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退人员再找工作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如题所述

可以签订劳务合同.

“内退”,顾名思义,指“内部退休”,是体制改革大潮的产物。企业用人制度改革,需要更新人员结构或降低人力成本,都得快速减少体制内正式员工的数量,渠道之一便是让他们从企业内部提前退休。“内退”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

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

扩展资料:

内退待遇

1、改制时内退的人员,生活费由原企业移交新企业,由新企业按月发放,并且正式退休前不再追加。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工资水平,由企业和内退职工协商,按职工本人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但最低不得低于下岗职工第一年基本生活费标准。

按规定不得低于最低生活保障费。按生活费标准也可一次性发放给内退职工,并向社保机构预缴养老金和医疗费。生活费一次性发放的,以后不再追加。

2、社保金的缴纳。无论原有内退人员,还是改制时的内退人员,均应将养老金和医保金落到实处。养老和医保费按规定的缴费比例和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以及一定的年递增率计算预缴额,职工到龄退休或患病时按相应规定享受有关待遇。

一次性缴费有困难的,由原企业向新企业移交等额资产,由新企业负责按月缴纳内退职工内退期间的养老和医保费。改制后的企业无特殊原因,均应与内退人员续签劳动合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0

没正式退休或者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我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扩展资料: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参考资料:靖边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这也是基本的保障,也是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
内退人员,并没有实际上的退休,只是由原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个人退出工作岗位而已,劳动者可以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称为非典型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也是为了保证合法的权益,约定工资,福利等,用人单位不用承担社会保险,劳动关系解除(终止)时也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江苏省是如此规定的,其他省未知),但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3个回答  2012-01-30
内退人员就是没有在原用人单位上班,享受了原单位的社保,可以签订一份兼职劳动合同,说明不需要缴纳社保的原因。一般的劳动合同是需要缴纳社保的。
第4个回答  2012-01-30
只要没正式退休或者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都应该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