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如题所述

当前,对于改革的策略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坚持要加强顶层设计,而有人认为应该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的改革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搬,所以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改革试验,逐步探索,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成功改革之路。当前改革虽已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改革方法是否排斥对改革进行总体上的思考、研究和设计?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结合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也需要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结合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也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在一年前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的,“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协调推进。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才能避免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其实,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早有类似的顶层设计。20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过一个五十条,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10年前的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制定了个四十二条,提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今年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之后,明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会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便在2020年确保实现这一改革目标。这其实都是一种顶层设计,每十年一次。这样就有助于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实际改革实践中将国家指导与地方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的许多改革都来自于地方创新突破,比如,家庭联产承包、特区开放等等都是地方创新,而后是国家指导、国家鼓励、国家支持,很快就在全国推广、扩散、普及,后者也很重要,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互动的特点。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就进入全面发展、全面改革、全面创新、全面开放的时代,这就更加需要顶层设计和总体设计。路线问题解决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战略问题解决之后,战术问题就成为关键。而“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一个战术。“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是我曾说过的试错法。毛泽东同志1937年便提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陈云同志在1980年也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在1984年他又重申“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是要使改革有利于经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改革之“河”的对岸,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观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石头”的标准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根据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确定改革的力度,选择、调整改革的战术、策略、步骤,在经济学上,这称为“试错法”,在中国的实践中,这称为“试点法”,即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或个别产业、个别行业率先试点,看到效果、取得经验后,方才作为正式制度进行整体推广。每一步选择,都取决于前一步或前几步的选择与结果,这就是博弈论思维的应用。“试错法”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信息和知识不完全性、不对称性、不确定性,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风险,它的决策方式,既是渐进的,也是稳步的,但又是连贯的、连续的;符合“干中学、学中干”(即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战术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