不断内耗过程中会形成隐形的疲惫。哪怕是在闲下来的时间里也会感觉到焦虑烦躁,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会过度放大他人的语气和表情变化,整个人会变得格外的敏感,害怕输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的想法担心别人会不理解、会反驳,会陷入自我怀疑。二、 精神内耗的危害精神内耗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心理上:让人有强烈的不安感,焦虑紧张像一张大网笼罩着我们,工作效率持续下降,在逐渐的累积过程中最终会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这颗炸弹一旦爆炸就会导致我们崩溃更严重者会导致重度抑郁。身体上:精神内耗会导致失眠、头痛、没胃口、经常做噩梦、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精力等。三、 精神内耗产生原因精神内耗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和性格、遭遇的事情以及身体等方面都有关系。主要原因为:(1) 完美主义和强迫症。对于一件事情必须要做到尽善尽美,一定要做到最好。这样就会在无形中给自己产生压力,让自己对于很多事情不敢大胆的去实践,只敢在脑海中无数次的模拟,最终付诸东流,长时间下会产生严重的内耗。(2) 不自信、高度敏感。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自信,认为他人对自己会有质疑,每次有自己的看法不敢提出来,做事情畏手畏脚,放大别人的行为,会让自己感到疲惫烦躁。(3) 压力大。在现在社会中,每个人的压力都在逐渐的变大,但是在压力堆积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疏导消耗压力的能力,在压力无法释放的情况下,烦躁也会随之而来。 综上所诉,产生精神内耗的原因有很多,而精神内耗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要善于去释放压力,相信自己,从而减少精神内耗,自我和解,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人和事,人也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轻松点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