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是什么性质

如题所述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其性质依然是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或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与行政、企业单位的区别:

1、与企业单位的区别

事业单位是具有公益性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企业绩效工资最主要不同点在于经费来源和保障。

2、与行政单位的区别

(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属于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属于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事业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8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又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承担部分资金,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资金,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一般来说,财政全额拨款指的是公务员,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

全额财政补助人员指的是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

差额补助,也是指的事业编制人员,即对某些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等按照单位收支实际情况,每年对其不足部分给予相应补助,每年补助金额不同。

与之相近的是定额补助,即根据单位收支实际情况,核定一个财政补助定额,每年按照核定的定额数一次性或者按照进度分次予以拨付。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有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3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又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承担部分资金,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资金,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一般来说,财政全额拨款指的是公务员,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

全额财政补助人员指的是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

差额补助,也是指的事业编制人员,即对某些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等按照单位收支实际情况,每年对其不足部分给予相应补助,每年补助金额不同。

与之相近的是定额补助,即根据单位收支实际情况,核定一个财政补助定额,每年按照核定的定额数一次性或者按照进度分次予以拨付。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按拨款方式划分为三大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即为一类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事业单位),财政承担部分资金,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资金,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无财政拨款。

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

1、 依法设立。事业单位的设立,应区分不同情况由法定审批机关批准,依法登记,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直接进行法人登记。

2、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从事的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涉及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服务活动,一般不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3、 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一般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费来源有的需要财政完全保证,有的可通过从事一些经批准的服务活动取得部分收入。

但取得的收入只能用于事业单位的再发展,不得用于管理层和职员分红等。

4、 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是组织机构而不是个人,要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和经费来源,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四个特征,对以前被界定为事业单位的,有计划、分阶段通过改革逐步还原其应有属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财政补贴 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或经营某些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

    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财政补助收入是一个经济学词汇,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补助。

     事业单位分财政全额拨款(类似于公务员),部分拨款, 还有就是自收自支的

第4个回答  2019-10-25
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国有企业或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一种资助。中国现行的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等。补贴的对象是国有企业和居民等。补贴的范围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外贸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及居民生活各方面。

从补贴的主体划分,财政补贴分为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列入中央财政预算。中央财政负责对中央所属国有企业由于政策原因发生的亏损予以补贴,同时对一部分主要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销售价格低于购价或成本价的部分予以补贴。地方财政补贴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地方财政负责对地方所属的国有企业由于政策原因而发生的亏损予以补贴,也对一部分农副产品销售价格低于购价的部分予以补贴。

财政补贴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保障劳动者的福利而采取的一项财政措施。它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财政补贴是国家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杠杆。运用财政补贴特别是价格补贴,能够保持市场销售价格的基本稳定;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有利于合理分配国民收入;有利于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另一方面,补贴范围过广,项目过多也会扭曲比价关系,削弱价格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妨碍正确核算成本和效益,掩盖企业的经营性亏损,不利于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如果补贴数额过大,超越国家财力所能,就会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影响经济建设规模,阻滞经济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