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_1925列宁在干什么,谢谢

如题所述

列宁从1921年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到1924年逝世为止,苏联的经济水平还没有达到1918年德国国家资本主义水平,因此,苏联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从1924年起苏联仍处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时期。但是斯大林上台以后把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篡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在1952年形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正是这个理论,名为社会主义实为资本主义的理论,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共产党的垮台。把社会主义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1、1924年4月即在列宁逝世后两个月,斯大林发表了《论列宁主义的基础》,这篇文章没有一个地方提到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相反,他却把在192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总社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大生产”。他说:“在农业合作总社内产生了各个农业部门...例如,其中的亚麻合作总社包括许多麻农生产协作社。亚麻合作总社以种子和生产工具,供给农民,然后向这些农民购买全部亚麻产品,在市场上大批销售,保证农民得到利润,从而通过农业合作总社把农民经济和国家工业联系起来。怎样称呼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呢?在我看来,这是国家社会主义大生产中的家庭农业体系。”斯大林把存在销售的这种生产方式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大生产,证明斯大林篡改了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2、由于列宁在1921-1922年党的代表大会上,在工会代表大会上,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宣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自然,党和政府内有很多人接受了列宁的意见。当斯大林篡改了列宁的政策后,必然会有人起来维护列宁的政策。其中代表人物有,季诺维也夫,布哈林这样的党内高级领导人。斯大林在列宁病重期间粗暴对待列宁夫人,致使得列宁在1923年3月5日写信给斯大林“反对我的妻子的事就是反对我的”。斯大林竟敢粗暴对待列宁这件事,证明斯大林掌握大权,必然会对反对他的人采取暴君措施。斯大林对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的镇压就是这样。

1926年1月25日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几个问题》一文中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捏夫所谓的“新反对派”进行了反驳。斯大林说:“我认为不相信社会主义能获得胜利是‘新反对派’的基本错误。在我看来,这个错误之所以是基本错误,在于‘新反对派’的其他一切错误都是从这个错误产生的。‘新反对派’在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合作社的作用、对富农的斗争方法、中农的作用和比重等方面所犯的一切错误,都是从反对派的基本错误,从不相信能用我国的力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产生的。”新反对派的错误是什么呢?“他们不懂得新经济政策的两重性,夸大新经济政策的消极方面,把新经济政策解释为主要是退却,因此他们也就夸大我国经济中资本主义成份的作用,轻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杠杆(社会主义工业,信贷系统,合作社,无产阶级专政等等)的作用,因此,他们也就不懂得我国国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怀疑列宁的合作社计划的正确。”我们从斯大林的反驳中可以看出,名义上是批判“新反对派”,实质上是把矛头对准列宁。

1929年4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上对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等所谓“右派”进行了反驳。斯大林说:“布哈林的第四个错误是在新经济政策问题上发生的。布哈林在这方面的错误在于他看不见新经济政策的两个方面,只看见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方面。我们在1921年施行新经济政策的时候,是把它的锋芒指向战时共产主义,指向排斥任何私人贸易的制度和秩序的。我们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新经济政策就是容许私人贸易的一定自由。这一方面布哈林记住了,这是很好的。但是,布哈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有这一方面,那就错了。布哈林忘记了新经济政策还有另一方面。问题在于新经济政策决不是允许私人贸易完全自由,决不是容许在市场上自由玩弄价格。新经济政策是在保证国家对市场起调节作用的条件下容许私人贸易在一定限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这就是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方面。”和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解释相对照,斯大林这里的解释是含糊其词,莫棱两可。斯大林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布哈林在1921年写了《经济政策新方针》,1922年在共产国际四次代表大会上阐述新经济政策,1925年写了《对反对派经济纲领的批判》,1925年11月写了《新经济政策和我们的任务》,1928年写了《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等在所有这些文章中布哈林维护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因此斯大林只能用含糊其词的做法反驳布哈林。为了防止布哈林继续维护列宁的政策,就对布哈林采取了极端措施。

