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与瓷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2
1、陶用普通粘土,瓷是高岭土。陶与瓷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瓷只有白色,而陶除了白色之外还有红色、褐色、黑色等,但不管是瓷还是陶都可以通过添加色剂来改变颜色;2、其次是瓷器的烧成温度高,在1200℃以上,而陶只在600℃-800℃之间;
3、瓷的烧结度强,胎体坚硬致密,陶相对质地较疏松;
4、瓷敲击声清脆、洪亮。陶敲击声哑闷;
5、瓷的吸水率小,几乎不吸水,陶的吸水率高;
6、瓷具有半透明性,陶是不透明体,且陶的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不如瓷
第2个回答  2022-08-18
第一:陶和瓷的原料不同:陶:陶土,即一般的粘土。瓷:瓷土,大宋定窑的瓷土取材定窑遗址附近,并用保密配方配置。

第二:陶和瓷的烧成温度不同:陶:800-900℃左右,一般不超过1100℃。瓷:1200-1300℃,大宋定窑烧制温度最高达1340℃。

第三:陶和瓷的气孔率不同:陶:气孔率约为12%-38%,透气性好,质地疏松。瓷:气孔率约为2%-8%,透气性差,质地致密。

第四:陶和瓷的吸水性不同:陶:吸水性强,容易吸水。瓷:吸水性弱,基本上不会吸水。

第五:陶和瓷的风格不同:陶:造型一般比较简单,看起来粗犷、古朴。瓷:造型精致,看起来细腻光洁、优雅。

第六:陶和瓷的用途不同:陶:有施釉或不施釉,表面略粗,透气性好。瓷:细瓷一般都施釉,表面光滑易清洁。
第3个回答  2022-08-20
1、原料区别:陶器一般以黏土作为原材料,瓷器原料则以高岭土为主,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矿土粘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

2、温度区别:陶器烧成温度比较低,在800℃到1100℃之间,而瓷器的烧成温度一般都在1200℃以上。

3、外观区别:陶器质地粗糙,颜色大都比较暗淡,不透明,而瓷器质地光滑细腻,表面通常呈半透明,反光能力强,颜色鲜艳。

4、硬度区别: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硬度较差,用利器可以划出沟痕,而瓷器的烧成温度高,硬度高,质地坚实细密,很难划出痕迹。

总结: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原料、温度、外观、硬度四大方面。

1、陶器一般以黏土作为原材料,瓷器原料则以高岭土为主;

2、陶器烧成温度在800℃到1100℃之间,而瓷器烧成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

3、陶器质地粗糙,颜色暗淡,不透明,而瓷器质地光滑,表面通常呈半透明,反光能力强,颜色鲜艳;

4、陶器硬度较差,用利器可以划出沟,而瓷器硬度高,很难划出痕迹。
第4个回答  2022-08-16
1、所用的原料不同。
陶器主要采用的是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制作,但瓷器则采用含氧化铝较高而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瓷土或者瓷石为原料。
2、烧制的温度不同。
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800-1000℃;而瓷器的烧制温度通常达到1200℃以上,瓷胎已经烧结,用手敲击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3、施釉的不同。
釉就是罩在瓷器表面的那一层光亮外衣。它主要是以粘土、石英和长石为原料。经研磨、调制后上于胚胎表面,在高温焙烧后熔融,冷却后即形成玻璃质晶体。它可增加胎体强度,并有效地隔绝气体、液体。抬起通常不施釉或只施低温釉;瓷器表面施有一层高温釉,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并可起到美化、光洁瓷器的目的。
第5个回答  2012-07-25
严格地说,陶的烧成温度在900-1200度之间,瓷的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最高的可达1600度。