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XXXX.XX.XX

释迦牟尼的生死年月诸说纷纭

释迦究竟生於何年?死(灭)於何年?直到今日仍未有个正确结论。因为印度
一向不注重历史记载,连佛教也受此影响。现在有几个生死年代如下:(1)纪元
前五六三年––四八三年说(以下均为纪元前),(2)五八八年––四八八年说,
(3)五六七年––四八六年说,(4)六二○年––五四三年说,(5)五五九年––四
七九年说,(6)五六六年––四八六年说,(7)四六二年––五四二年说。

闻名世界的佛教权威辞典,日本望月信亨佛教大辞典年表中,则主张释迦生於
纪元前五六五年,死於纪元前四八六年。释迦的年岁,有八十岁,七十九岁,
八十四岁,八十馀岁等说,并无统一。

笔者以为释迦生於纪元前五六六年,死於纪元前四八六年,比较正确。因为根
据「众圣点记」所载,也与此年代柑吻合。梁僧佑的「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二
「善见律毘婆沙记第十五出律前记中称:「……仰惟世尊泥洹以来年载,至七月
十五日受岁竟,於众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对此,隋
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一之「善见毘婆娑律十八卷」项中有详细说明。
文中的大概意思是,释迦去世後,弟子优波离即刻结集律藏,编成这部善见律,
「即於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华供养律藏」,并随即在此律藏上加上一
点,「年年如是」。优波离去世後,把这律藏传给了弟子陀写俱,陀写俱又传给
了须俱,如此代代相传,并都在那年七月十五日加上一点,以作记号。

到了六朝时代,这个「原本」由僧伽跋陀罗带到中国,「罗以永明六年共沙门僧
猗,於广州竹林寺译出此善见毘婆沙,因共安居」。第二年永明七年(四八九年),
下了最後一点,「以永明七年庚午岁七月半夜受自恣竟,如前师法,以香华供养
律藏讫即下一点,当其年计得九百七十五点」(引自历代三宝记第十一)。如果
这些点子确实年年一点,毫无增减情形,那末我们可从九百七十五减去四八九
(最後加点之年),得四八六,纪元前四八六年便是释迦去世的年代了。再在四
八六上加上释迦的寿数八十,得五六六,纪元前五六六年便是释迦的诞生年份
了。但我们仍要说,这也不是绝对正确的,不单九百七十五点是否点点正确无
误,译出此律的年代还有问题,有说是在永明七年译出,永明八年纔加最後一
点的。但今日的日本佛教学者大都采用此五六六––四八六年代说。

梁启超先生在他所著的「印度佛教概观」中说:「佛灭後百五十二年(纪元前三
二七年),有一事为印度文化史上所宜特笔大书者,则亚力山大王之大军侵入
也」。根据这个,就是说当释迦去世後一百五十二年那年,亚历山大王入侵印度,
一五二加上三二七(亚历山大入侵印度之年),得四七九,四七九便成释迦去世
的年代了。如再加上释迦的寿数八十,得五五九,这个五五九,便是释迦的诞
生年份了。

但,梁先生在同文中末段又称:「至佛灭後二百十九年(纪元前二六六),阿育
王即位,教乃中兴」。二一九加二六六,得四八五,四八五便是释迦去世的年份,
再加上他的八十岁,得五六五,纪元前五六五年便是释迦诞生之年了。但,任
何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阿育王即位的年代除纪元前二六六年说外,倘有纪元前
二六八年,二六九年,二七六年,二六○年等说,所以如想用阿育王即位年代
来推算释迦的生灭年份,是靠不住的!

最有趣也是最令人感到惊讶与可笑的,元朝的念常及觉岸两人,硬把释迦的生
年提早到纪元前一千年,比现有的五六六––四八六年说再早五百年。「周己丑
癸丑昭王瑕,治五十一年,甲寅,二月八日,世尊生於迦毘罗卫国蓝毘尼园沙
罗叉树下」(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元念常集)。「昭王,瑕,康王子………在位
五十一年………释迦牟尼佛即捐天寿,示乘白象从日中降神於其母,摩耶夫人
右【月劦】而生」。(释氏稽古录卷第一,元觉岸编)宋朝志磐的「佛祖统纪」
中,也同样称释迦生於周昭王二十六年。按周昭王在位於纪元前一○五二––
一○○二年。释迦如真的生於该时,那末便与纪元前五世纪释迦出世时的时代
背景、人物以及稍後的亚历山大王入侵印度,阿育王的登位并他为释迦造石柱
等的历史事件都接不上来了。释迦的年代,佛教徒可以捏造,但印度史上的事
件及人物却都有旁证可查,不容任意提早的。说也可惜,中国佛教徒总竭力设
法想把释迦的年代写得越久越好,这样,便能压倒孔子、老子,而显出佛教的
历史悠久伟大,殊不知这祇是表露出作者的无知及幼稚罢了。

一九五六年世界佛教徒大会第三届会议中,曾举行了佛历二千五百年的庆祝释
迦诞生大会。印度、缅甸、锡兰等南传佛教国家都曾参加。这个在一九五六年
庆祝释迦诞生二千五百年一事,只是权宜的一种统一规定,并非出於什麼历史
考证而来。佛教徒也有自己的纪元,他们不用现今通用的纪元,而用佛历几年
几年。今年一九九○年是佛历二五三四年,这个算法大概是根据一九五六年南
传佛教各国庆祝释迦诞生二五○○年推算而来。

关於释迦诞生的月日,有二月八日,四月七日,四月八日,三月八日,三月十
五日等说。对於後两说,大唐西域记卷第六称:「菩萨以吠舍法月後半八日,当
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则日,以吠舍怯月後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释迦方
志卷上称:「其北二十五步无忧花树,今已枯悴,佛诞处也,有说云,当此三月
八日者,上座部云,当此三月十五日者」。所谓吠舍怯月 Vaisakha,或译「季
春」,印度历的第二月月名,相当於中国的二月十六日起至三月十五日止的一段
时期。有佛教徒以为吠舍佉月是三月到四月间,其後半八日当是四月上旬,所
以中国以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诞生日就是根据此说而来云云。但吠舍佉周是等
於中国二月到三月之间,故上说恐有错误。

一九五六年的世界佛教徒大会中,也规定了每年约五月月圆之日为释迦诞生之
日,但尚未听说中国佛教界也采用这日。中国佛教徒向以阴历四月八日为释迦
诞生日,日本佛教徒则用阳历四月八日,(日本人除中秋节外,其他节日概用阳
历)。但近来中国佛教徒既用阴历也用阳历,有了两个佛诞。似乎对外公开庆祝
时用阳历四月八日,对内庆祝时仍沿用阴历四月八日。

关於释迦的去世(入灭)月日,有二月十五日,三月十五日,四月八日,八月
八日等说,中国佛教徒以二月十五日为释迦涅槃日(涅槃意即死亡,详见第七
节)。释迦出家日有二月八日,二月七日,四月七日、四月八日等说,中国佛教
徒采用二月八日。释迦「成道日」有二月八日,吠舍怯月月满日,三月八日,三月十五日,十二月八日等说,中国佛教徒用十二月八日。以上各月日说,均
有佛经根据,各说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6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