3、斯大林既要把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篡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又要利用列宁的威望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斯大林手中的王牌就是列宁的《论合作制》。并以此来证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列宁制定的策划的。斯大林经常引证的列宁的话是:合作社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合作化就是我们已经找到了私人利益和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尺度,找到了使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尺度。这就是农民的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这些话的全文是这样的:“在我国既然国家政权操在工人阶级手中,既然全部生产资料又属于这个国家政权,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只有居民的合作化了。那些确信必须进行阶级斗争,为夺取政权进行斗争等等的人曾合理地嘲笑,讥讽和蔑视过社会主义,而这个社会主义,现在在使居民尽量合理化的情况下,自然就能达到目的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明了,使我国居民合作化现在对我们有多么巨大的、不可限量的意义。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我们向做买卖的农民让了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让了步,正是从这一点(这与人们的想法恰恰相反)产生了合作制的巨大意义。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使我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因为现在我们找到了私人利益,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尺度,找到了使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尺度,而这是过去许多社会主义者解决不了的难题。的确,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最小农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已有保证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通过我们从前鄙视为买卖机关,并且现时在新经济政策下我们从某一方面也有理由加以鄙视的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一切吗?这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它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而且是足够的一切。”

这里,列宁说的是在新经济政策,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合作化。斯大林恰恰忘记了新经济政策这个大前提。因此,斯大林在这里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合作化列宁做了详尽的解释:“我觉得我们对合作制注意得不够。未必每个人都了解,现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不管新经济政策实行没有,其实在这方面应该说,正是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合作制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现存制度下,合作企业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因为合作企业是集体企业,但它与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因为它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属于国家即属于工人阶级的。毫无疑问,合作社在资本主义国家条件下是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同样毫无疑问,在我国目前具体经济情况下,当我们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但必须是建立在公有土地上的,必须是处在工人阶级的国家政权监督下的--同彻底社会主义企业(无论生产资料或企业占用的土地以及整个企业都属于国家)联合起来的时候,这里也就产生了第三种企业的问题,即合作企业的问题。”显而易见,列宁的合作企业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企业和国营企业的联合,这样的企业不是社会主义企业,但与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因此它只能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企业。如果我们要把合作企业变成社会主义企业,就要消灭合作企业中的资本主义成分,难道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由此可见,列宁说的合作化,合作企业,并不是社会主义企业。斯大林硬说,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的合作企业,看作是社会主义企业。这是对列宁的诬陷。

4、斯大林为了替自己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辩护,杜撰了资本的定义。

在斯大林时代,执行的仍然是新经济政策。因此,在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下,存在着资本主义这个事实,斯大林无论如何是抹杀不掉的。但斯大林又不想提资本主义这个名称,怎么办呢?那就是给资本下个定义,只要斯大林所谓的资本消灭了,那么资本主义就消灭了。

这个定义是:“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为了认识斯大林的定义,我把恩格斯的定义拿来比较。“资本是什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恩格斯的定义说的是货币,资本家把一宗货币投入到商品经济中购买商品,经过一定的过程,然后把商品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这是一宗货币的运动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购买--生产--销售的过程,就是用货币赚取货币的过程或者说是用钱赚钱的过程,就是三个过程的统一。因此,资本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斯大林的定义只讲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在这个生产过程中“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正确的。但是,斯大林抛弃了购买和销售的过程。如果只有生产过程,没有购买和销售过程,那么,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就无法实现,就赚不到钱。资本就不成其为资本。这样以来,斯大林就把运动的资本变成了静止的资本,把活生生的资本变成了死的资本。因为资本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条件,试问,资本家仅仅在生产中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不去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家如何赚钱,如何发财致富?因此,斯大林关于资本的定义是片面的,错误的,杜撰的。

斯大林为什么要杜撰这个定义呢?这是因为苏联在30年代开始,农村实行集体农庄,城市实行企业国有化。这个事实表明,私人资本家在苏联确实消灭了。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既想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不想要资本主义的名称。这就使得斯大林不得不杜撰资本的定义。

更可笑的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中,为了避免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不提到资本主义以及与资本主义直接有关的范畴。玩起了文字游戏。例如,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有本质的不同,我们不能使用“必要劳动”、“剩余价值”,商品、货币、工资、利润与资本主义有本质的不同。令人不解的是,斯大林玩的这种文字游戏,竟然迷惑了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