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待客 翻译

如题所述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⑿至京师②,因谒⑽公,公约之饭。翌日③,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④。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⒂。又久之,方⑤命坐,果蔬⑥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⒁。酒三行⑦,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⑧数四,顷即供饭,旁置⒀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⑨,惟啖⑾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翌日:第二天
  ④馔(zhuàn):准备食物
  ⑤方:才
  ⑥果蔬:泛指菜肴。
  ⑦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⑧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⑨箸:筷子。
  ⑽谒:拜见。
  ⑾啖:吃
  ⑿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⒀置:放置
  ⒁心怪之:对此责怪(王安石)
  ⒂去:离开。
  【文言知识】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6-03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诣,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王安石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亲生儿子到达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菜肴都没有准备,萧氏的儿子心里已经对王安石没有准备菜肴感到十分不满了。他们喝了几杯酒,先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的儿子很娇生惯养,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3)至:到,往。

  (4)京师:京城。

  (5)因:于是

  (6)谒:拜见。

  (7)饭:饭食。

  (8)翌日:第二天。

  (9)馔(zhuàn):食物。

  (10)去:离开。

  (11)方:才。

  (12)果蔬:泛指菜肴。

  (13)具:准备。

  (14)其人:指萧氏之子。

  (15)心怪之:心里对此感到不满。

  (16)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7)脔(luán):切成小块的猪肉。

  (18)置:放、摆。

  (19)而已:罢了。

  (20)颇:很,非常。

  (21)复:再。

  (22)箸:筷子。

  (23)啖:吃。

  (24)旁:旁边,身旁。

  (25)公:代词,指王安石。

  (26)食:吃。

  (27)之:代词,指胡饼。

  (28)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

  (29)之:代词,代指萧氏子。

  (30)而:转接,意思为“但”。

  (31)顷:一会儿。

  (32)而已:罢了。

  (33)在:担任。

  (34)盛服:穿着华丽的服装。

  (35) 怪:奇怪。

  (36) 约:请。

  (38)意:以为 。

  (39)唯:只
  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17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⑿至京师②,因谒⑽公,公约之饭。翌日③,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④。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⒂。又久之,方⑤命坐,果蔬⑥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⒁。酒三行⑦,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⑧数四,顷即供饭,旁置⒀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⑨,惟啖⑾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翌日:第二天
  ④馔(zhuàn):准备食物
  ⑤方:才
  ⑥果蔬:泛指菜肴。
  ⑦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⑧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⑨箸:筷子。
  ⑽谒:拜见。
  ⑾啖:吃
  ⑿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⒀置:放置
  ⒁心怪之:对此责怪(王安石)
  ⒂去:离开。
  【文言知识】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第3个回答  2012-01-03
王安石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到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萧氏子心里感到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子很娇生惯养。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第4个回答  2020-01-21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